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作者:EliteMind 2021-09-14 17:16:42 心理百科

来自新闻热点和朋友圈的消息。

2020年7月, 国内武汉一名14岁张某因玩扑克, 被母亲当众两记耳光三分钟后从五楼跳下身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孩子因父母训斥自杀身亡了。

我所在美国附近一所全美一直排名前三的高中11年级优秀学生自杀, 该高中是著名的”压力锅”学校。“著名高中, 藤校”的”阳光优秀学生”的自杀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成为各地父母关注的"重大新闻/旧闻"。

中国国家卫健委最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 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每年的9月份是美国自杀防治月, 9月10号是世界自杀防治日。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青少年的抑郁自杀到底有多严重? 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您做为父母从来都不认为孩子自杀跟自家孩子有任何关系, 可以看以下数据。相信您看了, 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理解和重视。

美国10岁到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从2007的0.9%到2017年的2.5%, 几乎增长了三倍。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对来自美国100多个机构的67,000多名大学生调查显示, 五分之一的学生有自杀念头。这些有自杀念头的学生人群中, 有9%的有自杀企图, 近20%的人有自残行为。四分之一的学生被诊断出患有精神心理问题。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根据国家大学健康评估, 患有抑郁症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从2013年到2017年, 有自杀想法的大学生从8.1%升至11.5%。大概每12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有自杀计划。

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对武汉市六所高校共有5972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在过去一年中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到16.39%。其中15.82%的学生只是偶尔这么想, 而剩下0.57%的学生却经常考虑自杀。有一点值得注意, 女生中有自杀意念的人比男生多57%。

大学生的情感健康在过去25年中跌入新低, 只有大概一半的学生觉得他们的心情高于平准值。

自杀有多严重? 青少年死亡的第二杀手。

全世界范围内大概每17分钟就会有一个人自杀, 也就是每天有大约2000人死于自杀。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在人生的前半程, 大概35岁左右, 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 第一位的是意外死亡, 比如车祸; 而第二位的就是自杀, 在10-14, 15-24, 25-35三个阶段都是第二位的主要死亡原因。在美国, 2016年在15-24年龄段, 有5733例自杀死亡, 而在25-34年龄段有7366例, 而在稍微小一点的10-14岁年龄段有436例。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青少年晚期的高中和早期成年人的大学阶段, 自杀率是很高的。这个阶段大脑发育还没完全成熟, 缺乏生活经历产生的韧性, 面临学业, 爱情, 事业的挑战。也是大部分精神心理问题第一次密集, 常发生的主要阶段。

对很多父母来讲, 一说孩子的心理健康,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电视媒体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孩子自杀的新闻, 自然而然的会把抑郁症联系起来。

其实,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远远不只抑郁症, 有很多其它问题, 只是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挣扎和挑战。甚至有些父母在”一直阳光自信”孩子自杀之前, 从来都没有任何觉察孩子有何异样。

很多父母觉得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 为什么还会抑郁/自杀?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如果你做为父母这么理解, 可能您考虑的是现在孩子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跟他们带来的快乐, 而忽略了他们心理成长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诱惑是父辈们没有经历过的。

在他们"光鲜"的"外表下", 往往是内心的困惑与迷茫。抑郁, 焦虑, 毒品, 自杀, 孩子休学, 缺乏幸福感, 自我认同感, 对前途的担心/焦虑种种问题一部分归因于”社交媒体”的无限放大, 也因为当前时代, 社会, 科技的进步, “进步的意识形态", 与信息时代给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 家庭文化, 教育就业等孩子的成长环境等造成的极大冲击和挑战。速度之快, 让我们的父母无所适从。

他们的压力来自哪里?

1.学业压力, 尤其是在中国。

2.家长, 学校, 老师以及大环境社会的压力。无论有多么美丽动听的”素质教育”, 国内的不能逃脱的现实就是”学习”永远第一位。孩子的上学问题, 已经不再是教育的一个简单问题了, 而是整个社会生存压力, 各个行业的不良竞争的一个压力释放出口。链条反应使社会的压力, 传导给学校, 老师, 家长, 最终全部压到身心还没成熟的孩子身上。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3.高昂的学费, 学生贷款。主要在美国, 有人说是次贷危机后另一大危机。我有一朋友住院医毕业时负债50万美元。

4.朋友, 爱情的梦想和挫折。埃里克森人生阶段论中这个年龄段的”主题”。

5.就业与前途, 并与总体社会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刚刚就业的不适应, 与压力。

6.学校教育的意识形态, 新时代孩子的幸福观与人生态度。”我就是想活的高兴, 洒脱, 就是想活的完美一些”。这是我在美国看到孩子常见的对幸福的理解: “I just want to be happy, I just want to be perfect, I am frustrated that I  can not help others”。

7.校园的犯罪问题, 包括毒品, 枪支, 极可能是原因也能是结果。(这一点主要是美国)。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抑郁?

经常有朋友问说, 什么是抑郁症, 我怎么知道孩子有抑郁? 怎么诊断?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 不是一篇科普能说清楚的。(篇幅所限, 不跟大家分享这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

很多孩子当心情不好, 遇到挫折即使抑郁了, 也不会和”没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家长交流或口头上承认, 所以很多家长说 “我家孩子也没跟我说过啊”。为什么?

因为很多家长自己”太优秀, 太成功”了, 觉得家里孩子也很优秀, 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有什么”抑郁症”, 更别提自杀了。

还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照顾孩子的情绪, 在他们成长的年代, 自己的情绪就从来没有被关心过, 以至于”理所应当“的认为孩子应该更“坚强一些”, 甚至责怪孩子 “太懒, 太不争气, 太软弱, 不坚强”。

面对这样的父母, 即使孩子在有情绪问题时, 不会找父母说, 而有可能去”网络社交”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朋友"帮, 有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知道, 父母虽然虽然"爱"他们, 但不会明白和理解他们的挑战和感受。

父母可以用以下两种最常见和有效方式:语言交流, ”细心观察”。交流和观察的目的是要发现以下一些常见的抑郁表现:

常常感到悲伤, 绝望或烦躁。不想做曾经喜欢做或有趣的事情。饮食变化–比平时明显多吃或少吃。睡眠过度或障碍。体力的变化–感到疲倦, 呆滞或紧张不安。上课, 学习不能集中精力, 缺乏动力。感到一文不值, 一无是处, 无用。自我隔离, 拒绝社交活动。自我伤害的行为。很多孩子的自残都是在衣物可以遮蔽的地方, 父母不易发现。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表现?

家族近亲自杀史。

以前的自杀未遂, 或自残行为(很多自杀死于意外)。初高中阶段,大约有17%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过至少一次自残行为, 这种行为曾经被认为是白人女孩的行为。现在见于任何族裔, 在男孩子中也很常见, 一般在成人和小小孩子中相对少见。

常常说到死亡这个词。

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或现在学习, 人际关系压力。

重度临床抑郁症。

强烈的孤独感和缺乏支持, 爱和关怀。通常家, 父母是我们休养生息, 倾诉情感的地方, 有多少孩子真正能跟父母有可以交心的朋友/亲子关系呢?

对自我能力, 价值的负面认同。美国华人二代孩子的文化认同受到父母的观点, 华人社区, 华人在美国政治, 经济文化中, 以及中美关系的影响。

容易冲动, 烦躁的性格。

缺乏处理真实社会的人际关系能力。

毒品问题, 美国更常见。

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 (父母对完美主义的要求使得本来其实不错的孩子努力去做的更好, 如果做不到, 往往有很强的负罪感, 成为别人的负担)。

获得自杀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对精神心理健康的污名化, "家丑不可外扬", 不愿意寻求帮助(华人家庭不常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禁忌的话题)。

自杀的警惕症状?

如果孩子已经处于抑郁状态, 父母一定要认识到以下的一些”警示标志或提示自杀的信号” 来保护孩子的安全。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剧烈的情绪波动。

忽略个人外表, 和形象。

谈论或开玩笑自杀。比如, 对已经死亡的人的怀念, 与死去亲人的团聚。

绝望, 无助或毫无价值的陈述。“生活没有意义, 我是你们的负担, 没有我你们会更好, 没关系, 反正我也不会再呆多久了, 我希望我可以消失”。

对死亡的专注(可以表现在音乐, 文学, 绘画或信件中)。

突然的快乐或平静状态。失去曾经的兴趣, 自我封闭。学业成绩突然变差。

不寻常的与朋友, 亲人说再见。

反常的托付财产或整理自己东西。

酗酒/滥用毒品。

自残行为。

不负责与危险的行为, 滥交, 毒品问题, 喝酒, 鲁莽驾驶,有意无意的出没在桥梁, 悬崖或阳台等危险地带)

无缘无故的”受伤”。

迷恋枪支或刀具。

父母需要如何去做?

防止孩子抑郁与自杀,从父母的科学理解开始

保持对他们生活的尊重和带有尺度的参与, 才会知道和了解他们在”做什么”。

参加他们的体育赛事, 表演和其他活动。默默的支持是取得他们信任有效的方式。

如你发孩子成绩下降, 不参与社会活动, 或出现行为问题, 切记不能用训斥甚至打骂来”教育”孩子(如果在美国, 甚至有可能是违法的)。及时与学校和教师交流, 多些包容, 并调整自己对孩子的预期。

以各种方式, 尤其是他们喜欢的社交工具如, 微信, 短信, 视频等保持联系。注意他们的语气, 说话的内容, 表情等等。

刚离开父母去异地上学的孩子需要让他们知道父母和家庭支持与爱仍然存在,哪怕距离很远。

与孩子交流发现问题的关键方法: 在合适的情境下提出开放式问题。如果发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不对的苗头, 不要惊慌, 千万不要刨根问底, 尊重每个人的隐私,当然包括孩子。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说话的语气和分享意愿。避免批评, 苛刻的言语或不耐烦。

从小培养自我独立和保护意识。帮助孩子们学会减压方式, 照顾自己。无论是读一本好书,看电影, 小睡片刻, 还是去趟健身房, 打场球, 或者找朋友吃饭聊天

父母学会分享年轻时的奋斗经历。告诉孩子你们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会让你的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理解, 而不是被忽视。但千万忌讳用自己的”不同时代的经历”来渺视他们的努力, 提出过高, 不合时代, 不符合孩子自身情况的要求。

监控社交媒体。青少年可能不太能意识到社交媒体对他们产生的情感与认知影响, f父母需要了解可能的网络欺凌, 欺诈, 不良内容, 或及时发现孩子被排除在朋友的社交圈以外。

面对孩子严重抑郁甚至自杀想法或行为的危机, 父母该怎么办?

自杀行为预示着深深的心理痛苦。在发生危的情况下, 父母务必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人。

不要刻意弱化他们的感受,哪怕看似很小问题。

不要总是认为他们只是在寻求你的关注, 孩子的每个言语, 行为都应该万分重视。

一定要向孩子清楚的传递你的信息, 他们不是负担, 也不是懦弱的孩子。

鼓励他们勇于寻求帮助。

父母要孩子感受到真心和无条件的爱和包容, 那是孩子度过难关最大的力量和后盾。

相对于养育一个拥有健康心灵的孩子,

学习即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不重要”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倾诉MBTI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抑郁症测试负面情绪绿帽情节分院测试智力正念原生家庭恐惧心理性取向人际关系桃花运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治疗师强迫症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效应智商易怒症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