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型人格形成,家庭与文化背景的反思
作者:孙平 2021-01-22 20:24:36 心理百科

一、成长背景的相似和不同

与中美两国来访工作的犬牙交错状态一直在,这逐渐让我发现了中美两国来访, 成长背景的一个相似性,和一个最大的不同。

两个文化中,来访成长背景最大的相似性,我相信就是父亲的不在场。所以我现下认为,父亲不在场,可能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似乎横贯于东西方文化。

但在这里面也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美国父亲肉身不在场的情况偏多;中国父亲肉身在,但心不在的情况偏多(注意一个“偏”字)。

这很好理解,美国没有离婚冷静期,真说离就离了,跟国内情侣分手一样(这可能有一点点夸张,但就一点点)。所以美国单身妈妈有很多,而父亲离异后大部分肉身都不怎么在场,或会有些固定时段的探访。

中国不一样。中国以前和现在,都一直存在有形和无形的“离婚冷静期”,所以离婚率相对较低。但在中国家庭中,稀烂的婚姻继续熬着的情况太多。这也导致了著名的“丧偶式育儿”。父母名义上没有离婚,但父亲基本上——会因工作、娱乐、事业发展等各种原因离开家庭系统,和孩子的互动,相对母亲而言也少很多。

二、中国来访者最重要的家庭形态和关系模式

所以在和南希的督导中,南希经常把我的中国来访,诊断为自我挫败型人格(Self-Defeating, 又称自虐型),今日做一些梳理,发现还是有道理的。

来看看这个道理:

如前文所述,中国来访者最重要的家庭形态:

父亲的不在场,和情感上的疏离甚至抛弃(疏离和抛弃程度不一);

而母亲和女儿/儿子一直纠缠,孩子青春期以后和母亲两人反复折磨,保持“俩娘相依为命”的状态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多年。

而母亲跟父亲又不离婚(大多数不离,少数勇敢的则离)。

所以这种最常见的家庭形态,会给孩子传递出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策略?——这种策略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分开不如缠着。

受虐型人格形成,家庭与文化背景的反思

用精分术语来说:就是终生“粘附坏客体”——这是受虐型人格最重要的关系特征。

1. 母亲粘着父亲这个人在心不在,“形婚”的坏客体(有些离了婚心还粘着,还在孩子面前惦记着、念叨着对方);

2. 而孩子粘着母亲——这个靠着和孩子关系熬过单身或准单身生活,对孩子各种潜意识地打压和评价,从而不让孩子心智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化的——坏客体(记住这一切是潜意识进行,没有哪个母亲会有意打压自己的儿女,只是潜意识再也经不起分离罢了)。

对坏客体的长期、甚至终身粘附;牺牲自主以换取依恋,因此是中国来访者的最重要的关系模式(relational pattern),我想写之一,但临床经验不允许......

所以南希的观察是相对准确的。

说白了,在这种高度粘附的关系模式里面,不知会有多少自虐和自我挫败——因为你若不能分开,死死粘着,那么哪怕这关系里面有再多委屈、折磨、评价和威胁,你们都要“在一起”。

那么我问你,你和坏客体关系里面的产生的情绪往哪里走?当然只能往自己身上走。

于是自我攻击、自虐、被攻(passive aggressive)、粘附,统统都会在一起,打包出现。

三、典型的移情-反移情剧本

与黏附型的,自我挫败型来访工作最重要的移情-反移情特征是,来访者可能会潜意识地重现:

自己和母亲长期相互纠缠甚至折磨,

最终被父亲忽略和抛弃的人生剧本。

而我们要阻断这个剧本,阻止它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

四、应对建议:

分析师注意自己的过度奉献行为(自己不受虐)。

分析师注意觉察自己的愤怒反移情(自己不施虐)。

注意不要代替来访者愤怒(受虐者压抑有大量愤怒,需要自己面对)。

注意诠释来访者在施-受虐关系的形成和维系中,自己所应承担的那部分责任(注意这种诠释要中性,不要趁着分析师自己愤怒的时候,对来访者做“报复性诠释”)。

注意和来访者进行阶段性地疗效评估,不要陷入“无尽分析”的死循环中去。

尤其注意两个大坑:1. 做太多;2. 因做太多却达不到效果而抛弃对方——分析师要注意自己两极化反应。

期待终有一天,展现出既非施虐者(不恶意评价,不抛弃——注意:有商有量,彼此有掌控力,有话语权的分离就不是抛弃);亦非受虐者(不牺牲自己救对方)的人格模版,并为对方内化。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依赖型人格障碍智力反社会人格回避型人格原生家庭性取向男人心理偏执型人格亲密关系孤独症职场心理心理医生绿帽情节心理咨询社交恐惧心理咨询倾诉智商心理健康测试社交恐惧症职业价值观九型人格负面情绪治疗师抑郁症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