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你可以看看这篇内容
作者:西米露 2021-09-16 19:00:37 心理百科

那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来这里找答案

在我国,心理咨询,还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行业。

从商业项目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好事,面前是大片未经开拓的蓝海,竞争也不充分,咨询师的人均拥有率很低,市场前景看好。

另一方面,市场培育不足的弊端也很明显:广大群众对心理咨询误解很深,去做心理咨询会被看成脑袋有毛病,遭到嘲笑。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我跟新朋友介绍自己的职业时,他们一般会“哇”一声,紧跟着就是一个问题“那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对待这种问题我已经很有经验,我说“你在想我”。

是啊,你在问我问题,你关注着我,说“你在想我”肯定是没错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心理问题,现阶段,排解哀愁的方法中,女人首选逛街购物,男人选择撸串喝酒。

这不是真的解决,只是在朋友的陪同下,把遇到的心理问题遗忘、掩盖。

而受过大量训练,可以帮助来访者修通自己情结,完善人格结构的咨询师,待字闺中无人识。

我在想,是不是咨询机构自己也应该求新求变,主动去适应这个社会?

比如,像日剧《深夜食堂》学习,开一个只在晚上12点到早上7点营业的咨询机构,要求咨询师统一给脸上纹上刀疤,用一种社会人的方式,去抚慰一个又一个城市夜归人的寂寞心灵。

另一个平行宇宙,或许那个脸上有刀疤的食堂老板,本身就是一个生意惨淡的下岗心理咨询师,迫不得已开了一家深夜食堂维生,却用带着疗愈气息的食物和话语,温暖了食客和观众。

或许某一天,当人们把做心理咨询看成一次喝下午茶时间,为解决心理问题,首选咨询师而不是朋友的陪伴,那就是咨询师的中国梦。

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你可以看看这篇内容

很多人想去做心理咨询,有很多误解,又有很多担忧,以至于很难迈出从想到做的最后一步。

误解主要是搞不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咨询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区别。

在上一篇“心理卫生行业的四大老师,都是些什么鬼”文章里,我已经做了辨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担忧更多的来自于“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等这些具体的问题,我将在这篇文章中,尽可能解答清楚,帮助你勇敢走进心理咨询。

一、我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

答: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心理咨询,因为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还是自知力完整的健康人遇到的心理问题。

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好的咨询机构会对来访者进行评估会谈,由专业的评估师帮你判断心理咨询是否能解决你的情况。

二、我能不能自学心理学解决问题?

答:心理咨询的实质,是营造一种你和咨询师之间抱持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哺育你欠缺的情感,包容你的阴影,让你看见真实的自己。

无论哪个流派的咨询,现在都承认,一个好的咨访关系,是疗愈发生的关键。

自学心理学,即使你知道再多的方法,你依然是自己跟自己玩。 咨询是自己和他人玩,在关系中玩。

造成你现在症状的原因,是曾经的互动和体验。而要想解决,必须去现在的关系中修通。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哭的时候,被拥抱着擦去泪水?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面对家暴的父亲时,被允许说出自己的感受?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犯错后获得宽恕? 仅仅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只是改变的准备阶段。真正的改变,发生在咨询师对你的接纳、共情和包容里。

三、心理咨询的流程一般是什么?

答:一般是诊断评估、确立咨询目标、计划实施、效果评估、计划实施或计划改变、收尾结束。

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你可以看看这篇内容

图片来自知乎李松蔚咨询师

四、心理咨询一次需要多长时间?一周几次?多少次一个疗程?

答:一次心理咨询通常是50分钟,每周一次,留给来访者自我觉察改变的时间。

首次来访时间部分机构会放宽到90分钟,还有些机构会赠送15分钟的免费时间供你体验。

咨询次数上,根据咨询流派会有些不同。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CBT咨询需要十次甚至几十次的会谈,按每周去一次算,基本要花费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精神分析取向的长程咨询可能需要上百次甚至数百次,做上十几年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美剧《汉尼拔》里面的食人狂魔汉尼拔和他的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咨访关系,就保持了几年。但最后,咨询师被他拉下水,成为同谋,咨访关系破裂。

快的有没有?有啊,短程焦点解决治疗(SFBT),据说可以通过一两次会谈见效。

这么短的时间里,咨询师能做什么呢?通篇提建议吗?我没有体验过这种咨询方式,不好评价效果。

四、收费贵不贵?

答:从“壹心理”网站可以查询到,大部分的咨询师收费在500元左右一次。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某咨询师收费1万/次。对于这个离谱的价格,我认为,他自己需要咨询。

对于500一次的平均价位贵不贵,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500元50分钟,算下来跟一些足疗店的推油服务价钱差不多,我觉得不贵。

一个是身体上放松,一个是精神上成长,500一次划算啊。

在这背后,咨询师还需要定期督导(接受咨询师A对自己关于个案的指导),需要自我体验(接受咨询师B给自己做心理咨询)。

这些,都需要花钱。

这样算下来,500一次已经很便宜了。

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你可以看看这篇内容

五、我能不能和咨询师做朋友?能不能送礼?能不能一夜情?

答:从咨询效果考虑,最好不要。

这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咨访关系的纯洁性,在此一并解答。

为了保持咨询师的客观中立地位,在咨询设置中,对咨询师有很多要求。比如,咨询师不能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咨询,如果认识的人要做咨询,咨询师会选择转介。

如果咨询师想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从行业伦理层面要求,应该是在咨访关系结束三年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性行为才合乎道德规范。

但这些要求,都是针对咨询师的,我们不能要求来访者也分毫不差的去遵守。

避免关系二重性,保持咨访关系的纯洁,是出于最大化来访者利益、推动来访者自我成长的重要保证。

如果你想和咨询师做朋友,请他吃饭,送他礼物,和他上床,这些做法都会破坏咨访关系。

我的建议是,你真的出现这些想法,不要去做,但是可以在咨询时间里,跟咨询师探讨这些愿望和冲动。

去觉察这些冲动背后的原因,去分析那些固着于你潜意识中的情结,对于你的成长,会非常有帮助。

关于来访者和咨询师的性行为,多说两句。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斯科特派克医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目前的咨询设置太过于死板,从来访者角度出发,如果性行为对来访者的成长是有利的,他会和来访者发生性行为,虽然他一直没有遇到这个机会。

因为这本书传播很广,这个观点也影响了很多人。

我认为,这样做非常危险。

有些公司规定,员工之间禁止办公室恋情(虽然我认为公司没有权利去禁止这些)。

管理层认为内部恋爱会破坏公司制度,降低劳动效率。着眼点放在保持同事关系的单一和纯粹上。

普通公司尚且如此要求,何况强调咨访关系纯洁性的心理咨询呢?

两个发生了性行为的人,和没有发生之前,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咨询师,是发掘来访者内心的力量,给他支持,陪伴而不是代替来访者走下去的那个人。

咨询师只是一副拐杖,来访者使用这副拐杖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丢掉它。

性关系使双方有了负距离的接触,身体上最终极的交融,这种融合,突破了咨询设置,这副拐杖就可能长出刺,刺伤来访者。

实际上,发生在咨询室中的性诱惑,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可能遇到。

有些很少获得他人支持和接纳的来访者,突然遇到一个很懂自己,很关心自己的咨询师,就可能产生一种冲动,想要和咨询师做爱。

这是过去未被满足的一种愿望,在咨询室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表达。

江湖传言,男人有两大爱好:拉良家下水,劝失足从良。咨询室内的性诱惑,就有点这么个意思。

你不是专业吗?不是号称遵守伦理道德吗?不是要遵守咨询设置吗?

行,那我就把你拉下水,看你还怎么装。

这些想法,来访者不一定意识得到,但咨询师,一定要对此察觉。

我相信,性一定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六、日常生活中碰见咨询师要不要打招呼?

答:你随便,反正咨询师不会主动招呼你。

同时,在下一次咨询时你可以和咨询师探讨这个问题。

七、我是否可以选择、更换心理咨询师?

答:可以。

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匹配度,俗称眼缘,也很重要的。虽然评估老师推荐的咨询师一般都比较契合来访者,但来访者自己确认过眼神,才遇上对的人也很常见。

如果是初次咨询,不要一见面就走。咨询不是相亲,外貌不重要。你至少应该听听咨询师怎么说的再决定嘛。

咨询师为了见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成本。确实想要更换,也请付完本次咨询费用后再提要求,这样比较体面。

另一方面,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处理不好你的问题,他也会提出转介给其他咨询师的建议。

关于心理咨询的困惑你可以看看这篇内容

八、咨询师为什么不能直接给我具体事情的答案?

答:你有没有想过,你陷入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我不愿付出努力,只是期待一个现成的答案”?

咨询师很少评价事情对错,他们以你为中心,激发你的内在能量,依据你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适合自己情况的决定。

咨询师和朋友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坚信选择权一定在你自己手上。

来做心理咨询并不是为了把选择权交给咨询师,而是为了自己获得这种力量。

九、我退出了咨询,是否可以再回去?

答:当然。

你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咨询,半途而废,但你想再回去只有一个理由:你想成长。

十、咨询费用能不能打折?

答:可以。

你可以参加教学性质的咨询会谈,这种会谈一般会录音录像,当然,你的个人信息并不会泄露。出于补偿,费用一般会打7折。

有时机构会有一些充值优惠活动,都没有这个力度大。

十一、心理咨询师会不会在网上搜索我的个人信息?

答:不会。

咨询关系,只应该发生在咨询室,在网上搜索来访者信息是一种越界行为。

十二、心理咨询时我能不能用假名?

答:可以,但不建议这样做。

去机构做咨询时,第一步是就是填一个表,“来访者信息登记“。表上会要求你填上自己的人口学信息,包括真实的姓名以及出生年月。

咨询机构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验证来访者的信息真实性,而咨询师和来访者结成的咨询关系实质是一种同盟,朝着共同的目标——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而努力。

因此,越真实的信息,越有利于咨询的推进。

咨询师愿意去相信来访者提供的信息,因为这符合双方一致的利益。

同时,来访者故意漏填甚至乱填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这些虚假的信息,有些在会谈过程中被咨询师察觉了,有些被来访者主动提及,依靠这种出人意料的自我暴露,来访者打了咨询师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做法背后原因很复杂:来访者希望掌控主动,测试咨询师水平,不愿提及过去等情况都有可能。

而对谎言进行探讨,探明背后的动机、撒谎的时机、谎言的内容,本身也是推动来访者心智成熟的重要步骤。

所以,填不填真实信息,你自己决定。

同时,在咨询关系之上,还有法律关系。不管是否用真名,来访者都应该为自己负责,不能伤害自己或他人。

还有些问题没讲到,限于文章篇幅,不能再多写啦。

最后的问题,在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有三个比喻非常贴切,咨询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乳房、容器、镜子。

咨询师是一对乳汁饱满的乳房,他养育了来访者,从脆弱到坚强;

咨询师是一面坦诚的镜子,他帮助来访者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咨询师是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他接纳住来访者所有的阴影和难以面对的情绪。

就以这三个比喻作为本文的结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负面情绪回避型人格障碍爱情挽回产后抑郁症智力心理心理治疗绿帽癖悲观主义焦虑树洞亲密关系叛逆期恐惧症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系统人际关系焦虑症MBTI存在主义男人心理控制情绪偏执型人格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