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孩子得了精神心理障碍,父母都心急如燎。可父母双方在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发生较大矛盾、甚至导致婚姻濒临破裂,这些情况并不罕见。
一方面因为部分父母本来就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夫妻关系不和睦,这也很可能是导致孩子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另一方面,精神心理症状刚显现时与常见的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很容易被误解为“叛逆”,父母容易混淆并形成不同看法。
即使孩子已经确诊,诊断没有太大争议,但父母对于具体的治疗方法也可能各持己见。本来孩子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了,如果父母此时再互相争执、指责,那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
那对于这种情况如何是好?怎么判断听谁的意见更好?又或者说,相对理性、有智慧的一方家长如何引导另一半与自己同一阵线,加快孩子的康复?
以下结合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大量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的心理干预经验,以及参考我们遇到一些家长有智慧的做法,提供具体建议。
第一步,在患者父母中,应至少有一方对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有深入的、客观理性的认识。
比如,应了解孩子所确诊疾病的症状特点,形成的心理根源,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各自有哪些利弊等等。换言之,这个家长要积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对可能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有一定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这对家长的要求可不低,这名家长往往也需要一个心理转变和逐渐接受、提升的过程。但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做到了,后面的难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了。
据临床观察,这个角色以母亲更为多见,当然父亲也有,但相对少。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后续有机会再展开分析。
总之,我们要重视女性在家庭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和力量。尤其是广大的患者母亲,为了孩子的康复,可以有意识地思考自己是否更适合、更擅长担当这个角色。
第二步,这名家长要先具备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与孩子改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更客观、理性地看待疾病,从而令症状有较明显的缓解。
上面说过,这名家长角色更有可能是母亲。为了更简洁易懂,以下以母亲为例。
患者的母亲一定要深刻地反省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如果发现自己曾对孩子造成伤害,必要时可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与孩子相处时,应善用“共情、倾听、积极引导”沟通三部曲。
当孩子与自己的亲子关系有明显改善后,母亲再寻找孩子情绪比较平静、甚至比较放松和愉悦的时刻,向孩子讲解自己学到的、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
母亲要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症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何而来。这可以大大地降低孩子的恐惧和绝望,增强其康复信心、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能力。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其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亚于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心理咨询。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症状往往有较明显的改善。
可这篇文章讲的明明是患者父母之间如何达成一致,为什么会先强调父母中的一方要改善亲子关系?其实这一步既是重要的铺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是加快康复必不可少的步骤。
第三步,母亲选择孩子父亲情绪比较稳定、或相对放松和愉悦的时候,与其深入沟通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
这一步必须注意沟通的顺序和技巧。
首先,母亲不要一上来就说孩子的问题,而应先对父亲为家庭作出的付出和努力给予肯定。比如孩子父亲可能承受了较大的经济和工作压力,为家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等等。
尤其是如果父母平时关系不良,总是互相抱怨的话,这个步骤就非常重要。因为可能孩子母亲一开口,父亲就条件反射地厌烦、排斥,以为对方又要数落自己了。
结果发现孩子母亲一开口是真诚的感谢和认可,还理解自己的难处和压力,他们会马上感觉惊讶、甚至惊喜,情绪就更加良好,认知更加理性,也就更容易将母亲后面的话听进去。
接着,母亲再深入谈孩子的问题,但千万不要用“孩子的问题就是我说的这样”“接下来就该如何如何”的语气和态度。这不是良性的沟通,很容易引起孩子父亲的不理解和负面情绪。
这时,应持着“我分享我了解到的信息,希望听取一些你的看法和意见”的平和态度,令孩子父亲感受到被尊重和倾听,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沟通。
如果母亲能做到以上两点,孩子父亲通常能把母亲的话听进去。如果在这个阶段双方就能达成一致,那当然最好。但往往父亲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最常见的有以下3种情况:
第一种,孩子父亲认为孩子并没有什么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觉得孩子只是抗压能力较差、任性或青春期叛逆,甚至认为孩子是“矫情”、是“作”;
第二种,孩子的父亲埋怨母亲,甚至指责,认为孩子出了问题主要是母亲没有教育好。这与较常见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或传统观念有关,父亲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责任。
第三种,孩子父亲认同孩子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但在康复路线方面,父亲更加认可找三甲医院、有名的公立专科医院里有经验的专家,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疗。
母亲在与孩子父亲沟通之前,最好对上述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和理性应对的准备,而不是马上觉得愤怒、委屈,又回到两人互怼、互相指责的老路上。
那具体如何应对呢?以下一条条分析。
第一种,如果父亲认为孩子没有病,只是有些性格和行为的小毛病,严加管教就好了,那说明他对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
这时母亲可以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耐心解释,但最好用更加中性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
比如先撇开是否患病的话题,而是先说孩子现在确实出现了情绪容易低落、烦躁,晚上失眠,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深深令家长和孩子都感到烦恼的。而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孩子长期遭受了压力,压力一直积累,快要把孩子压垮了。
“压力”这个词相对容易被接受,用“创伤”的话可能容易引起父亲的误解和反弹。很多人对“创伤”的理解是那种严重的、重大的负性事件,难以理解孩子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
接着,母亲也可以顺着父亲的意思解释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精神心理障碍。实际上,这些疾病都是现行精神医学的症状学诊断,只要外显行为和情绪符合标准就可以诊断。
所以,父亲不太在意这些疾病“标签”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问题是,如果孩子的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心理、行为和学习问题都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这时不重视,早干预、早解决,那后面就更棘手了,孩子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很多父亲一听到孩子“会走弯路”就马上紧张、重视起来,才更有动力继续听孩子母亲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08206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56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15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373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46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