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心理学,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作者:罗嘉琦 2020-09-07 14:45:30 心理百科

对于学习小语种的同学来说,我们持续地在思考:学习语言有什么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有很多种,有人说语言是一项珍贵的技能;有人说语言是一扇窗,带我们了解一方水土、一族文化。其实我们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翻译传情达意,为什么还要费一番周折,花上三四年的时间,学成又一门语言呢?

只要留心观察,人在使用不同语言时经常会出现各种有趣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讲,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获得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语言可以影响人的思维。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假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什么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简单来说,就是语言决定/影响思维。语言结构决定某个文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由于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这也被称为“语言相对论”。假说分为强假说与弱假说。强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语言限制并决定了认知的全部范畴;而弱假说相对更为灵活,弱假说认为,语言的使用仅仅影响了日常的行为与决策。目前世界上普遍认为强假说过于偏激,基本可以证伪,而弱假说则越来越被语言心理学家所认可。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以便说明。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要求我们将注意力投向不同的方面。在英语和大部分欧洲语言中,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有数量的概念,有单数、双数、复数的区别;而不可数名词只以单数出现,或者与量词进行搭配。这两类名词在各种语言中所占比重不同。英语中有大量可数名词,而在尤卡坦玛雅语中,大部分名词都是不可数的。所以在尤卡坦玛雅语中,“牛”首先是一堆堆难以分割的物质。我们可以认为,当面对分类任务或是计数任务时,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由于编码方式的结构性差异,会出现行为上的差异。

爱德华·萨丕尔

语言与心理学,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几项实验

未来时描述

语言可以分为强未来时表述和弱未来时表述。英语就是一种强未来时表述的语言,对于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使用不同的时态语法;而如德语、中文、阿拉伯语等语言,则不在语法上区分现在和未来的状态,是弱未来时表述的语言。

在2013年Chen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强未来时表述语言可以使人从认知上将现在和未来区分开,使未来感觉更加遥远;而弱未来时表述语言使未来与现在连接相通,使用这一类型语言的人更加以未来为导向,认为她们现在的行为会对于未来产生更大的影响,于是这些人更有可能保持健康生活,进行投资储蓄,为未来规划。

外语环境下决策更客观

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测试了人们在母语环境下与外语环境下做出决策的差异。

本次的实验利用了frame-risk的决策偏差效应。假设有这样一个情形:目前有600人生命垂危,你需要做出一个选择,选择A可以保证600人中有200活下来,而选择B有三分之一的概率让600人全部存活,也有三分之二的概率不能挽救任何一个人。这样的情形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述方式,gain-frame进行正向的表述,表达多少人可以“获救”;而loss-frame进行负向的表述,表达多少人会可能“死亡”。

在通常的情形下,两种表述可以带来截然相反的选择结果,然而当实验用被试的外语进行时,被试在两种表述中决策的差异性被消除了。

其实,非母语不仅仅在这项实验中体现出了差异,在其他一些让被试使用非母语进行决策、思考、判断等实验中,都显示了非母语能够带来更为客观的思考结果。

可能的解释是,使用外语会增加人们的情感距离和认知加工过程中的负担,从而消除对于两种表述差异的敏感性,决策更容易趋于稳定与客观。

在生活中

通过我们对于不同语言的学习,我们也能多少感知在不同的语言中,的确有不同的表述习惯。寻找不同语言中的差异,也是外语学习的乐趣之一。

“把汤趁热喝了”在中文中的表述是“趁热”,而在英文中却是“before it gets cold”,是一种与中文相反的表述方式;在正式的英语写作中,被动式十分常见,而中文中的句子常常是以主动形式呈现的。(就比如之前的这一句话,“句子”主动地“呈现”,如果换做英文则会是“sentences are presented”这样被动句的形式了)

在阿拉伯语中,有很多物做主语,人做宾语的情况。中文的习惯是“我错过了机会”,而阿拉伯语却是“机会错过了我”;中文的表述是“我对于这件事很高兴”,而阿拉伯语却是“这件事让我很高兴”。

电影《降临》中的外星“七肢桶”语言,非线性系统,它的书写不需要特定顺序,而每一个笔划都可能参与到句子的多个成分。在电影中,就是这种语言赋予使用者特殊的认知能力。

自从20世纪中期语言相对论这一假说被提出之后,论证、辩论不断,验证或反驳这一假说的实验也不断涌现,但至今仍没有定论。早就有科学家利用这一假说的原理,尝试利用语言对人类思维的影响而最大化人类的认知能力。

这些不同语言中的表述习惯差异,也许会给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类习惯于通过自己的母语来认知世界,也就是通过自身语言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记得在上学期,一位教授就和我们讲过,学阿拉伯语“就是为了开心”,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一种思维、学一种视野;获得一些不一样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参考资料

[1] Charles Taylor, The Language Animal: The Full Shape of the Human Linguistic Capacity, The Ber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p.320-331

[2] Keysar B, Hayakawa S L, An S G. The foreign-language effect thinking in a foreign tongue reduces decision biase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23(6): 661-668.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guistic_relativity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情商心理医生依赖型人格聊天PUA俄狄浦斯情结冥想智商绿帽情结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卑源码桃花运情绪管理焦虑心理治疗社交恐惧症心理测评安全感心理社交恐惧悲观主义爱丁堡自闭症男人心理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