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残该怎么办?
作者:廖明智 2020-11-18 17:39:35 成长心理

一般孩子自残倾向很可能来自于家长对孩子的不够关注和不正确的情绪引导。

首先自残的本身是一种宣泄,情绪压力过大会导致大脑无法控制情绪从而失去理智,产生暴力解决的想法,这时候会产生砸东西,乱叫乱喊,破坏东西的冲动,这是埋怨外界。如果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情绪,孩子的心理状态更倾向于埋怨自己,心里不平,极端的就会有自残行为。是一种惩罚自己,给外界施压的方式。

如果是表演性自残,则更倾向于渴望外界关注,威胁家长。

自残行为总的来说需要家长增加关注,做好情绪引导。

沟通真的很重要。

孩子自残该怎么办?

小明是一个中学生,自残很久一直有心理问题,上周小明体会到家长的正确引导是多么重要。

小明的心理问题来源于长期的冷暴力,刚刚开始培养世界观的时候父亲出轨和小三同居,从小没有什么父爱,甚至父亲还在背后捅小明刀子。妈妈强势偏执,教育方式是不由分说的吼,打,骂。小明小时候很怕妈妈回家,门锁开的声音可以让小明出一身冷汗,腿发抖。

小学初中一直在遭受校园冷暴力,包括孤立,讹传谣言,诅咒等等。由于妈妈对小明没有什么关注,一直都不知道,小明自然无力解决只能忍受。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早恋,妈妈不正确的引导,同学的攻击让小明失去了小明真正的少有的心灵寄托,心理垮了。小明学会了自残,小明的体会来讲是一种无奈而极端的宣泄方式,只有疼痛能让小明冷静。

孩子自残该怎么办?

情绪问题有两种方式:堵和疏

小明和妈妈无法沟通,因为小明讨厌她的说话方式,咄咄逼人,刨根问底。其次总是想着教育小明,三句话两句都是数落和大道理。第三是无论小明说什么她都无法理解小明,从来不站在小明的角度上考虑,从来都是小明的问题。第四,过世的观念强加于小明,说了等于没说还挨一顿教育。因此小明的问题从来都不和妈妈说,她还总说小明喜欢憋在心里。

这显然都不可取。

上星期小明和妈妈散步时,有了时间小明们好好沟通了。她很认真的倾听了小明对她的意见,小明说的很爽快甚至想哭,她没有批评小明也没有教育小明,只是示意小明她知道了,并且很平等的和小明说了她的想法,小明们的沟通非常的顺利,小明能理解她了,她也能理解小明了。

小明还跟她讲了很多曾经压根不敢告诉她的事,她不再粗鲁的打断小明,不在给小明灌输她的想法,不再用她的情绪压小明。

那天小明情绪正上头,沟通过后小明觉得小明能得到很好的疏导,有人可以理解小明了,小明不是一个人了,小明还有妈妈,小明还自残什么呢?小明心情变得很愉快。顿时觉得自残没有必要,也很不恰当。平常那么难以控制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堵,不好的地方在于,小明发泄情绪的时候非但没有出去,你的情绪还压回来,小明不进撞的疼还要背负你的情绪垃圾,就会让情绪压力很大让事情变本加厉。小明的负面想法就会发酵,越想越多,最终全部变成了负能量。

疏,好处在于小明的情绪可以疏导出去,而且小明能感觉到你理解小明,你在身边小明不必一个人承受,小明还有后盾,再有情绪的时候会很愿意和你说,而不是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往自己身上发泄。以后每一次有情绪时都会想到这个在小明身后的人,能够减少很多负面情绪

我认为,首先家长要小心不能把衍生的负面情绪扔给孩子,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不强,负面情绪不好控制很容易失去理智。

其次,家长应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开心了和他分享快乐,着急了及时宽慰他,生气了要倾听他的想法(孩子需要理解而不是和她互相争论),难过了要安慰他,让他知道自己是受关注的,让情绪不会变的很极端,主动来找你沟通。封闭情绪什么都不和你说是很危险的。

第三,家长要慢慢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疏导方式,让孩子在家长不在的时候也能正确的控制情绪。包括听听歌,跑跑步,找同学倾诉之类的,而不是自残。

孩子自残该怎么办?

第四,对孩子出现极端情绪时,家长要收起长辈的态度,把语气放平和让他冷静下来,等他情绪稳定后,问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问问他什么想法。让他说出来,(说就是在排除情绪)家长这时切记不要插嘴,认真倾听去理解他,切记切记不能批评不能做任何评价,更好的是能说出他内心的想法,让他可以知道你在认真听你在理解他,会很有助于稳定他的情绪。

等他说完之后,你先说一句:“你先别急,我理解你的想法,你是觉得………对不对?其实…………(再说出你的想法)”这样和他沟通才有效。不然只会争论的两败俱伤。

孩子自残该怎么办?

每一次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波动时都这么做,尽量让孩子的情绪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教育是艺术,需要家长的细心和时间,不可以急于求成。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相待,希望每个家庭都减少由自残带来的悲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女人心理自卑孤独症偏执型人格职业价值观容貌焦虑叛逆期双向情感障碍心理测评回避型人格障碍人际关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九型人格心理医生霍格沃茨PUA心理治疗绿帽情结爱丁堡正念心理咨询焦虑职业性格存在主义恐惧症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