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悲情的执着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19-09-08 08:36:11 心理健康

悲情,散发着丝丝无奈的气息。

有这样一条难以捉摸的规律:人们对于悲情的人或事,印象极为深刻。诸如关羽、诸葛亮、岳飞、文天祥,都是些所谓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人物。相比于其他取得圆满成功的历史人物,难以取得后人们的深切青睐。

成功理应值得被称赞,更值得被铭记,但偏偏那些悲情英雄却抢了这些人物的“风头”,他们的占有还带着一些被迫与妥协的意味,不仅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更攀登上了道德的顶峰,受人膜拜。

悲情英雄式的人物不仅纵穿历史,在如今现代化的社会,很多人仍然对悲情着迷,达到了上瘾的地步。这类人常见于那些“舍己为人”的群体中,享受着被人“铭记”的快感。

对悲情的执着

例如,悲情的母亲。

一个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家庭,是没有悲情母亲存活的空间。充满活力的家庭一定是有爱和边界的,给予孩子的爱一定是无条件的爱,父母内心足够稳定和强大,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绝不会建立在自己未疗愈的创伤上,给予孩子丰富的资源和爱意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善意,这份善意而衍生的爱是温暖而广阔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本身就已值得拥有父母的爱,而无需做些什么来换取。

充分沐浴在父母爱的光芒下的孩子,他们从小就获得了一个坚实又稳定的信念: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好的,我配拥有好的事物。信念的获得是孩子内化了父母人格的部分,在和父母热情洋溢的互动中,信念得以强化,从而形成孩子最初也最重要的获得:安全感

那么一个悲情母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悲情母亲的角色产生于混乱、复杂、纠结和冲突的家庭里。父母之间的关系脆弱不堪,他们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包容情绪情感的容器,也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之所以做不到这些,可能在他们意识里并不想给孩子糟糕的成长环境,但迫于能力有限,人格残缺,因此他们童年遭受的创伤在潜意识里发挥着作用,以一种不能被觉察的方式显现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里。造成的结果就是父母伤害孩子感到痛苦和内疚,孩子被伤害而感到内疚和痛苦。

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无奈的心声。她们说:我不愿意看到孩子调皮捣蛋、打架闹事,成为一个遭人嫌弃的坏孩子,我也难处,我懂得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我也想给他们最好的东西,那么我就得去出门挣钱。

这种矛盾所形成的冲突影响了许多家庭。这里我想“狠心”一点,尝试为这些母亲的行为作出解释。意识上是母亲要去上班而不能陪孩子,但潜意识很有可能是反过来的,因为不想陪孩子而选择去上班。听到这个解释,估计她们血涌头顶,龇牙切齿地关掉眼前刺眼的文字。事实有时确实难以令人接受,但它真实存在着。作为母亲,谁不想陪伴自己的孩子?谁不想见证他们快乐美好的童年?这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心愿,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潜意识里不想陪孩子,是因为你对孩子有敌意。这份敌意并不是孩子的,而是你投射给孩子的。这个投射过程是这样的:我的童年是没有父母陪伴的,如果你得到了我没有的部分,我会觉得你在背叛我。出于这样的考量,你会吝啬给予孩子你的关爱,有时甚至还会故意戏弄孩子,以达到报复的快感。当然,这个过程你也很难意识到。当孩子体验到父母把对他的爱等价于付出和取悦父母的程度,孩子对爱的理解就发生了偏转,在他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也同样依照父母爱他的方式来爱他的伴侣,这会是惨痛的恶性循环。

悲情母亲潜意识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她对孩子的“爱”,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希望孩子反过来补充爱意给她。要使孩子爱自己,就让孩子经历自己过往的遭遇,把孩子变成一个彻底理解自己的人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拥有共享经验是表达爱的方式,共享快乐、幸福和感动,痛苦也能被共享。

持续被悲情感动的母亲和孩子,双方都很有可能失去应对现实的能力。她们都停留在过往的遗憾中,强迫性重复着这些遗憾,用当下和未来的时间不断重复。

有时,我们给予悲情太多的关注和同情,而使自己停留在过往的记忆中。好处是映射了内在的创伤,坏处是被创伤所困扰。之所以创伤会驻足停留,是因为它并没有被温柔以待。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身体的细胞也是指数级的增长,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需要成长。不想被创伤影响,就要直面它,对创伤进行充分的哀悼,给它和自己一个明确的交待,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充满悲情,仅希望我的人生晴雨参半,冷暖自知。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职业性格外貌焦虑焦虑症爱丁堡智力测试智商倾诉安全感心理咨询师心理叛逆焦虑社交恐惧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焦虑症源码哈利波特反社会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心理医生情商存在主义绿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