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科普依恋模式的文章,很多读者表示,自己是看起来很惨的回避型依恋,希望我们出一期回避型依恋自救指南。
今天,它来了。
篇幅较长,有5500字,但耐心读完,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两种回避型依恋你是哪一种?
在我上次为大家介绍的《关系的重建》中,引用了一张依恋风格的坐标图,横轴代表焦虑程度,纵轴代表回避程度。
这张图来自制作“亲密关系问卷”(ECR)的凯利·布伦南等人,他们把高回避的两种依恋模式,称为“回避型”和“焦虑-回避型”。
而《亲密关系》一书则援引了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的观点,把高回避的两种依恋类型分别命名为“疏离型(dismissing)”(即上图中的“回避型”)和“恐惧型(fearful)”(即上图中的“焦虑-回避型”)。
我们分别来看看两种回避型有什么表现——
疏离型回避依恋者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更看重独立和自给自足,既不喜欢依赖别人,也不喜欢被人依赖,在关系中,他们是冷淡而独立的那一方。
女同事小A的前一任男友阿离,就是典型的疏离型回避依恋者,甚至回避到连关系的推进,都是由小A来主导的。
确定关系前,阿离反复试探小A,但就是徘徊着不敢有更进一步明确的表示。
有一天,小A实在有点着急了,就在微信上和阿离说:“我发现你最近有点不对劲呀?”
阿离是这么回答的:
“哈哈,被你看出来了。本大师是有点喜欢你。不过你放心,我会把握好分寸的。你知道就好了。”
这句回答,其实明显暴露了阿离的回避型依恋倾向。
因为他的工作能力不错,被同事戏称为“大师”。但在表白好感这么重要的时刻,他竟然连第一人称的“我”都不敢用,而是戴上了一个“本大师”的面具。在表露好感后,他马上又后退躲闪了,“把握好分寸”、“你知道就好”,显示了他在回避让关系更加亲密的节点。
然而小A当时对依恋模式并没有太多了解,完全没意识到阿离是疏离型的回避依恋。两人在一起之后,她很快就被男友遇到问题不沟通、用无休止工作逃避亲密的做法折磨到抓狂。
如果说,疏离型回避依恋者一直倾向于和亲密对象保持距离的话,那么另一种回避型——恐惧型回避依恋者(即“焦虑—回避型”依恋者)则会显得比较“渣”:
他们总是在关系确立前或关系初期表现得积极热情,然而一旦关系到了某个要更进一步的关键点,他们就开始回避,亲密热度从80度直降到20度甚至更低。
《关系的重建》作者认为,这种依恋类型的人比较少见。但这很可能是基于美国社会现实做出的判断。从看见心理读者的留言反馈看,在中国,这一依恋类型的人群比例并不小。
我的朋友阿孔,就是一名典型的恐惧型回避依恋者。
阿孔谈过几段恋爱,但时间都不长,往往到了1年左右的时间,两人就会分手,且一般都是他主动提出的。
除此之外,阿孔还发现自己在几段恋爱中的表现有很多共同点——
比如,在追求对方时,以及恋爱初期,他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型依恋风格:
对心仪对象的一举一动高度关注,对方一条普通的朋友圈或一句闲聊的话,他都会解读半天。
如果发了消息未收到回复,或者对方回复冷淡,他的内心就非常忐忑,总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和别人约会,是不是不喜欢自己,是不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但阿孔并非真正的焦虑型依恋,焦虑期一般很短,他转而呈现出回避型依恋风格,也往往会来得很快。通常是在心仪对象反过来也对他表达了好感后,他就会突然感到自己没有那么喜欢对方了,主动降低联系频次,态度明显变得冷淡。
还有的时候,虽然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他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热情,感到曾经看起来完美的女友,如今哪哪都是毛病。
可是这些不满的感受,他往往并不会与对方沟通,而是压抑在心里,直到有一天对女友彻底失望,提出分手。
在疏离型回避的阿离和恐惧型回避的阿孔身上,你是否多多少少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回避型依恋者看似看是在回避亲密,但表象的背后,他们到底是在回避些什么呢?
这是回避依恋者在自救之前,必须搞明白的问题。
为什么你想回避亲密?
心理学研究者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回避型依恋者并非真的不喜欢与人亲密,而是这种需求被抑制住了。
这种不自觉的情感抑制,是怎么被习得的呢?
在参考了相关书籍、查阅十几篇知乎相关问题的讨论、翻遍豆瓣“回避型依恋”小组的精华帖、与多名回避型依恋的朋友同事深聊后,我发现,回避型的具体成因也许每个人多少有些细节差异,但共性很明显。
最大的原因,就是来自童年的创伤,特别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简单来说,无论疏离型还是恐惧型,他们回避依恋的原因,在于小时候有过被抛弃的体验,或者从小就没有得到过“亲密”的示范。
比如,我的一位女同事有较明显的疏离回避倾向,她告诉我,因为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爸妈很忙,经常把她一个人扔在家里,她只能自己和自己玩上一整天: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好孤独,我经常趴在窗户边往楼下看,就盼着能有个差不多大的孩子走过可以一起玩。然而没有,院子里总是静悄悄的。童年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到现在如果有人想和我亲密,我都会不适应,想退缩。”
上文提到的阿离的情况要更严重,小A也是后来才知道,阿离的父亲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对他和母亲大打出手,家庭关系几乎没有亲密可言。
而恐惧型的阿孔情况稍有不同。他对童年的回忆是,虽然父母关系和谐,但他们经常要上夜班,自己就只能被送到祖父母家或外祖父母家过夜。阿孔现在还能记得,母亲上夜班走之前,他会难过地大哭。
“其实第二天早上她就下班回来了,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哭那么凶。后来不哭了,大概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让自己从这种依恋中抽离。”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爱会伤人》中提到过“被抛弃创伤”与“被吞没创伤”:
与人亲近,尤其是与自己喜欢的人亲近,是人的一大动力。但同时,有时适当地与人疏远,保持一种独立,给自己一个空间,这也是人的一大动力。
如果亲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创伤,即被抛弃创伤;如果疏远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一样也会产生创伤,即被吞没创伤。
在阿孔身上,他既有一些因关键年龄时缺少父母陪伴造成的被抛弃体验,又有因独生子女身份所获得的过度关注,即被吞没体验,这种混乱造成了他对于亲密的不确定感。
另外,他还感觉到家庭比较缺少亲密的氛围,父亲是个严肃正经的人,父母之间也很少富有情绪的互动,他也就不太清楚,到底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因此,阿孔既渴望与人亲密,又在面对亲密时害怕无措,高焦虑与高回避共存。
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说:“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那么,回避型依恋者的情感抑制机制,是在逃避哪种痛苦呢?
我发现,他们看起来是在回避亲密,实际上回避的,是面对和展示真实的自己。
无论疏离型的阿离、那位女同事,还是恐惧型的阿孔,他们在童年都遭遇过一定程度的情感忽视,这种忽视给了他们一种错误的认知:
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不配得到无条件的关注和关心,我必须变得“有价值”,我必须呈现出“完美”的状态别人才会喜欢我……
最为典型的是阿离。小A告诉我,她的这位前男友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哪怕不加班的时候,他都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甚至不惜花周末两天帮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做PPT。
一旦阿离闲下来,就会非常茫然无措,这种状态让他很痛苦。
人只有在闲暇时,才有机会和真实的自己相处。很显然,阿离不想面对真实的自己,他确认自己存在的方式,就是通过不断做事情来展示“有用”,这样做的潜台词是:
“我这么有用,你们可以认可我、喜欢我了吗?”
而阿孔这样的恐惧型回避,为什么每次在进入恋爱稳定期后,就会开始嫌弃女友?
因为我们刚认识一个人时,看到的都是外在的美好光环,只有深度交往,才能看到光环之下的真实:斯文的人也许内心狂野,漂亮的人也许生活邋遢,职场精英也许下班后就沉迷声色犬马……
看似阿孔是不能接纳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女友,实际上,他是没有学会接纳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
他没有接纳自己的懒惰,没有接纳他对情感的渴望,没有接纳自己内心的阴暗想法……
这些东西他可能曾经展露过,但或许是父母的批评,或许是周围人的说辞,或许是明面上的社会观念,让他觉得这些东西是不好的,不被接纳的。
是羞耻的。
所以,当习惯了以完美的假自我示人的阿孔,在亲密关系中逐渐接近和面对一个真实的对象时,这种羞耻感会再次激活,让他很难进一步打开真实的自己。
所以,恐惧型回避者会对伴侣的种种“缺点”敏感而挑剔,会幻想能再找到一个“完美”的“理想对象”,以为那才是“真爱”,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一切。
然而实际上,那只是他们虚假自我一厢情愿的投射。
回避型依恋如何自救?
如果你去知乎搜索回避型依恋的相关问题,会发现不少答主直接奉劝:远离回避型。
倒也不是完全的危言耸听。至少对于焦虑型依恋者来说,和回避型在一起的话确实比较虐。
但回避型绝不是无药可救。在豆瓣回避型依恋小组,就有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如何从回避型变成了安全型。
需要说明的是,从依恋风格的双维度坐标图可以看出,哪怕是依恋风格相同的人,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焦虑或回避程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因此,以下自救建议,仅适用于情况较轻的疏离回避者和恐惧回避者,回避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第一条建议,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觉察自己的回避倾向,并决心做出改变。
作为安全型的小A,在接触到依恋类型的知识前,对前男友阿离的行为是完全不解的,甚至经常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好。
关系后期,她曾带阿离一起去见心理咨询师,然而阿离在做了两次咨询后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抗拒。他认为,自己没问题,是咨询师有问题。
如果身为回避而不自知,又何谈改变?特别对于回避型的男性,更需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回避型男性在生活中表现出的,往往是老实稳重、工作能力强、行事独立、人际关系简单等特点,在外人看来,这些甚至是“好男人”的标志,所以他们通常收到的是正反馈,对于亲密关系中的挫折,很容易简单归咎于对方,或者“没遇到那个对的人”。
有句话说:无论恋爱还是婚姻,跟谁过,最后都是和自己过。
一次次的亲密关系,都是自我认知的镜子。只有把一次次挫折,看作是对自己问题的反馈,我们才能真正决心改变、获得成长。
第二条建议:觉察自己的“去激活策略”,放弃掉对“完美对象”的幻想。
所谓“去激活策略”,就是那些遏制亲密感发生的行为或思维,它们会大大压抑回避者的亲密需求。
常见的“去激活策略”有:
常常感觉到并没有准备好和伴侣安定下来;
将伴侣的小缺陷扩大:说话方式、穿衣品味、吃相等等,甚至这些都是恋爱的“减分项”;
忘不掉前任,或者会与他人调情;
恋爱进展顺利时,常常做一些减少联系之类的“降温”行为,把对方“推开”;
产生一些诸如恋上已婚人士之类没有未来的爱恋;
抗拒身体接触、抗拒性生活……
当你发现自己在无意识使用这些策略时,要果断把它们认出来,告诉自己:“啊哈,我刚才产生了一个带有“去激活策略”的想法,但我决定了不要受它摆布,因为我想要亲密关系更进一步。”
第三条建议:找安全型依恋的伴侣。
安全型依恋者的宝藏之处在于,他们能提升非安全型伴侣的安全依恋水平。
《关系的重建》中,就列举了安全型人的一些特征:
言行一致,值得信赖;
凡事和你商量,不会一意孤行;
会对感情问题充分交流,感情的态度相对随和;
争吵时,很积极地进行和解;
不惧怕承诺和依恋;
会把你介绍给家人和朋友;
会很自然地和你分享感受;
深入动情的交流后,会让你确信会陪着你,不会突然冷落你;
不会觉得恋爱是负担。
第四条建议:与伴侣做好有效沟通。
只要你们都希望这段关系健康地发展下去,那么很有必要在初期就对沟通模式达成共识。
你可以坦白你意识到自己依恋风格的问题,并正在努力解决它,但有时候你确实没那么快就能走向亲密,有时需要一些安全的空间,这不意味着对对方的否定。
同时,你也可以试着让伴侣明白那些“去激活策略”,让对方理解你“推开”TA的行为并不是真的不需要亲密,你们努力一起消除这些策略的影响。
第五条建议:学习安全型关系的相处模式。
你身边的朋友中,一定有那种相处和谐的安全型夫妻或情侣,建议你观察他们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如何表达爱意,如何处理分歧。直接大胆求教也未尝不可。
第六条建议,学会去依赖一个人。
你真的不必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肩上,真的不必要努力向一个“优秀的人”看齐,企图为伴侣做所有事并且还都要做到100分。
你要相信,在关系中,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是被需要的。哪怕你有能力独自完成一顿爱心大餐,可否请求TA帮你一起处理食材?哪怕你非常擅长策划旅行,可否也给TA一些表现创意的机会?
适度依赖,会让你们的关系走得更远。
最后,也想给伴侣是回避型的朋友说几句话——
感谢你有爱与勇气仍然选择与回避型的TA一起前行,但真的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你在关系中,是为了获得快乐、成长、支持,而不是为了去拯救另一个人。没有谁能拯救谁,每个人得救最终都是要靠自己。
如果你愿意与回避程度较轻的伴侣一起变好,可以在对方有明确改变自己意愿的前提下,给予TA安全的接纳,在TA意志动摇时给予督促和鼓励。
但如果觉得有困难,千万不要勉强自己,一起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更不要把责任都揽在自己头上,认为是自己的过错。
……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那些害怕不被爱的人,潜意识里真正害怕的是去爱别人。因为去爱,意味着在不知道能否获得回应前,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
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希望看到这里的所有朋友,无论是回避型,还是回避型的伴侣,都能怀有对自己的信心,对爱的信心。
祝你们能打开真实的自己,拥抱真实的对方。
部分参考资料:
[1]【美】阿米尔·莱文;蕾切尔·赫尔勒《关系的重建》,台海出版社·斯坦威,2018
[2]【美】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 李国翠《习惯逃避》,天地出版社,202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42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691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74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508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715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