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有人很辛苦地为你做某些事情,极其周到和细致,即使你屡次提醒不必如此,对方充耳不闻;孩子吃着妈妈精心准备的美味的饭菜,而妈妈自己却在一旁吃剩饭;你的伴侣做很多家务,在你的面前经意或不经意地唠叨…….
这些都是自虐人格的表现,是不是很常见呢?
什么是自虐人格呢?
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家研究人类的性行为,发现有一部分通过虐待和羞辱达到性高潮。这种通过痛苦获得性兴奋的现象就称之为“自虐”。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孩在她四岁的时候,被父亲脱了裤子打屁股,父亲打女儿屁股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性的味道。女孩在被打的过程中小便了,体验了快感,于是,女孩一直需要通过鞭打才能达到性高潮。后来,弗洛伊德将有目的而忍受痛苦的情况称之为“道德自虐”,也称之为“自虐人格”。
这一类型人格具有甘愿受苦、抱怨、不断自我伤害和自我贬低等习惯态度,以及伴随的潜意识愿望:以饱受痛苦去折磨别人,看到别人被折磨,自己很痛快。
自虐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意外事故,潜意识是希望自己通过自己受苦获得他人关注。记得我小时候我只要切菜切了手指,妈妈就会跑来,很心疼地找药包扎,被妈妈疼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我记得结婚后的几年,我也是常常切手,潜意识是希望丈夫疼爱和关注的,而丈夫的确会在这个时候带着心疼责备我,帮我包扎。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从学习了心理学之后,就不在切手了。这种被疼爱的感觉远远超过肉体带来的痛苦,所以自虐人格在潜意识里让自己痛苦,来换取自己想要的关注和爱。生病也是如此。很多不被父母关注的孩子,一旦生病,就能满足这些愿望。曾经看过一个电视报道,一位女孩躺床上十几年,就因为妈妈的一碗糖水。生病了,就能喝到糖水,所以潜意识不让自己好,因为生病获得好处比不生病好很多。
我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青少年有过敏性鼻炎和呼吸道疾病。我还发现这类青少年往往是听话懂事的孩子,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疾病可以帮助他发言:我不能去一些地方,我不能参加一些活动。孩子通过疾病获得一些发言权。当父母改变了做法,允许孩子为自己的事做主,一部分孩子的症状就会缓解,甚至痊愈。
前面说过,自虐型人格的人,是通过自己的痛苦去折磨别人的。那么有一位自虐人格的父母,孩子就容易变成抑郁人格。抑郁人格的特点是: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抑郁型人格很容易内疚,内疚太多无法处理,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家庭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父母不断在抱怨,我们多辛苦,养你多不容易,我们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对你是多么多么好,你怎么不知道感恩呢?而孩子很抓狂,很难受却说不出来,感觉自己真是没用,又不知道怎么办。
表现就是暴躁,摔东西,大喊大叫:谁让你对我好的?你们以后不要对我好。甚至还有的孩子会说:谁让你生我的?干嘛要生我出来受罪的?如果这份内疚太大,孩子感觉自己一辈子无论做啥都还不起父母这份债,就会选择自杀,用极端的方式杀死自己。
有一次我给孩子刷鞋,孩子有点内疚,就说:“妈妈,如果你不愿意就别刷了。”我回答:“这是我自己愿意的,当妈妈可以为儿子做点事情的时候也是幸福的,我会为我的这个选择负责的。”儿子的表情明显自在很多。
问问自己:你是不是经常在家人面前表达自己多辛苦?你会不会在寒冷的冬天坚决不打车,一定要等等也等不来的公交,然后和丈夫说自己多不容易?你会不会生病了也一定要坚持干活,让你周围的人都内疚?你会不会看到孩子房间很乱,不顾孩子的反对执意要收拾,然后抱怨孩子邋里邋遢?你会不会执意不接受他人的帮助?
没有人愿意总是活在内疚中,内疚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十五岁男孩自杀,给父母的遗书这样写到: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你们两人抚养我们三个一定很难,老哥和老菜成绩都好,老哥快毕业了,老菜也高中了,我也曾经努力学习过,可是,无论如何我都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我最后放弃了,如果我还听得进课的话,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可是我不行,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从这封遗书里可以明显感觉到,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观念就是:学习不好就是对不起父母,就是给父母增加负担,就是社会的败类。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学习不好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没有脸活在世上了。父母将内疚像垃圾一样,成车成车地倾倒在孩子身上,活活将十五岁的阳光少年埋葬了。
自虐人格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让身边的人内疚,所以想在自虐人格身边舒服地活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自虐,也虐他人,痛并快乐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0288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4001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0406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0697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363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