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作者:洗心岛 2021-01-22 20:28:15 人际心理

近日,有关演员郑爽境外代孕、曾欲弃养的事件陷入热议,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道德问题等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在此我们不再讨论。

本文谨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谈一谈这一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忽然成了母亲,心里还是女孩

有个帖子一度特别火,叫做“忽然成了母亲,心里还是女孩”——我还没有准备好,可是我已经做了母亲,而我心里还是个女孩,我不知道如何做母亲,很恐惧,很担心。

在当下,这一现象也并不少见,个中缘由,较为复杂;有时代背景,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等等。

就自我发展而言,如果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充分看见,没有与父母亲“分离”,没能真正建构自我;那么,在心灵层面,他/她也没有获得真正的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荣格学派心理学学者认为,儿童的自我建立,要经历母子一体、母子分离和自性整合三个阶段。这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的发展。

母子一体,这一阶段,儿童和父母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的怀抱就是儿童所有的存在。它提供了我们童年生活中最核心的原型关系,因为我们会非常安全,非常放心。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抱持是必须的;可是如果不能够分开,孩子是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在个体发展中,与父母分离是必经过程。正是由于能够与父母分开,才能够真正看到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分离,你的自我才能发展,你自己的那个部分,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如果没有“分离”这一阶段,父母的温暖和呵护就会变成吞噬孩子自我成长的阻力,这是危险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而在与父母分离之后,自性的整合,或者说自我完善和整合,则会成为个体心理成长中的重要任务。

如果真正的自我不能建立起来,在关系中是很难走下去的,包括,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与父母“分离”,意味着心理上的独立,生活中的承担。

婚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相爱,走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自主承担起母亲及父亲的责任。如果父母过多参与到子女的小家庭中,这个家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只有独立完整的个体,才能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活,适应生命历程中的角色变换。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是的,做父亲是需要学习的

很多年前,申老师约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作家,资深心理分析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前任主席)来到中国讲课,题目是“我们如何做父亲”。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难道做父亲还要学习吗?难道我有了孩子不就是“父亲”了吗?难道“父亲”所表现的不就是“父性”吗?

如果读鲁伊基的《父亲:历史、文化、心理的视野》,你会深切感受到:无论从社会、文化,还是心理意义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非常凸显。

你不用怀疑,是的,做父亲是需要学习的,即使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就能够承担父亲的责任,呈现父亲与父性的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许多心理学临床和研究结论都显示,如果父亲“不在家”,不能发挥他的作用,孩子的心理将会遭受较大的挫折、困难,网瘾、犯罪、啃老等社会退缩都会与之相关。

父亲的缺失非常令人关注,尤其是对于女儿。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女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往往和她父亲的影响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作为父亲,能不能满足孩子的内心期望,这是一个问题。

那么,孩子对“父亲”有怎样的期望与期待呢?

如果我们不曾想过,或难以获得自己的答案,可以来参考鲁伊基·肇嘉的阐述:我们的孩子不仅期望父亲表达安慰、关爱和正直,而且希望父亲是强大的,希望父亲具有能力,获得成功。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讨论“父亲”或“父性”的时候,尽管我们讲的与现实中的父亲息息相关,但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因而,我们所寻找的,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

若是我们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含义,那么,我们也就无法满足我们孩子的期待,尤其是内在心理上的期待。于是,理解父亲的意义是一种追寻。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罗中立油画:《父亲》|图源:网络

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纪伯伦在《论孩子》里提到:“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也就是说,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不是支配者,孩子不是被支配者,彼此是平等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父母和孩子之间会形成一种关系,叫做亲子关系。作为家长,要尊重亲子关系,而不是控制亲子关系。

为什么要说控制关系这件事情呢?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总想紧紧地控制孩子,而孩子却不断地反抗,于是不断地发生冲突。比如,父母希望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这个想法控制住你的思维,当你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的作业还没做完时,就会非常生气,对孩子发火。

亲子冲突,一开始就是源于有人想控制这个关系,但是凡是你想控制的,都会反过来控制你。这样的关系是令人痛苦的,斗争不断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看见亲子关系,就要在关系中看清楚自己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孩子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如何使得关系平衡。

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写道:“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把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父母要放下所有的设想,不再把孩子当作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那么亲子关系的运转就会慢慢变得正常。我们时刻要记住,孩子是关系的另一头,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在《少有人走过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真正的爱的唯一目标,就是促进心智的成熟,也就是从灵魂层面解放一个人,令人自由健康地成长为更好的模样。”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郑爽事件背后较为共性的问题

内容参考及来源:

01. 高岚老师的音频小课——『透视心灵的童话|心理分析与童话故事』;

02. 申荷永老师在心灵花园父母课堂中关于《父亲与孩子成长意义》的公益演讲;

03.《为何爸妈看不见我》,中国妇女出版社;高岚 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社交恐惧症叛逆期绿帽情节存在主义九型人格回避型人格易怒症MBTI测试自卑偏执型人格亲子关系焦虑抑郁症测试弗洛伊德孤独症人际关系抑郁症桃花运依赖型人格障碍性取向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学家EPDS心理恐惧症心理咨询师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