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心理学」从两个维度教你鉴别渣男谎言
作者:我非鱼 2020-09-03 11:05:05 心理百科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几则“女孩考上大学跪谢父母”的短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在一段视频中,穿着校服的女孩,哭着奔向一个戴着安全帽的男子,边说“爸爸,我考上了”,边跪地痛哭。再配上“百善孝为先”的文案和煽情的音乐,感动不少网友。

然而,在其他几段视频中,还是相同的故事,但爸爸则变成了“植物人”、“捡瓶子”的人。

很快人们发现,这几则视频中的女孩好像是同一个人。随后视频拍摄者承认,三个视频都不是真实的。但面对网友“欺骗感情”的质疑,他并不认同。

拍摄者:“我从来就没说过我的段子是真实的,如果你觉得我在骗你的眼泪,那我想请问一下,你们看那些韩剧看得眼泪稀里哗啦的,你们怎么不去找他们呢?我这个本来就是一个正能量的段子,想让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然后他们去上学感恩父母,就这么一个段子,我有错吗?”

——西安日报

在这个事件中,争议最多的是“这位拍摄者是否是在欺骗观众的眼泪”。根据第一感觉,我们会觉得这当然是欺骗啊,可是当拍摄者指出“韩剧”时,很多人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其实这是因为大家对“欺骗”的认识不够深刻。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受到了冒犯很生气,还是需要微笑着说“没关系”;求生欲测试中,男朋友的“你比杨幂更漂亮”;当然还有渣男的“我爱你”。

连维特根斯坦都说,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今天,岩读将和大家分享《说谎心理学》,一起学习“什么是说谎”以及“如何辨别谎言”。

01、什么是说谎?

说谎,是一种虚伪、不实的陈述,常被用以欺骗他人。要理解说谎这种行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主观性。即如果说话的人认为自己所说的是事实,那么就算他说错了,也不意味着他在说谎;但是如果他明知道自己在说错话,却假装自己说的话是真的,那就是在说谎了。

从主观性这个角度理解,说谎不一定是说错话、说假话,而是意图上的欺骗。也就是说,即使所说的内容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在说谎。

举个例子,19世纪中叶,美国一家博物馆有一场关于马戏团的展览。展览十分火爆,但也带来了麻烦。观众在每一件展品前都停留很久不肯离开,这让博物馆十分拥挤,但每天卖出的门票变得特别有限。

馆长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更换了出口指示牌上的单词,结果客流量就大大提高了。这是因为,他换上的这个单词(To the Egress),在英文中既有出口的意思,又暗示了某种奇怪的生物。观众想当然地以为前方有更精彩的展览,结果却被这个误导带出了博物馆。

例子中这个馆长行为,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是他的主观意图是想要欺骗游客,因此他也是在说谎。

「说谎心理学」从两个维度教你鉴别渣男谎言

02、为什么要说谎?

语言作为人类首要的沟通工具,是欺骗行为的重要载体。为什么人可以通过说谎来欺骗对方?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有表征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包括知觉、意图和想法。

对心理状态的认知是日常生活认知的核心,在日常认知中人们总是论及他人的心理状态、推知他人的意图和观念,并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人们的行为,这就为说谎提供了可能性。比如A了解到B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样,那么A就可以利用这一认知去组织谎言,进行欺骗。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欺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之一,是生物为了更好的繁衍而进化出的本领。进化心理学认为,虽然人类本质是自私的,但也存在利他行为;利他行为不仅局限于血亲之间,也存在于陌生人之间,基于互惠的利他行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一方试图利用对方对其互惠的信任,就会产生欺骗。

进化心理学家进一步指出,为了更好的防止谎言被识破,人们还具有自我欺骗的能力。自我欺骗使说谎行为合理化,有助于说谎行为的成功;同时,通过自我欺骗,个体的心理会处于更加平和健康的状态,有益于个体的整体适应性。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说谎与身份维护、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有关。日常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自我”多少都是经过修饰和包装的,通常人们会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和表达方式以塑造恰当的身份形象、获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响他人的偏好、赢得他人的赞同,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说谎成为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03、如何辨别说谎?

想要判别人们有没有说谎,心理学家们提供了两种主流的方法。一种是通过说谎者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一种是通过说谎者的语言来判断。

面部处于人体首位,也是最暴露的部分,是人体传递情感信息的关键部位,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首要信息源。因此表情派的理论认为,无论多么高明的说谎者,都不可能在细微的面部表情上,做到和说真话时一模一样。

「说谎心理学」从两个维度教你鉴别渣男谎言

以下是说谎者常常会表现出的表情:

1、慢半拍的面部表情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谎时,会尽量微笑、点头、眨眼睛,他们试图以此掩盖自己的内心活动。但是,心理研究表明,我们的脸部特征很难完全被控制。在说谎时,整个脸部会出现短暂的凝固,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2-3秒。

2、呼吸加剧

行为分析学家认为,呼吸是一种“反射行为”,通常跟撒谎相关。如果你在谈话时,离他们不够近,无法分辨他们的呼吸声,那么请注意观察他们的肩膀,会有轻微的上升,然后仔细听他们的声音,可能会下意识地变小、不清楚等。撒谎会引起心率增加和血流变化,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当然在紧张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

3、游移的眼神

临时编排谎言的说谎者通常不会直视你的眼睛,并且他的眼神可能闪烁不定。但是请注意,当被问到一个困难的问题时,回答的人把目光移开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在思考问题。

4、假笑

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假笑并伴随着较高的说话音调是揭穿谎言的最有力的证据。假笑缘于情感的缺乏。由于缺乏感情,微笑时神情显得有些茫然,嘴角上扬,一副愉快的病态假相,面部表情会无意识地将一个人的假笑暴露无遗。

「说谎心理学」从两个维度教你鉴别渣男谎言

5、脸部皮肤泛红

如果谎言被识破,说谎者更加紧张,有时会导致脸部充血,使脸部皮肤变红。

而语言派的理论则认为,谎言需要认知、情绪和社交能力的配合,只需要给与说谎者增加思考负担,则能让他们在语言上露出破绽。揭穿谎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撒谎的人更多地说话。

由于说谎以及后续的圆谎是是需要进行合理化的。说谎者在受到质疑时,必须思索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既要避免自相矛盾,还要避免口误,同时可能还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是相当困难的。当我们增加了说谎者的认知负荷程度,就会更容易让他们失控,露出马脚。

朴茨茅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叫做“写生测验”。在实验中,31名警官被分别安排参与同一个任务,去和一位特工接头,回来后需要描绘出接头的场景,而特工又对警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半的警官被要求说真话,另一半被要求保密,也就是说谎。在实验结果中,研究者发现,说谎者会参照自己曾经去过的其他地方,尽可能用各种细节丰富画面,而刻意减少对特工的描绘;而说实话的人都倾向于更多描绘那位特工,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那位特工才是场景的中心。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说真话的人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细节来证明自己,但是说假话的人,会刻意大量地虚构一些细节,使谎言显得更加真实。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他与平时的言行是否一致,如果对方的行为出现反常,往往是说谎的线索。很多测谎专家运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他们会预先测试研究对象的正常反应,记录一系列的参数,随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观察这些参数是否发生了明显的波动,作为判断的依据。

「说谎心理学」从两个维度教你鉴别渣男谎言

回到最初的那个新闻,现在我们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影视剧之所以不是欺骗,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艺术作品,演员只是在扮演剧中的角色而已。而“女孩考上大学跪谢父母”的短视频则被认为是在“记录生活”。那么当观众发现视频中的场景原来是摆拍时,自然会认为受到了欺骗。

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你看个电影,这管这叫爸爸,你知道是假的,怎么到了相声就全是真的了?”

参考资料

伊恩•莱斯利.说谎心理学:为什么不说谎,我们就活不下去.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张亭玉、张雨青.说谎行为及其识别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8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哈利波特俄狄浦斯情结男人心理易怒症产后抑郁症情绪管理心理九型人格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洁癖智商抑郁症测试依赖型人格障碍弗洛伊德治疗师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焦虑症心理恐惧症孤独症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学性取向反社会人格悲观主义心理医生思维反刍社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