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大的原生家庭之罪,被缩小的自我成长之力
作者:王剑婷 2021-08-27 11:50:15 成长心理

2007 年《为何家会伤人》出版,作为当时鲜有的本土心理类作品,作者对中国式家庭运行模式的呈现与讨论让人心惊,有人称之为“中国家庭问题的第一书”。

2008 年,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将对原生家庭的讨论推向了公开讨伐,使我们这个讲究传统与孝道的社会震惊,引发了激烈争议。

2016 年电视剧《欢乐颂》热播,戏中被家庭“绑架和压榨”的樊胜美让人心疼;

2019 年,电视剧《都挺好》里,母亲,死前是一生重男轻女的偏心人;而父亲,就是个老不省心的 trouble maker,一次次的让儿女为自己历劫,一反我们对“父母”这个身份原本的情感认知;

渐渐地,似乎家庭,不再是温暖的和安全的代名词;原生家庭,略等于问题家庭的代名词,像个洞窟一样撕扯着,让我们前进不得……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还是这个原生家庭, 但是想请你先放下手里那个用来纠错的放大镜!

这些年,【原生家庭】从一个心理学上的专业词汇变成了一个被广泛讨论的大众词汇。在一次次的讨论中,许多人开始审视自己的家庭关系,试图从原生家庭的生长环境中寻找 性格的起点,而其中不乏这样的声音:

“我之所以过得如此不好,都是因为父母带来的创伤。”

请大家不要误会 ,这里的创伤,不仅仅是心理学里常说的躯体、性、精神或情绪方面的虐待 injury,还包括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也包括情感上的非支持与忽略(不管是不是故意)等等,因此,这个“创伤”中既有原本的“虐待”,也包括了“依恋创伤”和 “内在创伤”等个体感受性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物理形式的创伤概念。

1955 年,心理学家埃米·维尔纳和露丝.史密斯发起了一场研究计划,研究的主题是早期逆境对人生毁灭性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对象是 698 名婴儿,这些婴儿大多来自极端的问题家庭,他们的父母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工作,部分家庭还面临着家庭成员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问题。在这 698 名婴儿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 10 岁时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18 岁时,部分孩子开始出现犯罪行为或精神疾病。

但其中仍旧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高风险因素,但最终却成为了有能力、有爱心的成年人,他们找到了比父辈更好的工作,并组建了温馨的家庭。这样的追踪研究结果当然令研究人员意外,并促使他们改变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对准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开始了一场长达数十年“复原力”研究计划。

哪里有什么“完美的家庭”

20 世纪随着依恋理论的研究,有心理学家提出,正常的成长只有发生在一种普通的、 可预期的环境中——在那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足够的食物、 足够的关爱、足够的和平、足够的关注、足够的监护、足够的约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这种普通的、可预期的环境既不普通,也不可预期。

在【父母皆祸害】小组中,成员们把代际间的伤害分为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 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等。

除此之外,影响更深刻的原生家庭创伤还包括父母离异、血亲去世、血亲猥亵或犯罪、家庭成员患有精神疾病等等。

需要思考的是,在这些所谓祸害了孩子人生的问题当中有多少是为了带给孩子伤害而故意为之的事?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每一个普通的、不完美的人在度过自己这一生时遭遇到的不可控或不理想的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2010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约有 25%的成年人在儿童期遭受过言语虐待,15%遭受过身体虐待,10%遭受过性虐待,大约 30%的人目睹了父母离婚,30%的人生活在滥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环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狱的环境中长大。

人不完美,不完美的人建立完美的家庭本身就是“理想主义”的想法。这些数据告诉我们, 可能连所谓“足够好”的成长环境都不多见,更何况所谓的完美家庭。

而事实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平安健康地长大了,甚至许多在极端的问题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依然收获了幸福的人生。

被放大的原生家庭之罪,被缩小的自我成长之力

对不完美的人生自己负责

复原力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人们在逆境中表现得比预期要好,在遭遇许多不利因素时,这些人总能朝着好的方向努力。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拥有复原力,能够从原生家庭创伤中复原?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梅格 · 杰伊在他的书《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中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这样一些建议:

01“分享秘密”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事实上,那些在不幸环境中长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同,但内心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人们在遭遇某个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疏离感,觉得自己的问题与众不同,但太多人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孤独。这就是在许多心理治疗中会有治疗小组的原因, 团体能够让每个成员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的。有研究表明,在经历了早期逆境后,依然能 在成年后感觉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够主动把秘密分享给别人。

02升华:从受害者变成英雄

书中有一个例子,戴维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抑郁症,在他的童年回忆中,母亲很少微笑,沉默寡言,容易发怒,他常常看到母亲在哭泣。戴维在家庭中扮演着“英雄”的角色,为了让妈妈开心,他经常在家里讲笑话,在学校努力取得好成绩,他很注重照顾母亲的感受,时不时称赞母亲的厨艺。因为儿时的经历,戴维长大后还成了一名帮助他人的社会工作者。有研究证实,当有压力时,为别人做善事可以降低一个人的心率与血压,积极 照顾生病的亲友可以给自己带来更积极的感受,并降低自己的死亡风险。心理动力学中把这样的防御机制称之为升华。其实戴维不是个例,在许多问题家庭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时也在英雄的角色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03重启:学会遗忘和另起一行

如果说,童年创伤的本质是“过去总是存在”,即昨天发生的事情永远侵入今天的思想,那么将过去与现在分离,就是一种治愈创伤的有力措施。书中的安东,父亲因偷盗入狱,囚犯儿子的标签让他在生活的城市备受歧视,安东一直也觉得自己就像个囚犯。后来, 安东从美国的东南部搬到了西北部,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他,他如释重负,开始了新的生活。重启能给人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尽管这样的重启有点像逃避,但有时候,“逃避虽可耻却有用”。比起物理空间的重启,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启。

我们在从未成年人变为成年人,从学生变为工作者,从子女成为伴侣与父母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第二次机会”, 让你远离过去的创伤。比如我们会遇到善意的同事,积极向上的朋友,倾心相待的伴侣等等。

在《都挺好》中,苏明玉的“第二次机会”是他的师傅,他在苏明玉的生活中扮演了父亲的角色,给予了她认可与关怀,帮助她成为女强人,完成了经济独立,远离原生家庭的控制。改变的措施很多,但一切的前提是“愿意改变”。

许多经历创伤的人一味沉溺于过去的伤痛,将所有原因归结于原生家庭,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很糟、我很惨,我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而是有自我意识的成年人,要打破轮回就必须停止向外归因,对自己的缺陷人生负起责任。

在成人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完全否认过往的经历,更没有必要将施虐的父母理想化,可以尝试着把自己隔离在外的对父母不理想行为的愤怒重新纳入进来,毕竟长大本身使你不需要再过多的依赖父母,所以不需要去继续去哄骗自己囫囵着接受一切。对童年命运进行观照之后,很多人的情绪问题甚至躯体化症状都消除了。当然,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心理工作者本身也是为此而存在的。

04关注当下:看到自己拥有多少,而不是失去了多少

上个世纪的心理学已经从“问题的”、“病理化的”视角走向“积极”视角。哈佛大学在一项对幸福感的长期研究中发现,他们跟随的研究对象从青年到老年,最终发现,影 响一个人生活是否美满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财富与地位,而是:爱。

研究者们还发现,到了后半生,很少会有老人跟他们谈论童年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童年生活的质量对其人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要小。

就像老话所说,三十岁前看家庭,三十岁后看自己。人生漫长,我们的生命中,会出现许多积极的人或事,而积极事物产生的影响要比消极事物产生的影响更大。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哪些爱,而不是没有哪些爱。

人很难完全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可真实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带着缺陷与不完美前进,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搏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绿帽情节抑郁症测试焦虑症分院测试双相情感障碍容貌焦虑负面情绪社交恐惧控制情绪偏执型人格自卑女人心理情绪管理MBTI聊天九型人格咨询师焦虑恐惧心理孤独症亲密关系无性婚姻叛逆冥想易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