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五岁,上幼儿园。可是近一个月来都没去上学。不是她自己不爱去,而是父母不让她去了。
她的爸爸是小学老师,把她带到自己单位,二十四小时亲自“教育”她。“她在她爸那儿特别乖”。“小学一年级一天七节课,她跟了六节,安安静静坐在座位上”。我们在操场散步时,佳佳妈妈对我说。
她与我是同事,成熟大度,但时常会生闷气。生气时发的牢骚,一般都不是她真正生气的原因。所以即便她骂骂咧咧在表达愤怒,给人的感觉依然是在生闷气。真正的气,被这些“替罪羊”盖住了,在它们的覆盖下疯狂涌动。
在聊佳佳的近况时,她似乎很是解气。“跟着她爸爸,她一点都不捣蛋,让他给吓住了”。
而不让佳佳继续上幼儿园的原因,正是她的调皮捣蛋。一个小女孩有多调皮,严重到影响上学?“她在学校打别人”。“别的小孩都坐着,她就要在教室里乱跑,老师让她坐,要求几次都不起作用”。
还有许多其他细节,搞得老师很是生气,时常给他们反映:你家小孩太调皮,管不住。所以就请了长假。爸爸严厉(凶恶),所以交由他去管教。
效果立竿见影。一周后,妈妈带她来学校。娘俩在操场踢足球,小姑娘蹦蹦跳跳很是活跃,一次足球没接住,滚远了,妈妈笑着,很温和地说她:你要这样接,就接住了。她却变了脸、迅速攥紧拳头甩开手臂拼命打起妈妈来。
我很吃惊。想起她妈妈陆陆续续聊给我的:她在家打奶奶,各种打,朝她扔东西,用筷子戳她的头。吃饭时,边吃边吐,往碗里吐,还故意弄出很夸张的表情与声音,等等。
看到这里,相信朋友们也有了清晰的了解。没错,她成功引起了爸爸妈妈的注意。爸爸就开始打她。咆哮着打。满屋里追着打。她每一次都哭着很快认错,并一遍遍承诺以后决不再犯。但每次都会再犯。类似的毛病重复不断,更新轮转。
两年前她的妈妈约我们吃饭,来时带着她。椅子上坐了不到三分钟,摆弄了几下碗筷后,她就开始跑着玩,一次次试探去门口。我们边吃边聊边盯着她。一不留神,孩子不见了。妈妈先冲出去找她。我们迅速结了账,也冲出去找她。
三个人分三路。一个三岁多的小女孩,万一被人带走了怎么办?万一撞到车怎么办?我的心嗵嗵跳。街道上小区里楼道里都不见她。她的爸爸来了。奶奶把一岁的弟弟托到邻居家,也来了。急得快要哭了。
大约半小时后,同事在隔了许多铺面和一条大街上公园沙滩上发现了她的身影,并通知了我们所有找她的人。爸爸第一个赶过去的,一见面,二话不说,开始劈头盖脸打孩子。不管孩子会不会害怕,也不管周围有多少人。
或许,她仍然在用这种方式寻求关注。只是父母不明白。一味认为是她在捣乱胡闹。
她特别黏妈妈,玩什么都喊着要妈妈看她玩,爱给妈妈撒娇,去外面也要跟妈妈拉拉扯扯或者蹭来蹭去。其他小朋友都自己玩,她却玩不到两分钟就要回来“骚扰”妈妈。但是从小,妈妈就把她留给奶奶,或者外婆。
后来,妈妈又生了弟弟。今年,她的调皮严重到不能正常上学。
而弟弟的成长方式跟她一样。大多寄养在外婆家。两岁多的小男孩,特别容易哭,一哭起来眼泪就流满稚气的小脸,小嘴不停地喊着:妈妈没有,爸爸没有……让人看着都要忍不住流泪。
许多农村老人都说:娃们嘛,爹妈丢下,他们倒乖乖的,能怎么样!另一个同事说得好:孩子不是小猪仔,不是每天给喂饱就可以的。
被爸爸妈妈丢下的孩子,心里是怎样的悲伤与绝望?有多渴求父母关注的目光?以至于冒着挨骂受打的风险去换取。
限于语言与认知,对安全感的基本需求他们不能明确表达。但是这些不正常的行为,正是暗号。父母需要蹲下来,与他们保持同样的高度、同样的起点,去解读,去修复。
正如身体有病时,表现在某个外在部位的疼痛一样。一味去压、去责备、去遮盖,这个疼痛是不会痊愈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67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3637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80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10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953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