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一曲双人舞
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来,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人际关系——咨访关系。
在这样的关系里,咨询师隐含的角色定位是权威的(我懂的比你多,我在帮你疗愈)、客观的(努力限制自己的反移情)、中立的(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来访者)、尽量减少自我暴露。
弗洛伊德把理想中的心理咨询看成一场外科手术:“我最明确不过的建议我的同事们,在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中,要采用一种外科医生的模式,即把自己所有的感受放置一旁,包括人类的同情心,把自己的心智专注在单一的目的上,也就是尽可能技术娴熟地完成手术。”
在这样的理解下,一开始的精神分析充满了冷冰冰的味道,以自由联想为例:
来访者躺在躺椅上,咨询师坐在来访者背后(吐槽:来访者被咨询师看到头皮屑怎么办),来访者想到什么说什么。
咨询师不能随意打断来访者的话,尽可能不干扰来访者的思路。包括坐在来访者背后这样的设置,也是为了减少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影响——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吐槽:那直接打电话就好了啊,何必见面?
就跟两个人坐一起却抱着手机专门在微信群里聊天一个感觉,总有点别扭。
那个时候,咨询师的理想境界就是当一面空白屏幕,尽量减少自己的反移情对来访者的影响,努力让自己这面镜子显像准确,而不是成为一面哈哈镜。
以上理论可以归结为“单人心理学”,在这个框架里,假设来访者所有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基本上来自于内在,因此治疗性的关注一定要集中在患者心理的内部运作上。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理论是开创性的,超越时代的,先进性毋庸置疑。
然而随着精神分析不断发展,从经典理论开始,到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咨询师正变得越来越人本,越来越有人情味。
特别是鲍尔比创立的依恋理论,把孩子对母亲的渴望放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上——没有母亲的陪伴,也就没有人类的孩子。
1920年印度发现的两个狼女卡玛拉与阿玛拉,终其一生都保留着狼的习性,没有学会语言。
德国二战时期为失去父母的婴儿建立的养育院,平均100个不到一岁的婴儿只能配备一名护理员。由于人手紧缺,这些婴儿声嘶力竭的哭泣,也没有人来回应他们,他们慢慢绝望以至于长大后80%患上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对婴儿来讲,保持与母亲的链接是一种生存本能,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稳定,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存活下来,这是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
如果说进食保持个体的生存,做爱保持种族的繁衍,则依恋保持的是人健康的社会性。
依恋是人类持续一生的需求,而不是一种儿童般的依赖,长大后就可以不再依靠了。
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童年时被父母粗暴的对待。孩子们本以为可以安全依靠的对象反而成了自己恐惧的来源,他们想靠近又害怕被伤害。
亲密关系中那些“作”风十足的男男女女,小时候也就是这些没有被恰当对待的孩子。
把依恋理论应用到心理咨询的临床上,给了我们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咨询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组成了一个依恋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双方互相依赖。
来访者从情感上依赖咨询师,咨询师从金钱上依赖来访者,以及满足自己自恋的需求。
双方营造出的这种关系,部分重现了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依恋,使得来访者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经历,有了活现并被重新解读的可能。
这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咨询新模式,把咨询从之前咨询师的“独裁”,拉向民主化的合作过程,也给予了咨询师角色更多的人性化。
心理咨询不是一个人的独舞,它是一曲双人舞。在互为主体性的理论框架内,传统精神分析的很多观点需要修改。
1、移情
自从弗洛伊德发现过去的关系塑造了现在的关系后,他把这种过去经历的重现称为移情。
移情是精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给咨询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通过移情,来访者有可能去体验、理解和转化他们与人相处中有问题的模式。
当来访者把童年时期与他人接触时体验到的感受、想法和行为置换到咨询师身上时,移情就发生了。在过去,来访者的这些表现,被认为完全由过往经历决定,跟咨询师的个人特质无关。
咨询师的角色就是一块空白屏幕,让来访者的移情投射上来,因此,移情被视为来访者的扭曲,因为他没有能力把咨询师准确的当做一个独特的人来感知。
这种看法既贬低了咨询师——就是个僵硬的人体服装塑料模特,任由来访者给他穿上移情的衣裳,也贬低了来访者——判断力不足。你面前的是咨询师,不是(移情)前男友。
互为主体性下新的理解:
移情并不是一种扭曲,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感受一定有合乎情理的基础。移情是一种僵化的反映,面对咨询师的行为有很多种理解的方式,但来访者强迫性的只能相信其中一种。
我有一个领导,比较爱发脾气,跟她说话我得小心翼翼的斟酌措辞,生怕哪里惹得她不高兴。
她不太喜欢听不同意见。一天在用微信汇报工作时,我表达了跟她不一样的看法,已经无法撤回的情况下, 我赶紧加了一句解释: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希望你不要介意,仅仅供你参考。
但没想到,正是最后加的这句话让她生气了。她回我说:你前面说的我没什么看法,最后这句话你什么意思?你觉得我气量那么小吗?一点点不同意见都要介意?
站在第三方的视角你们看到什么?这位领导在用一种生气的方式表达她不会生气,在用一种气量狭小的方式表达她气量很大。她确实是一个容易生气的人,虽然我预判错了她生气的点,但对她的特质判断是准确的。
我和领导都发生了一些移情:我的“小心翼翼”,她的生气和愤怒,都和过去的经历有关,又和眼前的人有关。
我们都在以一个习惯性的方式去体验一段特定的关系,但身在局中的我们看不到。
2、反移情
一种笼统的定义反移情的方式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全部情感。
曾奇峰对这个概念加以了细分:咨询师被来访者勾引起来的情感,称为反移情;咨询师由自身发出的对来访者的情感,称为移情。
咨询师要做的,是努力减少自己的移情,让自己充满对来访者的反移情,准确的反应来访者的情感特点。
这是旧有模式中咨询师追求的目标。
互为主体性下新的理解:
面对来访者正在传递的潜意识,反移情是一条捷径,帮助我们接收并理解它。
想想我们对一个人的感觉,常常与理性是不一致的:
一个人明明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在你的印象里,他就像一条毒蛇,嘶嘶吐着分叉的舌头;
一个人很讨厌公司里的一个同事,为了掩饰自己的这种讨厌,他见到该同事笑的特别灿烂。但这种笑容,落到同事眼里,十分阴冷。
一个人穿的十分保守,但你感觉她十分性感;一个人聪明好学,但给你的感觉十分木讷。。。
这些“应该”产生的感觉和你实际产生的感觉之间的差异,就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差异,也是感觉和反移情之间的差异。
一个人可以伪装他的意识,但伪装不了他的潜意识,反移情给了我们机会去认识他的潜意识。
这些潜意识信息,是通过语音语调、微表情、姿态、韵律等非言语信息传递的。
当咨询师体会到反移情后,在传统观点里,应该摆出一张扑克脸,让自己尽量“客观”对待来访者。
但咨询师同样在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影响来访者。你越是在意识层面用力控制,你的潜意识表达的更多。
而且对自己反移情的掩饰,会影响我们接收来访者的潜意识信息,这些信息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来访者。
疗效好的咨询师不是因为他们修通了更多的反移情,或更少把反移情活现出来,而是他们对反移情没有那么防御。
与其默默使用或者拒绝反移情信息,不如有意表露,可以促进咨询的进展。
3、阻抗
阻抗是一种反向力量,阻止来访者从咨询中获益。
弗洛伊德最开始发现阻抗是在来访者自由联想的过程中。一些来访者会卡壳、难以说出自己联想到的词语,之后这个概念扩大到一切阻碍咨询的行为中。
比如迟到、一直非常准时、拖欠费用、诱惑咨询师都是阻抗。
这种设定认为阻抗完全来自于来访者心灵内部,好像来访者隐瞒着某种秘密,而咨询师是技术高超的侦探。
互为主体性下新的理解:
阻抗也有人际之间的意义。面对不同的咨询师,来访者出现的阻抗也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把阻抗看作是来访者和咨询师共谋的结果,以避免挑战关系的事情发生。
另一层面,阻抗也是来访者难以忍受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体验。因为难以忍受,所以来访者试图在咨询师身上唤起同样的体验,让一个人来理解自己,帮自己分担。
因为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要用行动间接的传递。
把阻抗当做特殊的一种沟通来关注,可以成为察觉来访者解离体验的一条路径,并且有可能使这些解离体验得到整合。
4、中立
传统观点里,中立是指咨询师的人格和价值观不对来访者造成影响。目的是保护来访者的自主性,免受咨询师过度的影响。
这怎么可能做到!想想依恋理论,人际间的模仿是一种本能,我们彼此都深深的互相影响着,无论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无法客观。
因为无意识的存在,我们越是担心影响来访者,越可能影响来访者。当我们呈现一个有用的个人观点而来访者又能从中获益时,中立的必要性在哪里?
互为主体性下新的理解:
咨询师的主观性是非常宝贵的治疗资源,试图中立并不可取。这种主观性即使你想隐藏,也无法隐藏;想暂停,也停不下来。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主动承认和研究自己的主观反应,以及观察对来访者的影响。
为了促进来访者有效的进行自我探索,我们需要呈现我们的观点——并不是让它被接受,而是让它被思考。
在新的理解下,中立被看做来访者和咨询师双方一起修通阻抗而取得的成就。在这一刻,被移情和反移情相互锁定的束缚得到了暂时的解放。
心理咨询理论一直在发展。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视角从依恋理论出发,强调了咨访双方彼此的共同影响,赋予来访者更多的地位和力量。
心理咨询从咨询师或来访者一个人的独舞,慢慢发展成一曲双人舞。双方在舞蹈中预见了彼此的过去,并携手走向一个更积极的未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684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88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151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7140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9678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