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来这里找答案
在我国,心理咨询,还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行业。
从商业项目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面前是大片未经开拓的蓝海,竞争也不充分,咨询师的人均拥有率很低,市场前景看好。
另一方面,市场培育不足的弊端也很明显:广大群众对心理咨询误解很深,去做心理咨询会被看成脑袋有毛病,遭到嘲笑。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我跟新朋友介绍自己的职业时,他们一般会“哇”一声,紧跟着就是一个问题“那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对待这种问题我已经很有经验,我说“你在想我”。
是啊,你在问我问题,你关注着我,说“你在想我”肯定是没错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问题,现阶段,排解哀愁的方法中,女人首选逛街购物,男人选择撸串喝酒。
这不是真的解决,只是在朋友的陪同下,把遇到的心理问题遗忘、掩盖。
而受过大量训练,可以帮助来访者修通自己情结,完善人格结构的咨询师,待字闺中无人识。
我在想,是不是咨询机构自己也应该求新求变,主动去适应这个社会?
比如,像日剧《深夜食堂》学习,开一个只在晚上12点到早上7点营业的咨询机构,要求咨询师统一给脸上纹上刀疤,用一种社会人的方式,去抚慰一个又一个城市夜归人的寂寞心灵。
另一个平行宇宙,或许那个脸上有刀疤的食堂老板,本身就是一个生意惨淡的下岗心理咨询师,迫不得已开了一家深夜食堂维生,却用带着疗愈气息的食物和话语,温暖了食客和观众。
或许某一天,当人们把做心理咨询看成一次喝下午茶时间,为解决心理问题,首选咨询师而不是朋友的陪伴,那就是咨询师的中国梦。
很多人想去做心理咨询,有很多误解,又有很多担忧,以至于很难迈出从想到做的最后一步。
误解主要是搞不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咨询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区别。
在上一篇“心理卫生行业的四大老师,都是些什么鬼”文章里,我已经做了辨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担忧更多的来自于“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等这些具体的问题,我将在这篇文章中,尽可能解答清楚,帮助你勇敢走进心理咨询。
一、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
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心理咨询,因为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还是自知力完整的健康人遇到的心理问题。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好的咨询机构会对来访者进行评估会谈,由专业的评估师帮你判断心理咨询是否能解决你的情况。
二、我能不能自学心理学解决问题?
答:心理咨询的实质,是营造一种你和咨询师之间抱持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哺育你欠缺的情感,包容你的阴影,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
无论哪个流派的咨询,现在都承认,一个好的咨访关系,是疗愈发生的关键。
自学心理学,即使你知道再多的方法,你依然是自己跟自己玩。 咨询是自己和他人玩,在关系中玩。
造成你现在症状的原因,是曾经的互动和体验。而要想解决,必须去现在的关系中修通。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哭的时候,被拥抱着擦去泪水?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面对家暴的父亲时,被允许说出自己的感受?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犯错后获得宽恕? 仅仅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只是改变的准备阶段。真正的改变,发生在咨询师对你的接纳、共情和包容里。
三、心理咨询的流程一般是什么?
答:一般是诊断评估、确立咨询目标、计划实施、效果评估、计划实施或计划改变、收尾结束。
图片来自知乎李松蔚咨询师
四、心理咨询一次需要多长时间?一周几次?多少次一个疗程?
答:一次心理咨询通常是50分钟,每周一次,留给来访者自我觉察改变的时间。
首次来访时间部分机构会放宽到90分钟,还有些机构会赠送15分钟的免费时间供你体验。
咨询次数上,根据咨询流派会有些不同。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CBT咨询需要十次甚至几十次的会谈,按每周去一次算,基本要花费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精神分析取向的长程咨询可能需要上百次甚至数百次,做上十几年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美剧《汉尼拔》里面的食人狂魔汉尼拔和他的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咨访关系,就保持了几年。但最后,咨询师被他拉下水,成为同谋,咨访关系破裂。
快的有没有?有啊,短程焦点解决治疗(SFBT),据说可以通过一两次会谈见效。
这么短的时间里,咨询师能做什么呢?通篇提建议吗?我没有体验过这种咨询方式,不好评价效果。
四、收费贵不贵?
答:从“壹心理”网站可以查询到,大部分的咨询师收费在500元左右一次。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某咨询师收费1万/次。对于这个离谱的价格,我认为,他自己需要咨询。
对于500一次的平均价位贵不贵,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500元50分钟,算下来跟一些足疗店的推油服务价钱差不多,我觉得不贵。
一个是身体上放松,一个是精神上成长,500一次划算啊。
在这背后,咨询师还需要定期督导(接受咨询师A对自己关于个案的指导),需要自我体验(接受咨询师B给自己做心理咨询)。
这些,都需要花钱。
这样算下来,500一次已经很便宜了。
五、我能不能和咨询师做朋友?能不能送礼?能不能一夜情?
答:从咨询效果考虑,最好不要。
这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咨访关系的纯洁性,在此一并解答。
为了保持咨询师的客观中立地位,在咨询设置中,对咨询师有很多要求。比如,咨询师不能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咨询,如果认识的人要做咨询,咨询师会选择转介。
如果咨询师想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从行业伦理层面要求,应该是在咨访关系结束三年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性行为才合乎道德规范。
但这些要求,都是针对咨询师的,我们不能要求来访者也分毫不差的去遵守。
避免关系二重性,保持咨访关系的纯洁,是出于最大化来访者利益、推动来访者自我成长的重要保证。
如果你想和咨询师做朋友,请他吃饭,送他礼物,和他上床,这些做法都会破坏咨访关系。
我的建议是,你真的出现这些想法,不要去做,但是可以在咨询时间里,跟咨询师探讨这些愿望和冲动。
去觉察这些冲动背后的原因,去分析那些固着于你潜意识中的情结,对于你的成长,会非常有帮助。
关于来访者和咨询师的性行为,多说两句。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斯科特派克医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目前的咨询设置太过于死板,从来访者角度出发,如果性行为对来访者的成长是有利的,他会和来访者发生性行为,虽然他一直没有遇到这个机会。
因为这本书传播很广,这个观点也影响了很多人。
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危险。
有些公司规定,员工之间禁止办公室恋情(虽然我认为公司没有权利去禁止这些)。
管理层认为内部恋爱会破坏公司制度,降低劳动效率。着眼点放在保持同事关系的单一和纯粹上。
普通公司尚且如此要求,何况强调咨访关系纯洁性的心理咨询呢?
两个发生了性行为的人,和没有发生之前,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咨询师,是发掘来访者内心的力量,给他支持,陪伴而不是代替来访者走下去的那个人。
咨询师只是一副拐杖,来访者使用这副拐杖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丢掉它。
性关系使双方有了负距离的接触,身体上最终极的交融,这种融合,突破了咨询设置,这副拐杖就可能长出刺,刺伤来访者。
实际上,发生在咨询室中的性诱惑,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可能遇到。
有些很少获得他人支持和接纳的来访者,突然遇到一个很懂自己,很关心自己的咨询师,就可能产生一种冲动,想要和咨询师做爱。
这是过去未被满足的一种愿望,在咨询室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达。
江湖传言,男人有两大爱好:拉良家下水,劝失足从良。咨询室内的性诱惑,就有点这么个意思。
你不是专业吗?不是号称遵守伦理道德吗?不是要遵守咨询设置吗?
行,那我就把你拉下水,看你还怎么装。
这些想法,来访者不一定意识得到,但咨询师,一定要对此察觉。
我相信,性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六、日常生活中碰见咨询师要不要打招呼?
答:你随便,反正咨询师不会主动招呼你。
同时,在下一次咨询时你可以和咨询师探讨这个问题。
七、我是否可以选择、更换心理咨询师?
答:可以。
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匹配度,俗称眼缘,也很重要的。虽然评估老师推荐的咨询师一般都比较契合来访者,但来访者自己确认过眼神,才遇上对的人也很常见。
如果是初次咨询,不要一见面就走。咨询不是相亲,外貌不重要。你至少应该听听咨询师怎么说的再决定嘛。
咨询师为了见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成本。确实想要更换,也请付完本次咨询费用后再提要求,这样比较体面。
另一方面,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处理不好你的问题,他也会提出转介给其他咨询师的建议。
八、咨询师为什么不能直接给我具体事情的答案?
答:你有没有想过,你陷入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我不愿付出努力,只是期待一个现成的答案”?
咨询师很少评价事情对错,他们以你为中心,激发你的内在能量,依据你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决定。
咨询师和朋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坚信选择权一定在你自己手上。
来做心理咨询并不是为了把选择权交给咨询师,而是为了自己获得这种力量。
九、我退出了咨询,是否可以再回去?
答:当然。
你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咨询,半途而废,但你想再回去只有一个理由:你想成长。
十、咨询费用能不能打折?
答:可以。
你可以参加教学性质的咨询会谈,这种会谈一般会录音录像,当然,你的个人信息并不会泄露。出于补偿,费用一般会打7折。
有时机构会有一些充值优惠活动,都没有这个力度大。
十一、心理咨询师会不会在网上搜索我的个人信息?
答:不会。
咨询关系,只应该发生在咨询室,在网上搜索来访者信息是一种越界行为。
十二、心理咨询时我能不能用假名?
答: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做。
去机构做咨询时,第一步是就是填一个表,“来访者信息登记“。表上会要求你填上自己的人口学信息,包括真实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
咨询机构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验证来访者的信息真实性,而咨询师和来访者结成的咨询关系实质是一种同盟,朝着共同的目标——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而努力。
因此,越真实的信息,越有利于咨询的推进。
咨询师愿意去相信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因为这符合双方一致的利益。
同时,来访者故意漏填甚至乱填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这些虚假的信息,有些在会谈过程中被咨询师察觉了,有些被来访者主动提及,依靠这种出人意料的自我暴露,来访者打了咨询师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做法背后原因很复杂:来访者希望掌控主动,测试咨询师水平,不愿提及过去等情况都有可能。
而对谎言进行探讨,探明背后的动机、撒谎的时机、谎言的内容,本身也是推动来访者心智成熟的重要步骤。
所以,填不填真实信息,你自己决定。
同时,在咨询关系之上,还有法律关系。不管是否用真名,来访者都应该为自己负责,不能伤害自己或他人。
还有些问题没讲到,限于文章篇幅,不能再多写啦。
最后的问题,在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有三个比喻非常贴切,咨询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乳房、容器、镜子。
咨询师是一对乳汁饱满的乳房,他养育了来访者,从脆弱到坚强;
咨询师是一面坦诚的镜子,他帮助来访者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咨询师是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他接纳住来访者所有的阴影和难以面对的情绪。
就以这三个比喻作为本文的结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22933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8754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69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92103 人想测
免费测试
6837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