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山下面,看不见的才最真实
记得在咨询的技能课上,史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加深了我对咨询的理解,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要记住是人造成了问题,而不是问题造成了人。”
今天督导了三个案例,每个案例都有不同的体验。
第一个督导案例是我的案例,这次督导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上面这句话。大多数时候,我能够保持真诚地去分享我的感受,包括关心来访者流露出的悲伤、为她的成就而高兴、为事情的不顺利而沮丧,但是我只看到来访者表面的症状和当前的冲突。尽管我意识到,她纠结背后一定与她的人格和需求有联结,但是我仍然很难看到冰山下面隐藏的她的真正需求。经过史老师的督导和分析,我发现来访者深层隐藏的渴望是被爱、被他人认可。希望工作出色、希望学历提升、和其他人不断对比,都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认可。
也许现在正是她人生的低谷期,没有事业、没有爱情,她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了,但她从不甘心,这样的她更希望能够得到无条件的爱,希望这样的自己也能被接纳。所以,当她没得到无条件的爱时,她有情绪,但这个情绪却指向了自己,自责,自我贬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受到别人的伤害,非常痛苦,却不能果断离开,她不知道那其实不是她的错,而是别人的错。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才发觉是来访者的有些特点造成了他们的问题,而不是他们描述的现实问题造成了他们现在的困难处境。
第二个案例中,那位来访者总是和咨询师说,“我懂了”、“我明白了”。表面上看,他好像都明白了,但是他真的明白了吗?并不是,这些东西是他的心结。来访者是“理解但并不释怀”,所谓的“我明白了”,不过是他在将别人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当他实际上很介意,嘴上却说“我明白了”,显然他会很痛苦。
第三个案例中,来访者表示自己在学心理咨询。人们以为学心理咨询的人做的都是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的事,但实际上有些人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咨询师在做的事情。有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遵循伦理,有一定的界限,有些关系,不是你想做咨询就可以做的,比如朋友,亲人,同事。其次,很多人做咨询不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且为了帮助自己,为了自救。我们要了解他学心理咨询的初衷和来做咨询的目标。其次,关于咨询效果的一点警示,来访者一直在奉承咨询师,并不意味着咨询师真的有效帮助到了她,这也可能也是她的一种阻抗。
这三个案例都充分说明了,来访者表面不停提及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来访者的根本问题;每一位来访者就像是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行为只是冰山的表面,而未被看到的才是他内在最真实的部分。咨询师要拨开迷雾,从不同的故事线中看到来访者本质的属性。来访者的每个故事线就像是一根藤蔓,显然,作为初学咨询的我,被错节盘根的藤蔓迷惑住,找不到方向。
二、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从容
罗杰斯曾说过的一句话:“有个奇怪的悖论,当我接受了我自己,我就会发生改变。”在实习咨询过程中,需要全程录音,以备督导和学习,奇怪的是,对于录音这件事,咨询师比来访者还要介意。当我在听我的录音的时候,我刚开始会感到不安和羞愧,因为之前咨询的时候我有点紧张,最令我苦恼的问题是如何形成一个解释,并把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给来访者,所以在咨询时老想下一句话我要怎么接才像一个咨询师,而不是居委会大妈谈话,导致我说话有点磕巴。听自己录音的过程,感觉就是在“暴露不足”,我在其中坐立不安,显然记忆并不可靠,在回放录音的时候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错过的信息,更进一步理解个案。
最后我接纳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我跟自己说“咨询过程不要老想着我要完美,作为一个初级咨询师,犯错不是很正常的吗,至少对话得流畅一点吧,不能磕巴”,在督导之后的那次咨询,我尝试脑子不要想那么多以前跟诊的个案的对话,就围绕着来访者故事的主线,整个过程就变得从容很多。当我不再怕自己的对话存在不完美时,我也就不紧张了。
接纳自己不仅是对咨询师很重要,对来访者也很重要。第一个个案中的来访者对自我的接纳建立在别人的认可的基础上,所以他人的赞美夸奖可能会导致她更加害怕自己的缺点暴露,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和接纳可能会促进来访者同样以积极关注、共情、接纳的方式对待自己,但是仅仅是赞美和接纳是不够的。只有来访者能做到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让来访者快乐。
作者,覃缨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第七期心理咨询实践培训初级班学员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7874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40890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4257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9693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1320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