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作者:ARitaOfPsych 2020-11-10 10:06:02 心理百科

为什么在重男轻女的地区,很多被压迫的女性,即使有所不满也不愿主动为自己争取权利?

为什么家暴的受害人会甘心留在施暴者身边,甚至拒绝来自外界的帮助?

我们为什么一边抱怨,却又一边什么都不做?

为什么处于伤害中时,我们不再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分明可以逃离痛苦的情况下,受害者坚持相信自己已经无计可施,放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坐以待毙。

这样的心理状态便叫做“习得性无助”我这种“无助”感的来源,并不是客观上的无计可施:客观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脱离痛苦,然而我心态让我无视或否定了所有方法,把我自己放在了“无助”的位置上。

这似乎不符合逻辑,我们作为生物,大体上应该选择趋利避害,何况我们是智人,我们更应该通过思考分析当前的情况,然后选择行为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境遇。

为什么这些受害者就不逃避了呢?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受害者本身太弱小,没有作出判断并且逃离的能力吗?那么这些事情发生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能做出理智的判断,让自己脱离痛苦吗?

我们还是要深入理解一下这个东西,于是我们先从一个实验说起。

我们有两只狗,海鱼混合猫咪罐头狗,和麦当劳酸甜酱狗。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因为名字太长了,我们称他们为海鱼狗,和酸甜狗。

这一天,两只狗被带到实验室做实验。

这是一个有关电击的实验,很可怕。

首先,我们把海鱼狗放在一个笼子里,然后对它施加电击。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狗可以控制自己要不要被电。

怎么控制呢?我们在盒子里放一个开关,海鱼狗用鼻子碰一下开关,过几秒之后电击就停止了。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当然,海鱼狗听不懂人话,我们不能告诉它去碰开关就能停止电击,我们要等狗自己去发现:它被电疼了,就会想要逃走,想逃走就会乱撞,只要他乱撞中的某一次撞到了开关,他就会发现自己行为和电击的关系:想要停止电击,只要碰开关就可以了。

在这之后,一旦电击开始,海鱼狗虽然被电得浑身难受,但是他会马上去碰开关。他虽然痛苦,但是他知道这种痛苦是可以被控制的。

接下来我们找到了酸甜狗,我们这次做一些不一样的电击安排。

酸甜狗也来到了这个笼子也要接受电击。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但是不一样的是,在这里,不管酸甜狗在笼子里怎么折腾,都不能使电击停止;电击只有到了预设的时间才会停止。

也就是说,酸甜狗无法控制电击。它的行为与它受到的痛苦没有任何关系。它做什么都无法逃避疼痛,只能在那里被电得五迷三道,只有等着电击结束,他的痛苦才能结束。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控制变量,海鱼和酸甜接受到的总电击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实际受到的客观痛苦值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海鱼可以控制电击停止的时间,而酸甜不能。

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实验的两条狗都被电过了,他们已经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海鱼和酸甜都经历过痛苦,但是他们经历痛苦的形式有所不同,那么相对的,海鱼和酸甜对于痛苦的理解是否也会不同?在再次面对痛苦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否也会不同?

我们先找到海鱼狗。

海鱼被电过,但是在海鱼的情况当中,电击虽然很疼,但是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让电击结束。

我们把海鱼拉到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上有电击,但是假如它能从平台的另一端跑出去的话,电击就会停止。

也就是说,在这一次设置当中,虽然存在苦难,但只要海鱼狗想跑,他就能够跑得掉。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那么海鱼表现如何呢?它被电之后,浑身难受,于是开始挣扎并且试图逃跑。

跑着跑着他就从另一段跑出去了,电击停止了,苦难也就结束了。

然而,当酸甜狗遇到一样的设置时,他的行为就不同了。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酸甜狗被带进平台,这个时候电击开始,酸甜被电了一下,吓了一跳,起来想跑。但是过了一会,酸甜竟然就地爬下,哭了起来。一分钟之后,电击自动停止,酸甜到最后都没有逃出平台。

这个实验重复了很多次,然而酸甜从没有成功逃离过平台。

明明乱跑着试一试就能成功,酸甜为什么不动了呢?

这个现象在各种动物身上,比如苍蝇和老鼠,都会出现。在经历过无法逃离的痛苦后,即使换了一个可以逃离痛苦的环境,这些动物依然不懂得逃跑。

当然,我们在人类身上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到目前为止,在实验室条件下,很多心理学家能够短期内给人类成功制造出“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操作实验的一些变量,成功的让一些人认为某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也就导致了这些人后来放弃探索解决问题,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解决起来也非常费劲。

现象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我们就要分析原因:同样都是经历了痛苦,为什么有些人就会越挫越勇,有些人就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趴下。就好像我们的海鱼和酸甜:他们经历过同等量的痛苦,都被电得五迷三道,然而只是“能自行选择痛苦结束的时间”这一点点不同,就导致了后来两只狗行为的完全不同,这背后有什么道理。

实验人员认为这与“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自己遭受的苦难”的认知有关:当动物们认为苦难来临时,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善当前的状况,那么,在未来面对苦难时,动物们也会继续尝试自救。

反之,当动物认为某一种苦难与自己的行为无关时,也就是说,当它认定自己的行为无法对当前的状况产生任何影响的时候,它便会倾向放弃挣扎,甚至在未来面对相似情况时,也选择坐以待毙。

认知的事情,酸甜和海鱼是没办法开口告诉我们的。但是认知的事情,人是可以开口告诉我们的。于是我们就想知道了,人类在受到貌似不可避免的伤害之后,究竟在认知层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我们在再次面对相似的痛苦时,只会一边哭一边却什么都不做。

当我们发现我们可能控制不了某种痛苦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出现了三个特征:

1. 稳定 stable

我们认为造成我痛苦的原因,是一个稳定的因素。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比如我第一次考数学没考好,我就想起来,所有人都说女生数学就是不好。于是我就认为,我考不好数学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目前一般情况下,地球人类的性别不会经常变来变去,那么,“我是女人”这个事情就是个稳定因素。一旦我认为是这个稳定因素让我这一次数学没考好,那么我就会推断出“我的行为与成绩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我还是个女人,不管我怎么学习,我的数学成绩都不会变好”,于是我就不会再努力学习了。数学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威胁,就像电击一样,它来攻击我的时候我就只能趴在地上哭。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2. 通适 global

造成我痛苦的原因,是一个通适的因素。举个例子,前两天我买了一些花,大概是这样。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只会抱怨却什么都不做

买回来的那一天天气很好,于是我就把其中一盆挂在了外面。

结果当晚降温,刮了很大的风,还下雪,那么这盆花在早上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盆冰花,蔫了好几天没有缓过来,我很难过。

这个时候,我便开始责备我自己:我认为是我不懂花,我就是不会照顾花。这就是一个通适因素:我认为我不仅照顾不好这一盆花,我一块买的别的花也照顾不好,比如后面那个黑花,都饿瘦了,都是我不好。

这样的认知会让我放弃学习照顾其他花:反正都是要死的,我努力学习也改变不了什么,干脆就随便浇浇水,能活着就很好了。

3. 内在 internal

我认为造成我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在酸甜狗的例子当中,如果酸甜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环境造成的,那么换了个新环境后,酸甜应该试图找办法逃走。然而,当我们认为痛苦的根源是我们本身的存在时,我们便不会逃走,即使环境变了,或者出现了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也不会再去试图改变什么。

当然,个体存在差异,遭遇相同的痛苦,有些人的习得性无助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一旦缓过来神,就知道赶快想办法。相反,有一些人躺下就不容易起来了,习得性无助会一直维持下去。

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习得性无助是普遍出现在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上的情况:即使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且,习得性无助在不同的场景也存在程度上的差别,我们很难提前预测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场景中出现习得性无助的概率。

习得性无助有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在我们任何人的身上,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味责备那些没有作为的受害者。在怒其不争之前,我们自己也要想清楚,究竟我们是在炫耀或是发泄情绪,还是真的想要帮助这些受害者。如果真的想要帮助他们,还是要从引导他们意识到习得性无助这个现象开始,和他们一起分析情况,并且修正那些不正确的归因认知。

当受害者相信自己的行为可以使自己脱离当前的苦难后,再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实际建议才能真正帮助到受害者。

实验也支持了这一方法:仅仅是让4个高年级的学生去给大一新生讲一讲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就能使大一新生不及格率降低73%:这些新生在面对当下低分的困扰时,其实只需要有个人告诉他们,低分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学习,他们行为就一定能够改变成绩,低分的原因并不是智商或者能力这样稳定的内因,习得性无助很容易就被化解了。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习得性无助的情况,我们自己也要警惕:在面对痛苦时,我们要分析这些痛苦是否真的无法避免,并且要时刻记得正确归因,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面对困难时,不为自己设置障碍。

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P.; Teasdale, J. D.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Maier, Seligman,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and evidence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效应心理健康俄狄浦斯情结绿帽情结心理健康测试MBTI测试无性婚姻社交恐惧症心理医生人际关系自卑心理冥想外貌焦虑自闭症焦虑症容貌焦虑情商测试反社会人格原生家庭双相情感障碍自愈能力负面情绪悲观主义职场心理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