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粉雄救兵》吗?
这档真人秀中,节目组会派出神奇五人组去帮助生活状况不佳的人改善境遇,包括居住空间、外形打扮、健康饮食等。
第一期里,他们帮一个中年大叔Thomas打造了全新的居住环境。
节目最后,Thomas开心地说:我非常喜欢神奇五人组,他们让我自信起来。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当我们把乱糟糟的房间收拾得焕然一新后,心情好像也跟着明亮起来。
研究也确实显示,居住空间的优化可以改善我们的创造力,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如何把家弄得更舒适!
让你爽的3个设计:木头、曲线、高天花板
打工人辛苦搬砖一天后,回到家中,只想舒舒服服地躺着。
这时,有一个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增添更多的木质元素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在2017年的研究人员招募了20名成年人,分别让他们在木质环境中和非木质环境中工作1h。
同时,研究人员会测量被试的血压、皮肤温度、近距离视力等生理数据。
结果发现:
当我们在木质的室内环境中工作时,压力更小,疲劳程度也更轻;木质环境还有利于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视觉系统。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天性乐于贴近自然,所以可以考虑在家里铺设木质地板,放置一些木桌椅,帮助自己更好地放松下来。
曲线设计让我们更开心
伊朗科技大学在201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比起棱角分明、充满直线的房间,有更多曲线设计的房间会让我们感觉更加愉悦、兴奋。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曲线会让我们想起鸡蛋、西瓜、水坑这些引起舒适的自然形态,但尖锐的形状会让我们想起荆棘、尖牙等与危险相关的事物。
当然,在现代都市里要弄出一面曲面墙确实不太实际,但是我们可以在房间摆放更多带有曲线的装饰品,像花瓶、圆形桌椅等都不错。
天花板越高,我们越舒适
当我们进入很矮的房间时,很容易感觉逼仄。
研究也确实发现:
当男性处于低天花板的局促环境中时,更可能采取对抗行动;当被试处于没有窗户的封闭空间时,常常渴望离开,因为这激活了他们处理恐惧的脑区。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我们的进化过程有关:
在远古时代,我们会躲在又小又黑的山洞里逃避猛兽的攻击;
寻找食物或者主动避开敌人时,我们会爬上树梢,登上山顶,去到更高的位置。
也就是说:
当我们处于小而黑的环境中,更容易感到恐惧;但在视野开阔的空间里,希望感就会变强。
看来,还是充满自然元素的空间(木质、曲线、宽阔的视野...)更能让我们感到放松啊。
不过,影响我们幸福感的可不止房屋本身的设计,房间里物品的多少和我们对它的心动程度也是重要因素。
物品越精简,生活越轻松
现代社会,新潮产品层出不穷,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广告:
流量明星代言、综艺植入、电商巨头的“理想生活”宣传片...
商家们都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传递所谓的美好生活模板。
大到房车家电,小到生活用品、日常衣物,好像只有拥有最新、最贵、最大牌的产品,才能够被称之为令人艳羡的成功生活。
于是,许多人努力工作挣钱,再发泄性消费...,陷入了挣钱-花钱的无限循环中。
逐渐地,家里堆满了穿不完的衣服、永远不会翻开的书籍、早已过期的化妆品...
我们也变得过度执着于物品。
这时,我们会忘记最真实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心里的空荡荡也并不会因为拥有更多的好物而缓解,反而积聚更多的情绪负担:
家里堆积的物品越多,压力越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显示:
生活在凌乱房屋中的女性,其皮质醇(压力激素)的水平更高;持续处于高皮质醇状态下时,女性更容易失眠、焦虑,甚至会健忘。
而且,持续处于压力中时,我们也更容易情绪化进食。
实验发现,那些处于“杂乱的厨房”中的参与者,与平时相比,平均会吃差不多2倍的垃圾食品。
过度追求物质,更容易抑郁
201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
过分追求物质的人更难对已经拥有的物品产生感激之情,这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悲观抑郁。
因为,他们会倾向于自我中心,也更加关注他们还没有的东西。
而且,随着拥有的物品变得越来越多,让自己感到开心的标准也在不断升高,变得快乐也就更难了。
如今,购物变得十分方便,我们只要在家动动手指,货物即可抵达,再加上商家费尽心思地宣传,许多人也因此沉迷剁手、囤货。
但与此同时,有一波人开始践行极简主义的生活,因为他们注意到了物质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物品
“我的房间空无一物”,“我卖掉了我的一切”……
美国著名的Youtube博主Nate O'Brien就是这样一个极简主义者。
他卖掉了家里所有的家具,借由清理居住空间,希望不为外物所困,专注于自己本身。
网络上也有很多博主尝试这类挑战主题,如“一个月丢掉500件物品”。
Youtube博主Ashlynne Eaton
30天断舍离500件物品挑战
也有一些特别的践行者,已经没东西可以扔了…
近年来火爆全网的日本整理大师和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就是断舍离专家。
她透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以“Spark Joy”(怦然心动的快乐)为标准,来决定居住环境中物件的去留。
Netflix也在19年推出了同名系列节目,让她走进了许多美国家庭,帮助他们摆脱凌乱、享受快乐。
收纳女王近藤麻理惠
近藤麻理惠在其书中提到:
整理的奥义,就是要把自己身边的环境稍微整理得舒适一些,增加每天心动的感觉。
拥有什么样的物品等同于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在心动物品的围绕下,生活就能变得幸福。
也就是说,我们无需丢掉所有物品,直到扔无可扔。
但是,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物品的堆积与购置,只保留那些真正喜欢的东西,让居住环境变成让自己感到舒心愉悦的场所。
她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
当我们对物品不再心动但依然舍不得丢弃时,动机不外乎2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
“对过去的执着”:
如有些人无法舍弃与前任相关的物品,也许意味着Ta还未从早已过去的感情中走出来。
Ta可能觉得,如果连这些都扔了,就意味着那段关系真的不复存在了。
但是,如果我们无法果断离开过去,也很难迎接未来新的可能性。
“对未来的不安”:
有些物品无法丢掉是因为,我们总想着:
虽然我没那么喜欢它,但是还能用,那就先留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用到它,一旦丢弃,等到想用的时候就没有了。
这种对于物品的态度也常常反映在我们对关系的选择上。
近藤麻理惠认为:
一个对未来常常感到惶恐不安的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不是纯粹因为“我喜欢这个人”,
而是想着“如果和这个人在一起会得到些好处”,
或者“如果和这个人分手,也许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有了这样的理由,即便是不喜欢对方,也会愿意和Ta一起生活。
当我们因为“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不安”无法丢弃物品时,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
逐渐地,我们的生活就会被那些我们并不心动的人和物所淹没。
所以,不如从今天起,重新检视一下自己的物品,为自己创造令人心动的生活吧!
最后
家,是我们的自由之地,是我们感到最放松的地方。
但前提是,我们能把家打造成我们喜欢的地方,有我们喜欢的设计,还有让我们心动的物品。
不过,它是一个不断体验与改进的过程,我们只有去尝试、去感受,才能把属于自己的地盘真正变得舒适。
希望我们都能过上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作者:Sonja, 苏小菲
责编:苏小菲
值班编辑:苏小菲
本文首发【看见心理】。累了,就来看见心理。这里是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的心理平台,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
References:
[1]Zhang, Xi, Zhiwei Lian, and Yong Wu. "Huma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wooden indoor environment." Physiology & behavior 174 (2017): 27-34.
[2]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articles/202002/how-make-happier-home
[3]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75044
[4]近藤麻理惠, 徐明中.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M]. 译林出版社, 2012.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8267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46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873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1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328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