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一杯奶茶下去心情好了很多?
是不是觉得吃完火锅后烦恼少了一点?
会不会认为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
其实这些真的不是谎言。所有人类文化和食物紧密关联。是否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物质资源是稀缺的,每当自己的生日有一顿特别丰盛的饭菜,或者获得爸爸妈妈奖励吃蛋糕和冰淇淋时的那种幸福感?
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早期),会不断被食物所携带或传达的信息所影响,因此我们会把食物和幸福等同起来。当失意时,大家也会向食物去寻求安慰。而食物也从来不会让人失望,从中也确实感觉到了幸福和美好——尽管可能是暂时的。
01、食物为什么与情绪有关联
当我们反复接触到一种刺激物时,人就会被这种刺激物所“驯化”。比如,当我们反复被告知有了食物可以感觉更好(刺激),我们就会相信,当吃蛋糕和饼干之类的东西时,确实会感觉更好(幸福)。
然而,大多数人在享受食物美好时,都忽略了另一种刺激,也就是食物背后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关心、关注、关爱。换句话说,我们可能把自己的反应(比如感觉更幸福)归结于食物的刺激,而不是来自于环境的爱。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不是食物,而是他人向自己表达爱和关怀的记忆。也许这才是真正让每个人感到幸福的原因。
当一个人处于焦虑或抑郁时,经常会不自觉地开始吃东西,这其实就是他试图在寻求安慰。
因为在他心里面,把"饱腹"或"满足",与幸福做了直接关联,而食物确实能提供这种身体上的感受。
但是,他所寻求的真正心理上的舒适感,并不能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中找到,而是要在归属感中找到,在与他人的联系中找到,在创造和分享中找到。
02、越吃越快乐?其实是误区
那么,从科学角度来说,吃什么食物能让我们快乐呢?其实这要从使人快乐的一种化学物质开始说起。
“血清素”,也被称为"快乐"神经传导物。例如身体里面缺乏血清素,那么很可能就和你的抑郁情绪联系在一起。
有许多著名的抗抑郁药,如百忧解,专门针对提高血清素的水平。另外一种物质就是“色氨酸”,它是创造血清素的关键氨基酸(没有它,血清素就无法产生)。它存在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中。
你误解了蛋白质
从逻辑上讲,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吃含有高水平血清素和色氨酸的食物。不幸的是,事情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其实科学研究早已表明:“高蛋白食物实际上阻止了色氨酸进入大脑,从而根本没法产生多少血清素。”
当我们饱餐一顿,感觉自己获得了“蛋白质大满足”时,色氨酸和其他20多种氨基酸同时充斥在血液中,形成一个自由竞争的局面,都在为进入大脑而战。这时色氨酸其实失去了竞争优势。只有少量的色氨酸能通过血脑屏障,很少的血清素被制造出来。
糖未必是你的朋友
聪明的读者会说:“那甜食呢?”。说得很对,随着碳水化合物就会进入血液,触发胰岛素的释放,胰岛素会把大部分氨基酸带入身体组织中。但胰岛素恰好会忽略色氨酸,将其留在血液中。随着其他竞争性氨基酸的消失,色氨酸是唯一一个几乎以畅通无阻姿态进入大脑的氨基酸。
可是,糖的出现往往就像干旱后的洪水,它的汹涌而至未必是件好事。有学者曾经用八倍剂量的糖和四倍剂量的色氨酸,对抑郁的小白鼠做了实验。结果发现小白鼠的抑郁情况并没有好转。
其实不用列举多么复杂的数据,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不断摄入巧克力,最初的反应当然会让我们在吃巧克力的时候觉得很满足。
但第二天,抑郁的情绪(或者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会需要更多的巧克力来填补我们的需求,这个恶性循环就会继续下去。
03、食物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吗?
这里并不是要限制大家去吃甜食,本着让舌尖满足的态度,在适量、健康的情况下摄取,那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如果真的想要通过甜食来改善自己抑郁的心情,那么结果也会是很令人失望的。然而,真的有所谓的“饮食疗法”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吗?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的研究小组,在2019年对101个受试者进行了“食疗对照测试”。被选中进行饮食模式改善的那些人,每天的饮食成分大致如下:
每天5次的蔬菜
每天2-3次的水果
每天3次的谷类麦片
每天3次蛋白质(瘦肉、豆腐、鸡蛋、豆类)
每周3次鱼肉
每天3茶匙坚果
每天2茶匙橄榄油
每天1茶匙姜黄粉
饮食改善组和普通组(不干预饮食习惯)的对照结果表明,坚持采取以上食物搭配3周以上的受试人员,其抑郁指数有了明显的下降。
而且在测试完成后3个月的再次测试表明,他们的抑郁指数保持在稳定而又健康的的状态。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色氨酸吗?在2012年另一项临床研究里面也表明,有不少食物本身就富含色氨酸和维生素B6,而这两者对于血清素的产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食物包括了:禽类、金枪鱼、三文鱼、虾、牛肝、奶制品、扁豆、菠菜、胡萝卜、糙米、葵花籽、小麦胚芽等等。
饮食与情绪的关联其实是很辩证的一个话题。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达到对情绪的调整和优化,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高度自律的事情。
而高度自律的人,通常也有着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价值感,对抗不良情绪的能力也相对强。相对应,留恋于奶茶和烧烤的朋友,也许获得了一时的“口舌之快”——但这和大脑情绪的调整其实关联性不大。
读完这篇文章的你,在情绪不好时,爱吃些什么呢?
参考资料
Francis, H. M., Stevenson, R. J., Chambers, J. R., Gupta, D., Newey, B., & Lim, C. K. (2019). A brief diet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in young adult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14(10), e0222768.
Shabbir, F., Patel, A., Mattison, C., Bose, S., Krishnamohan, R., Sweeney, E., ... & Ngu, N. (2013). Effect of diet on seroto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in depression. Neurochemistry international, 62(3), 324-329.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71541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11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719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05320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14983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