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脾气、注意力分散、不想上学、游戏上瘾、习惯性腹泻……你家孩子有这些症状吗?
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些可能都是心理问题所致!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并且儿童心理问题门诊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全球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以抑郁症为例,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统计,在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约为3.1% ,女性患病率约为4.6%,根据心理门诊数据显示,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才6岁。
01、孩子老拉肚子,可能是心理疾病
“情绪不通过语言表达,就会通过身体表达出来。”李文俊院长介绍,情绪可能带来躯体化的表现,最常见的在胃肠道,例如出现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等。长时间持续存在情绪问题,当身体无法代偿后,就可能使人患上心身疾病,例如糖尿病。
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名上初二的孩子,随着学习压力的加大,出现了厌学情绪,只要一说上学或者一到学校,就肚子疼,持续的疼痛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带他在当地多家医院做了检查,消化科、外科看了个遍,胃药也没少吃,但都没找出孩子疼痛的原因。
最后在胃肠方面专家的建议下,挂了我院精神科医生的号,后来经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孩子情况才得以改善。
02、若孩子“心”病了,家长如何做?
李文俊院长介绍:“主管情绪波动的大脑前额叶发育不成熟、青春期激素猛增、学习压力大等因素,使得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多发,出现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
然而遗憾的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就诊率非常低。轻度中度的心理问题比较隐蔽,甚至孩子自己都未曾察觉;有的孩子则是自责感很强,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别人帮不了,于是不向外界求助。还有就是很多家长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讳疾忌医,家长的耻辱感可能比孩子还更强烈。
“心理、精神类疾病也讲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自伤、自杀等严重后果。”李文俊院长建议,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对心理疾病有基本的了解,抛弃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偏见。
03、怎样预防孩子“心”病?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孩子的精神心理问题,较大程度上跟家庭环境相关。父母自身情绪稳定、自尊自信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特别重要。
有这样一个例子:小静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学霸”,在升入高中后,把自己逼得尤其紧,主动给自己加补习班,经常熬夜学习。半个学期后,女孩突然情绪崩溃,不想学习了,甚至发展到了抑郁状态,被迫休学。女孩的妈妈非常不理解女儿为何突然会变成这样,并一再强调,自己并没有给女儿施加压力。但随着咨询治疗的深入,这个家庭的问题才暴露出来。
原来,这是个单亲家庭,女孩跟妈妈一起生活,这位妈妈经常给女儿说“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我啊!”“妈妈以后就靠你了。”女孩不想让妈妈失望,在重压之下学习,直至不堪重负。
李文俊院长建议:父母养育子女要与时俱进。
上一辈人一般以“生存”为第一要义,但现在的孩子已经在物质方面不必发愁,更看重的是自尊、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
大人也不要以“我当年也怎样怎样,长大就好了”这样的方式去揣摩现在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更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方来英. 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J]. 北京观察, 2018(4).
[2]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dolescent-mental-health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8426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634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4221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118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9216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