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看见心理 2021-01-29 18:46:50 心理健康

不知道大家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些情况: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来回折腾于各家医院做检查;

常常头疼、肚子疼,一紧张就身体出问题;

身体有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鼻炎、皮肤过敏……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三个月前,央视发布了这样一个新闻:头疼胃疼,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科/精神科。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为什么身体的疼痛会跟心理问题产生关联?

这就要提到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健康”的误解。

什么才是健康?

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

但身体的健康直接可见,容易感知,因此我们更容易觉察到身体的不适。

而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我们对于「心理的不适」常常难以感知。

由于过去对“精神病”的污名化,常常把心理亚健康,神经症等心理问题简单粗暴等同于精神病,让很多人对心理健康视而不见。

比起心理不适,身体的不适似乎更加理直气壮、合情合理。

于是,当我们心理不舒服时,常常通过身体表达出来。

最典型的诸如疑病症、躯体化等等。

今天,我们聊一下「身心健康」这件事。

01、典型的身体心理疾病有好几类:

「心身疾病」、「身心疾病」、「躯体化」和「躯体化形式障碍」、「疑病症」等等。

让我们先逐一了解。

1、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心身疾病,顾名思义,是指由心理引起的躯体疾病。

一般而言,代表性的心身疾病有7种:

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如今心身疾病的分类日益扩展,包括但不限于:

偏头痛、经前综合症、睡眠障碍、皮肤病(荨麻疹)、弱视、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等等。

心身疾病的发生机制源于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经历中,由于受到特别现实事件的刺激,或者对某些事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内心冲突,导致心理状态长期不可调和,最终影响到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心身转换,例如出现阳痿(心因性)、强迫行为、癔症等等。

这些难以调和的心理冲突,或者长时间无法舒缓内心的紧张,以及形成不良认知习惯和人格特征等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一样,都会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重点在于心理,尤其是我们的情绪,但却常常以躯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先举个例子:

A,高三学生,学习十分紧张,有时候会焦虑,入睡困难。

偶尔一次机会,她忽然了解到一向表现恩爱的父母其实在闹离婚。

一个很大的冲击,让她产生质疑“还有什么是真的,还有什么值得相信”。

学习压力与家庭变化让A无所适从,她无法理解父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戏码。

想不通的苦恼、对父母分开的害怕,以及成绩的下降让A开始感到胸闷;

这是她最初的躯体症状,后来发展到腹胀、腹痛、拉肚子。

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吃了一些肠胃药,好一些。

但总是反反复复,并且症状随着她的心情改变而减轻或加重。

在A心里,由于掀开父母虚伪完美关系下的不堪而备受压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内心感受(难过与愤怒)如同无法消化的食物;而准备高考所带来的学习紧张让她肠胃紊乱,“拉肚子”似乎在宣泄内心的苦闷与焦虑。

A通过“胸闷、腹胀、腹痛、拉肚子”这些躯体化形式表达她内心的各种不安与纠结。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2、身心疾病(somatopsychic disease)

身心疾病是从身到心,身体疾病在前,因为身体疾病而引起心理、行为上的改变。

例如: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等。

举两个例子:

B,52岁,家庭妇女。

一向情绪稳定的她,最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这让家人朋友同事都觉得莫名其妙,她自己在发完脾气后也觉得很内疚,但一遇到事情又无法自控...后来去看医生,才知道自己已到了更年期,身体的激素水平的改变让她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C,青年舞蹈家。

在一次演出中摔伤,之后由于急于回到舞台,未能遵医嘱治疗休养;旧伤未好,新伤又增,以至于影响正常行走,不能重返舞台。身体状况的改变让他无法适应,情绪处于抑郁状态。

3、躯体形式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个诊断术语。

它是指一类精神疾病,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如果大家感兴趣,具体可以查阅DSM5 躯体症状障碍(SSD)诊断标准。

躯体化是一种现象,或者说是一个临床概念,并非诊断术语。

一个人本来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以此作为表达和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

其成因与遗传、个性特征、心理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常常伴随社会功能受损。

躯体化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通过躯体症状的形式表达精神心理的不适,外化内心冲突以及被压抑的情绪,借此将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这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个体以躯体生理症状来应对心理苦痛和情绪问题,并非有意而为。

4、疑病症(Hypochondriasis)

疑病症,顾名思义就是,总怀疑自己有病。

指在未经专业医务人员做出诊断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作出不恰当的评估——

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就医,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度警觉;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显示阴性,或医生已告知其没有相应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其顾虑。

疑病症患者通常伴有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并且,他们将大部分或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健康问题,以至于已经影响到人际交往,甚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

“躯体化”与“疑病症”的不同在于,“躯体化”常常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或疾病,而疑病症集中在身体的一或两个器官病症或某个身体系统。

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

躯体化

D,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一向工作认真。

去年年末,由于年终业绩审核未能评上优等,认为领导对自己有成见,但又不敢与领导沟通,一直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春节过后,陆续开始出现各种躯体症状:恶心、心悸、腹泻、疲乏、头晕、多汗、怕冷......

经多家大医院检查无异常,一直未愈,逐渐发展到偏头痛反复出现,不得不请病假在家休养,生活与工作都受到影响。

疑病症

E,自从前年春节开始,认为自己有咽喉炎,不断四处求医。

医生检查后,告诉其检验结果没有大问题,病情不严重;

但E认为咽喉有严重问题,患了不治之症,担心自己很快就会死,坚决继续就诊不同专家,长年感到担心、紧张。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02、在我们了解了不同心理专业术语对身与心关系的表述之后,

我们一起看看躯体化的心理原因,动力性的解释以及相关心身疾病的理解。

1、躯体化的心理原因

压抑的习惯

传统教育让许多人从孩童开始就很少有情感表达的体验,更多的是习得用压抑的方式面对各种情绪,例如:紧张、愤怒、难过、伤心、恐惧等等。

我们都知道,压抑内心诸多情绪,实际上心理的许多内容并没得到处理与消化,相当于缓兵之计,只是搁置隐藏,也就是这些情绪或情感都还在。

换成身体不适的方式,虽然在表达内容上迂回与隐晦,但在表达形式上是直接简单、易操作。

当一个人得病,会让周围重要他人担心、焦虑,甚至为其得病痛苦而感到内疚,这个时候,他相当于在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曲折释放内心情绪。

举一个例子:

F,在单位里做会计,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她害怕冲突,有什么事情都习惯说好的好的。

今年三月以来,由于新项目的开展,部门领导经常让她周末加班,而这个时候正值她的女儿小升初,她不愿意加班,但担心说”不“又会让领导对自己有看法。

每一次周末加班,她都积极认真,但回到家会生闷气到无法入睡。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她开始感到头晕无力,只能请病假在家休息。这样,不但无法周末加班,连正常工作都很难坚持。

在这个例子中,F并非假装有病,她的确是病了,但更多的病是在“心里”。

她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部门领导说“不”,可以隐晦的表达自己对别人的不满而无需直面冲突,变相释放一部分的情绪。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适应模式的妥协

在过去大家的共识里,似乎去精神科或心理科,甚至看心理咨询,都好像会让别人觉得这个人是神经病。

一直以来,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与不敢正视,甚至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都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如果一旦因为心理问题求助,会被人看不起,会被周围的人质疑,甚至会因此否定自己。

这个时候,以身体的名义,去关注自己,甚至以关心身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可以一箭双雕,

既可以合理化——“我病了才会这样情绪化”;

还可以通过疾病获得心理上的关心与关注——“你们要照顾我”。

对社会压力的逃避

通过用躯体化的方式来否认自己的能力,否认自己是可以承担一些责任,让自己不必面对自己内心的自卑或懦弱;

而是堂而皇之的以一个需要被照顾者的身份出现,以达到逃避社会的压力,减轻自身的责任的目的。

而这样的方式一般比较容易让周围的人接受。

2、躯体化的心理意义

躯体化的心理意义在于它有独特的心理功能,尤其在缓解心理冲突方面,如同一个“减压舱”,虽然不是直接处理压力,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一部分压力。

躯体化,提醒我们读懂背后的表达

“我身体生病了”“我身体不舒服”......其实是在说“我不高兴”

“我身体很难受”“我会不会很快就死掉”......是要告诉你“我很虚弱”

“我要节食”“吃让我感到对肥胖的害怕”......是想说“我感到羞耻”

用疾病表达,是人类自小就无师自通的方法。

在我们还年幼的时候,尚未建立与发展出成熟的言语系统,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身体表达。

基于这一点,一个人需要用到躯体化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渴望或情绪,就已经带有孩童式的色彩,仿佛用这种方式回到幼年,自我功能和社会功能都有所退化。

这也是躯体化在通常的心理咨询中,比一般直接的心理问题更为棘手的原因。

躯体化表达的复杂与困难在于:如何识别需要表达的心理内容。

举一个例子:

G,人到中年,一直容易焦虑和紧张,尤其对自己的身体总是有莫名的担忧。

一开始,大家安慰他或许只是年龄的问题,但只有他心里明白,这种对身体莫名的担忧以及时不时有各种各样的病痛出现,其实一直都有,只不过现在越来越严重。

后来经过了解,得知G的父亲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对人对事都不容易满意,这让G从小生活在一个严苛的环境里。而母亲,胆小,容易紧张,这也形成G内心的不安全感

在G出生之前,家里发生了两个事情,第一是外婆的过世让母亲很悲伤,第二件事是母亲由于过于悲伤不幸流产。原本容易焦虑的母亲在这两件事情的打击下,并未处理对丧失的恐惧。

带着对丧失的害怕,G出生了。

她对G特别紧张,只要看到G有一点点不舒服就抱着他奔医院。在G 的成长中,他发现父母对失去他充满担心,但并不在意他的内心想法。

而他,也习惯用躯体化的方式表达与交流。

在这个例子里,G使用躯体化的方式把对丧失的恐惧投射到身体上,用身体承载自己的紧张,用身体表达自己的害怕。

当不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快乐,包括面对不公平的发声,直面冲突的难过,面对困难的无助,失败带来的挫败……

就会用一个不健康的身体表达自己的不快乐——

不说:我不快乐而说:我生病了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躯体化呈现的是一种控制

吸引他人的关注与照顾,是最常见的控制。

对一些人而言,在小时候,父母总是忙,只有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才会放下手中的忙,稍微关注与照顾孩子。

这让孩子习得一个模式:“我只有生病才会不孤单”。

幼年的虚假获益延续到成年,这个“方法”也从父母扩展到其他重要关系中,比如伴侣。

在上述G的例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到G在结婚之后,每当妻子忙着照顾孩子或工作的时候,一旦他感到孤单或脆弱,他就会用身体不舒服的方式发出“信号”,这让妻子很抓狂,原本忙得希望他能帮一把手,没想到反而还要照顾他。

在这个时候,如果妻子不能“读懂”丈夫的内心需求和理解他仍在幼儿水平的需求表达方式,就会诸多抱怨,而这样做只会更加激发G内心的不安全感,仿佛那个“挑剔、不满意的父亲”再现,于是家庭矛盾硝烟四起。

其实,每一个人,某个时候会感到脆弱和孤单都很正常,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提高对自我的情绪情感识别,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比如G可以和妻子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妻子花些许时间给予回应,这样才有可能走入一个家庭和谐的良性循环中。

躯体化是一种承载

用疾病承认家庭其他成员的价值与存在,维护家庭完整,满足家庭其他成员的内在需求。

比如:孩子通过与父母共病的方式,以身体融合达到共生的需求,以安抚分离焦虑。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 G的外婆生前常常偏头痛,后来G的母亲在外婆过世后的第二年也开始了偏头痛的旅程。似乎她希望用这种潜意识的共病方式否认母亲的过世。其实,如果G的母亲有机会对她生命中重要他人的离世带来的巨大内心丧失做一些处理,她就不必通过身体的痛苦承接。

比如:孩子通过疾病表达对侵入的无奈与委屈。

举个例子。

皮肤是我们的边界,有一些孩子总是莫名奇妙的得各种皮肤过敏。

这种皮肤过敏往往象征着父母的弱边界。

当父母认为孩子只是孩子,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尤其来自父母其中一方的过于管控,孩子会因为控制而感到窒息与淹没。

皮肤病是边界发生问题的“语言”,孩子对于父母的言行感到委屈,但又无能为力时,焦虑会让孩子的身体机能下降,疾病随之而来。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3、不同的心身疾病的心理表达

不同的心身疾病来自不同的情绪积压与变形。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恐惧、焦虑与抑郁,只是各自的比重不一样。

比如:

比较常见的偏头痛,常以恐惧为主,焦虑抑郁为辅。

一边头痛原本就是一种不平衡,它是内心冲突激烈的呈现——

恐惧自己会伤害别人、害怕别人会报复等等,都以单边头痛的方式呈现;

因为在这里面,常常需要在别人和自己的需求(利益)做出选择。

又比如:

过敏性鼻炎与过敏性咽喉炎等过敏症状,与抑郁息息相关。

抑郁如一潭死水,似乎需要用超乎寻常的敏感方式才能得以挣扎。

尤其是过敏性鼻炎,鼻子是我们呼吸的主要器官,这个器官的被困扰,让人感到似乎没有办法好好呼吸,好好活下去。

很多人在过敏性鼻炎不停打喷嚏,仿佛需要提醒自己还活着,这种似乎很容易就发作,而且防不胜防的过敏方式的背后躲藏着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脆弱的自我。

此外,

与焦虑相关的,有耳鸣、腹胀与腹泻、尿频、失眠、胸闷心慌......与抑郁相关的,有厌食、头晕、乏力......与抑郁焦虑相关的,比如慢性疼痛。

每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的“语言表达系统”都是独特的,虽然具有普遍性,但没有固定的对应解读。

在身心的关系中,尤其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逐渐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与感受,继而尊重这些情绪与感受,是我们了解自己,与自己沟通的一个过程。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03、基于以上我们对躯体化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谈谈如何与躯体化工作。

1、专业处理

躯体化的主要心理来源在于:心理上对自己的身体未能拥有所有权,以身体为表征代表认知一致的从未分离。

内心世界的分离与独立能帮助到个体的内心力量增强,从而达到真正的心强则身强,身强则心强,并心身互为表里。

例如上述例子中的G,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用“对身体有莫名的担忧以及时不时有各种各样的病痛出现”的这种躯体化方式保有与母亲的紧密相连。

虽然他已经成年,但心理上的不独立,让他感到似乎对自己的身体并未完全拥有所有权,才会允许自己用身体表达与承载不属于自己的心理历史。

2、一般方法

了解情绪宣泄的方法

运动,唱歌等都是有效的情绪宣泄方法;

在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与朋友的倾诉也会有所帮助;

有机会多体会自己的情绪感受,不妨多用言语的方式来尝试表达,比如:

听到你这么说,我感到很愤怒.....

我觉得很失望......

在我们吵架的时候,我是很难过的......

通过情绪的释放,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逐渐减少用躯体化或行动表达。

学习情感表达方式

如何识别自己的情感,又如何给自己的情感命名——这是从孩童时期,就要开始学习的事情。

情感的识别与命名是需要在生活工作中慢慢积累,不断体验的。

如果父母在这一部分有所注重,往往孩子心理资源能获益良多。

情感表达的方式丰富多样,但也同样需要学习,比如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加以声音、表情、仪式等其他方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重新反思自己的关系模式

我们一生里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关系,但往往集中有一种或几种的关系模式。

重新审视核心关系模式的组成,比如在上述G的例子里,他的核心关系模式是依赖与控制的冲突,他就像一个人扮演五个人的角色,其中有四个是他的父亲、母亲、外婆、在他出生前流产的孩子,这些人以不同的比重占有着他的人生。

唯有他自己这个本色出演才是拥有自己的开始。

重新反思这些不同的关系模式,需要告别的告别,需要处理的处理,需要继续的继续......

就像给CPU内存腾空间一样,心理上的分离带来人生真实有效的“断舍离”的开启,身体随之感到轻盈与强韧。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病,找不到病因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最后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当你身体有各种症状出现时,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不妨把注意力放到自身的心理诉求。

让你身体生病的或许不是表面的诸多理由,而是你的内心需要。

躯体的病痛让我们难受、痛苦,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不得其所,通过身体宣泄内心的不舒服也是一种选择,只是这种选择太迂回。

标与本之间,心与身互为表里。

是的,要治标,也要治本。

而去看见那个“根本需求”是第一步。

这就如同在漆黑的人生隧道中摸黑独行,有时候,一根火柴便足以让你看到不远的前方。

本文首发【看见心理】。累了,就来看见心理。这里是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的心理平台,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回避型人格亲子关系分院测试自闭症思维反刍心理学家心理效应心理学焦虑九型人格双向情感障碍安全感PUA恋母情结心理测试亲密关系爱情挽回智商职场心理原生家庭自愈能力恐惧心理恐惧症正念无性婚姻抑郁症测试容貌焦虑职业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