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危险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关于心理学的一个时代,荣格与弗洛伊德相遇,到分离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里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关于孩子与强权父亲的爱恨纠葛。
一、父亲(强大的父亲)
电影中有三个父亲的形象。
第一个一定是萨宾娜的父亲,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养着一大家子人,会因为子女冒犯了自己的标准,而大发雷霆,鞭打孩子。把孩子关在小黑屋里,脱掉裤子,打孩子的屁股。父亲打完孩子们,还要孩子们亲吻他的手,以示感激。
萨宾娜4岁时,刚好处于俄狄浦斯期。父亲这种对孩子的惩罚方式,充满了性的意味。而一个处于俄狄浦斯期的、很少有机会与父亲单独相处又很少受到关注的孩子,对这样的“打”充满了期待。这个年幼的女孩子终归是将这种恐惧、期待、冲动,幸福,扭曲成了性的幻想和体验。
第二个父亲是伟大的,是弗洛伊德。在这里弗洛伊德并不是他的六个孩子的父亲,而是荣格的父亲,他把荣格称作:我的儿子,我的继任者。俨然一个拥有王位要继承的老父亲,对儿子充满了期待,即将授予你王权,并且不可违拗。弗洛伊德是有力量的,是权威的严父。
第三个父亲只在对话里出现过,是奥托的父亲。奥托说:我说那是投降,我父亲说那是成熟。这就是一个不容反驳的,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那一个父亲。
这三个父亲有着父亲共有的特质——力量。同时又有着极端的表现——权威和不容置疑、高高在上。就如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指出的男性图腾一样等着人们去崇拜、敬仰和皈依。
这样的父亲是有力量的,但过大的权威和不容置疑,会使孩子感到压迫,不被接纳,如图腾般禁忌和无法超越。
二、俄狄浦斯期
3到6岁是精神分析定义的俄狄浦斯期。俄狄浦斯情结曾经被定义为“恋母情节”,后来又发展成恋母仇父情结。再后来人们发现女孩儿也有俄狄浦斯期,正如片中的女主人公萨宾娜对父亲最早期的情绪和情感。
男孩在俄狄浦斯期这个阶段就是想超越父亲,以达到精神和能力上的“杀死”对方。而女孩儿,在这个阶段的主题是表达自己的吸引力,成功得到父亲的爱和关注,来超越母亲。
但父亲是权威的力量并不容易超越也不允许超越。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阉割焦虑。阉割焦虑的产生,使孩子对自己能否成为自己,自己能否真正的成为一个男人或者女人,产生了怀疑和担心。在这种恐惧中,孩子们开始学会妥协。开始向自己的同性父母认同。但成长不停止,对自己超越父辈的冲动就不会停止。正如后期我们所见,他们一直在努力在父性权威下不断寻找和突破。在成年期我们一样在处理俄狄浦斯期遗留的问题。
三、疯狂 不被接纳的孩子
不被接纳的成长期待,被阻止的亲密需要,各种形式的压抑,使人疯狂。
所以萨宾娜为了得到父亲的吸引和关注,需要寻找被打的机会,这种既兴奋又羞辱的体验,获得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这种需要被泛化为兄弟同学的鞭打和羞辱。无疑从潜意识来看,需要的确是被满足了,但是理智知道这是不正确的选择,这里充满了禁忌和鄙视,所以她疯了。
她所做的一切,既不能满足本我的生理需要,也无法满足超我的理性要求,这些冲突使人疯狂。
奥托也有一个强势的父亲,父亲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观念,父亲的要求就是孩子的行为准则,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反抗时,就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因为“要小心,他会咬人。”
荣格,他无法成为弗洛伊德忠实的追随者,他对这个世界、对人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因此他无法被弗洛伊德认可,关于他与弗洛伊德不同的认识和思考。他在一个小院子里待了十几年,这十几年未与外界交流,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他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虽未见到更详细的资料,但这十几年冲破、躲避父性的权威,需要去面对恐惧与无助,也要消化超越父亲和消灭父亲所带来的罪恶感。
四、超越
毫无疑问,从人类历史上看卓越的超越是困难的,但超越一直在发生,少数人超越,多数人被拦截。
我们看见萨宾娜最后是完成了超越的,最终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从疯狂到超越,借助了荣格的力量。在这里,荣格是一位权威的医生,给与认可,是父性的力量。同时,荣格也是一个男人,完成了他对成年异性的吸引,用一个相对合理的方式获得认可和性的需要,而不是一直处在俄狄浦斯期的性的愿望,处于禁忌之中。将俄狄浦斯期过渡到成年期。
当然,我们也要看见萨宾娜作为一个个体,她勤奋而聪慧的个人特质,无论如何,这个在心理学早期的案例和疗愈过程在当今的治疗中是永远不会被提倡的,但禁忌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谁又知道呢?
荣格的超越经过困顿的过程也完成了。这个超越并不是优于某个人,而是冲破限制成为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去思考。正像荣格所说:通向真理的大门不止一个。也终于可以在思想的领域与弗洛伊德并肩。
当荣格在弗洛伊德的继承者和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之间选择了后者,当弗洛伊德说:How sweet it must be to die的时候,无疑双方都是痛苦的,所以他们分开了,剪断这段胜似父子的情缘。在此之后,荣格用了几十年才完成了自己的思考,最终成为自己。
奥托,在我的理解里奥拓并没有完成超越,而只是逃脱,用吸毒逃跑、滥性的行为进行反抗,也只是反抗而已,最终他没有成为自己,将生命消耗在无尽的反抗之中。
五、思考
(一)关于人生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将伴随一生,而我们一直努力都是在证明自己,成为自己,这是一段不容易的路程,人生一直在不断的追求。
3到6岁是性别形成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初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对孩子态度,将决定孩子今生命运的走向。即便如此,我们仍旧相信个人努力的价值和意义。
(二)关于电影
电影中有很多关于新生分析理论和荣格理论的经典讨论,非常专业。而我的想法是,幸好这部电影是一部小众电影,要不然会有多少人以为心理治疗可以边走边聊,可以用突破关系来进行疗愈呢?
(三)关于自己。
我们总是在纠结中长大,总是不断的寻找突破固有限制,成为自己的可能,所有的力量都用来成长,成长成为可以被看见的自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5182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6114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790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953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8728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