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作者:Sherry 2021-03-05 15:34:32 心理百科

当前是个信息传递速度极快的自媒体时代,获取新闻的方式多样且便利。

一方面来看,这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

但同时,虚假消息的影响面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去年底的一则社会新闻,想必不少人还留有印象。

心理科普: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东莞的网约车司机艾先生接到了一笔订单,乘客为一家三口。他们上车后不久,婴儿便出现呕吐昏厥的状况,便赶忙要求司机前往医院。为了尽快让孩子得救,艾先生途中连闯了3个红灯。

事后,司机希望乘客一家为其作证,取消交通处罚,对方却拒绝作证。

此举在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舆论纷纷指责患儿家属冷血无情。

没想到一天过后,反转来了:网约车司机在联系医院索要患儿家长电话时,工作人员根据描述找到了情况相似的家属,但他们并非艾先生搭载的乘客。

因为沟通上的误会,才搞了个大乌龙。

误会解开,本是好事。但和此前登顶热搜头名的话题不同,后续的澄清新闻关注度大大降低。

“司机为救婴儿连闯红灯家属拒绝作证”的话题阅读量为8.1亿,共5.2万讨论;而“患儿家属拒为网约车司机作证系乌龙”的话题阅读量只有3亿,共1.9万讨论。

后者的数据不及前者一半,甚至澄清新闻刚出来时,有人认为后续并不可信,怀疑这是为了降低影响人为编造的。

网络空间中,真假难辨的信息大量充斥,反转事件也并不少见。但人们对后续转折的关注,往往达不到同等热度,有时甚至对新的证据视而不见,固执地相信最早的错误信息,做出偏差判断。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信息的“持续影响效应(continued influence effect,CIE)”。

心理科普: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01、『 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

持续性影响效应指的是,已经被证实为有误或不相关的信息,在人们明知应该忽视它时,却持续影响我们判断的现象。

这种情况的存在非常普遍,且影响难以消除。在被错误消息误导后,即使你获得了明确的更正信息,能从理性上认识到应该忽视有误的内容,持续性影响的作用却依然延续着。

比如底特律的某档电视新闻节目就曾在一周内先后播出了3条这样的新闻:

周一:"四口之家突然于家中离世。这家人昨晚曾在XX餐厅就餐。"

周二:"法医鉴定结果表明食物中毒并非这户人家的死亡原因。"

周六:"XX餐馆停业。"

周一时,四口之家离世的消息报道播出。第二天最新调查便公布了他们的死因并非食物中毒,可这依然没能挽回新闻中的餐馆在周六就关门歇业的结局。

乍看之下,这样的结果有些匪夷所思。人们明知道餐馆和案件并无关联,却还是不愿再去就餐。如果按照纯理性逻辑的原则推断,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但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类似的思维误区。

02、『 持续性效应的源头 』

正确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判断,这显然对人们更有益。

但错误信息的影响非常根深蒂固,针对这种“趋害避利”的矛盾现象,研究者提出了三种假说。

理论1:

在更正信息发生前,错误信息已经在记忆中编码,人们由此对事件形成自己的推断。更新正确消息后,个体很难对已有的判断进行改正。这就是 “记忆编辑失败”理论。

根据这种说法,人们并没有忽略新的信息,而是固着在了先前的观念中。

比如漱口水品牌李施德林在面世初期声称该产品可以治疗感冒,经过漫长的法律程序,美国联邦商贸委员会开出巨额罚单,要求李施德林撤回虚假信息,并进行广告的更正说明。但在16个月努力地更正宣传后,仍有42%的用户相信这款漱口水具有治感冒的作用。

理论2:

错误信息留下的印象深刻,人们回忆时更容易提取,因此会对后续判断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原理类似于“曝光效应”。

在很多反转事件中,最先爆出的消息往往冲击性更强。

它们迅速占据热搜榜头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社交媒体首页上,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与此相对,后续的转折则往往话题性偏弱,加上人们对同一主题关注度下降快,最终导致更正的信息影响力变小。

但有学者的研究显示,如果错误信息仅仅是出现频繁,并不能产生持续性效应。它必须和新闻事件的起因具有关联性。

比如在火灾事故中,假如新闻称起火地贮存有大量被浸透的布料,但事后又表示先前报道有误,那里只是个空屋。如果报道中的布料是被水浸湿的,这不会影响人们对起火原因的判断。如果报道中的布料沾染的是易燃的油,尽管后续澄清消息称这里只是栋空屋,人们还是倾向于认为起火和油料有关。

理论3:

错误信息更符合日常认知的“故事性”,主观上看,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人们无需仔细评估,就能利用这些信息填充起完整的新闻故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了大量事物发生发展的知识。这让人在进行推断时,自然而然地依靠故事图式去填补拼图中缺少的一块。

比如在理论2中提到的火灾新闻,当布料含油时,这唤起了油易燃的常识信息,即使后续否定了油料的存在,虚假信息的影响依然延续了下来。

现实中,有些新闻和反转让大家直呼“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就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剧本通常是符合逻辑的。

看虚构作品时,如果故事的发展不合常理,读者们会对这样的设定嗤之以鼻。

但在生活中,人的很多行为具有随机性和冲动性。一些新闻的前期报道看起来很可信正是因为它“符合常理”,但当真相揭晓,和人们日常认知产生冲突时,先前虚假消息的残留影响便难以消除。

心理科普: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03、『 打破认知误区 』

错误信息来源有很多途径,比如道听途说,利益团体的刻意宣传……但大众接触最广的信息源莫过于新闻媒体。

自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它依然是普通人获得消息的主要渠道。

出自媒体中的虚假消息很多并非刻意为之,最新事件需要及时播报,一些抢热点的媒体便跳过核实,导致“好心办了坏事”。

小学生家长伪造教师体罚事件、清华学姐事件等舆情反转,既反映了现实的复杂性,也为有效传递更正信息提出了挑战。

在面对媒体消息时,读者多数情况下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比起强调受众的辨别责任,更应该呼吁新闻报道者对线索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假如前期进行了错误报道,后续进行更正时,应该学会有效地传达出正确内容,消除错误信息的影响。

除了明确更正信息,加大后续报道力度外,还有两点技巧可以更好地降低错假新闻的持续性效应。

解释之前的信息为何会出现误差;

在否认虚假信息时,要对真实信息用简单清晰,好理解的方式进行说明。

这两个要点本质上都是为了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帮助受众更好地记住正确信息,消除错误内容的影响。

信息时代,错误消息的持续性影响效应尽管不可能彻底消失,但更好地理解它后,我们能做的,不只有 “让子弹飞一会儿”。

心理科普:什么是持续性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

Johnson, H. M., & Seifert, C. M. (1994). Sources of the continued influence effect: When misinformation in memory affects later infer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6), 1420–1436.

Lewandowsky, S., Ecker, U. K. H., Seifert, C. M., Schwarz, N., & Cook, J. (2012). Misinformation and its correction: Continued influence and successful debias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3(3), 106–131.

Seifert, C. M. (2002). The continued influence of misinformation in memory: What makes a correction effective? In B. H. Ross (Ed.),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 Vol. 41 (p. 265–292). Academic Press.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分院测试焦虑症MBTI心理效应九型人格爱丁堡俄狄浦斯情结抑郁症测试咨询师自愈能力聊天性取向职场心理易怒症外貌焦虑心理测评焦虑正念回避型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九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爱情挽回心理恐惧症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