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从抑郁中治愈?
作者:黄敏燕 2021-12-04 17:21:09 心理百科

千禧年以来,抑郁症势不可挡地席卷了人类社会。

全球共有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随着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抑郁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比如,很多人开始知道抑郁症是一个病,而不仅仅是心情不好,不是想开点就会变好。

但是这种了解,却仍然不全面。

比如,很多人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病,却不相信它能治好。

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家听过了很多“患病”的故事,却没怎么听说“治愈”的故事。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咨询师,今天,我想分享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被治愈的故事。

心理咨询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原则,这个案例是征得来访者同意后才进行分享的,而她之所以愿意分享,是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

抑郁症确实不容易痊愈,但是,只要你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机会,治愈也没有那么难。

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究竟为何得了重度抑郁?

小于(化名)是一名大学副教授,丈夫在法律界工作,对她也很好,两人育有2个孩子。

事业和家庭都很美满,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她来到我的咨询室时,已经是严重抑郁状态。

周围没人能够理解她,“你什么都不缺,有什么好抑郁的呢?”,“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太矫情了吧”。

现实的美满,并不能决定内心的幸福。

在咨询中,我慢慢了解到:小于虽然知道丈夫对她不错,可是没办法真正感受到丈夫的爱;公公婆婆住得离他们很近,经常干涉他们,包括生活琐事和孩子教育,她只能委屈求全。

久而久之,情绪压抑,易怒易暴躁,但又无法发泄。

经常产生自残甚至轻生的念头,而且付诸了行动:扇自己耳光、撞墙,更激动的时候,会冲出去站在马路中间,或者站在楼顶。

她觉得,是孩子让她的生活变得如此糟糕。因为孩子出生前,她过得好像还不错。孩子出生后,婆婆因为教育问题跟她产生了很多矛盾;孩子甚至影响了她和丈夫的关系。

为此她也会把情绪撒到孩子身上,打骂完又后悔。

最后,她发现,大儿子已经受到了她的影响,有时候会说:“那你打死我好了!”有一次被责骂的时候,甚至直接开始打自己的脸。

那一刻,她意识到,孩子成了她的复制品。

这让她深感恐惧:再这样下去,事情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所以,她才来到咨询室求助。

抑郁,只是暂时被卡住了、找到卡点,是治愈的开始

心理学常说,你跟父母的关系,就是将来你跟世界的关系。

所以,为了帮助小于找到“病因”,我们探讨了她的原生家庭

小于是独生女,但因为父母工作忙,她是在亲戚家长大的,一两个月才能见一次爸妈。

尽管见面次数这么少,父母还是对她非常严苛。尤其是妈妈,从来不夸奖她,还经常说极端的话来伤害她,比如说:我摊上这么个女儿,真是够倒霉!。

听到这句话,小于崩溃了,开始疯狂扇自己耳光。

她说:我一直希望父母能以我为荣,但他们好像一直对我不满意,我在他们眼中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发现了吗?

已经40多岁的小于,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却还是在寻求父母的认可。

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也一直无法认可自己,为此,她还会想寻求身边所有人的认可。

所以小于在关系里,一直都是“讨好”的姿态。她常常担心,要是不做一个乖媳妇,公公婆婆就会不喜欢她;不做一个好妻子,丈夫就会不爱她。

她跟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忍耐,从不顶撞;在自己的新家庭中,也同样如此,忍耐公婆、忍耐丈夫。

旁人可能觉得,何必这么忍气吞声,怼回去不就行了。

但是对她来说,就是做不到,因为她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恐惧:我不可以让爱我的人失望,如果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就会不爱我了。

选择生两个孩子,也是因为她觉得只有一个孩子,婚姻会不够稳固。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恐惧不被爱,害怕被抛弃。

心理咨询帮小于看见了她的关系模式,也让她理解了这个模式是过去的生存策略,小时候她是靠着这个策略活下来的,但是今天其实已经不需要这个策略了。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从抑郁中治愈?

看见情绪,创造新的体验、才能突破卡点

知道自己的关系模式,还只是停留在大脑层面。

为了改变,我带着小于,一步步深入到她自己的情绪层面。

对妈妈又爱又怕的小于,其实压抑了自己的很多情绪,经年累月,这些情绪已经压在心底,模糊到她自己也看不清了。

在咨询中,我帮助她像剥洋葱一样剥开自己的情绪:

最外面那层是委屈和悲伤,接着是抱怨和不满,这些都表达完之后,她才看见,最里面还有一层“愤怒”。

她终于意识到:天哪,原来妈妈的方式,竟然对我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也因此,才愿意承认妈妈给她带来的伤害。

其实很多人对父母都是爱恨交织的,但很少有人愿意承认“恨”的那部分,不断告诉自己:父母也很辛苦,父母对我已经很好了……

但我们真的允许自己的恨之后,就会发现,爱和恨是可以并存的,承认恨的存在,并不会让爱消失。

以前小于没法攻击任何人,因为身边都是最爱的人,都不能攻击,就只能攻击自己。

十几次咨询后,小于跟妈妈大吵了一架,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是全新的体验。

除了妈妈,她也可以向其他人提要求,或者拒绝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了。

这些新的体验,让她发现了新的生存策略,原来自己是可以表达的,也是可以对抗的,不再需要一味攻击自己,或者拿孩子当出气筒。

她说:我感觉从来没有这么自信过。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非常值得被爱的,就算老公真的不爱我了,我也不害怕了。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自信的、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非常好的小于。

这些别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她过去的生命里,都是不可以做的,所以再怎么从理智的大脑层面去劝说,都没有办法做到。

但是当我们深入内心,深入情绪,去体会,去观察,去接纳,去关怀自己,那么改变的力量就自然萌生了。

一开始,这种力量可能就像小草发芽,只有一点点,但是当你用这种力量,去创造一点点新的体验,新的体验会给你和以前都不一样的反馈,让你体会到跟以前不一样的情绪。

然后,力量就加强了。

只有从内而外的、情绪层面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

否则,我们再怎么从理智层面强迫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开心、强迫自己“想开点”、强迫自己出去交际,都只是在进一步加重抑郁症。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从抑郁中治愈?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次:几乎每个抑郁症患者,都只是暂时被困住了。

不管抑郁症是因为什么困扰而产生,都是在告诉我们:我在某个地方被卡住了,或者小时候某个地方没长好。

每个人的卡点都不一样,A的卡点在B眼里可能根本不是事,B的卡点在A眼里可能也不过如此。

所以抑郁症的治愈,没有一个标准的解决方案,而是需要了解每个个体,找到卡住你的地方,跨越它;或者找到没长好的地方,重新养育一次。

跨越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不止荆棘满地,还有鲜花盛开。

如果,你也感觉自己正在受困,在原地兜兜转转,却无法找到出口,那么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当然,这个咨询师不一定得是我。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迈出这一步的勇气。

如果说真的有哪一类型的患者更容易治愈,那就是愿意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机会的人。

请相信,你不应该被困在这里,你应该走出去,也可以走出去。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从抑郁中治愈?

本文作者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黄敏燕老师。

她从业11年,个案小时超过2848+小时,对个人成长、情绪管理、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经验,擅长疗法为心理动力取向、催眠治疗、整合取向、完形治疗。

她的咨询风格温暖而有力,曾带领自我成长、婚恋家庭、沟通模式及亲子教育等成长团体,多次受邀为中小学和企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如果你也受困于抑郁、焦虑或其它情绪问题,可以和黄老师聊聊,给自己一个发现卡点和解决卡点的机会。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自愈能力叛逆自闭症焦虑症心理测评性取向双相情感障碍反社会人格职业性格男人心理冥想倾诉情绪管理治疗师咨询师九型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社交恐惧情商职场心理亲子关系存在主义负面情绪焦虑症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