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的改变长什么样?
作者:李松蔚 2020-06-25 09:58:03 成长心理

你有没有看过改变最初的样子?

我有一些朋友成功地改变过自己,戒了烟或者减了肥,保持了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看到他们脱胎换骨的样子,我问他们,记不记得一年前迈出第一步时是什么样。——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一个问法:你看,他们也有很多半途而废的改变,那么最终这一次「成功」的戒烟或者减肥,跟那些半途而废的尝试相比,一开始会表现出什么特别吗?

大多数人表示,记不起来了(也就是说:没什么特别)。少数人会说,有一个什么特别的契机:当初被人嫌弃啊,照镜子被镜子里的人胖到了啊,收到医生的警告啊……但也都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每一次改变,多多少少都始于差不多的契机,但除了成功的这一次,其他的还是半途而废了。

说白了,就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你现在向前走一小步,你能分辨它是随便走出的一步呢,还是一段改变之旅郑重的第一步?

你不能。

这跟很多人直观的想象不一样。

一开始的改变长什么样?

在人们的想象中,一场隆重的改变,第一步也是隆重的,一眼能看出来,有一些天降祥瑞的征象。如果一个妈妈想要孩子改变学习态度,她想的肯定不是孩子磨磨蹭蹭对付完今天的作业这么简单,她要看到孩子有一些深刻的,触及灵魂的改变。

但不是,一开始的改变,普普通通,看上去就跟没变一样。也许孩子就是磨磨蹭蹭地把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写得浮皮潦草(同时还写错了一大半)。

在妈妈眼里,这算什么?什么都不算,还是不上进,作业也很糟。妈妈这么想,后面的做法就顺理成章了。她用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认证了这一次的失败,她冷淡地撇撇嘴:「你看你,你还是这么不认真,什么时候才能对学习上点心啊?」

于是一切还是老样子。

孩子不意外,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还是跟往常一样不喜欢学习,作业也是对付的做。

除非,这时候有一个人注意到:

「等一等……你以前的作业都没有完成,这次居然你把它给写完了,你发生了什么变化?」

那么,故事还可以有另一个版本。

这是我们在心理咨询里常常看到的版本——看上去没变,但改变已经在发生了。也许这个孩子会说,没什么啊,因为今天的作业比较简单,或者,偶尔也想试一试自己的能力,或者今天一高兴就写过头了。反正是个例外,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会变回去。但无论如何,现在就是改变的发生。

对方就可以自顾自地问下去:

「明天,还可不可以再来一次?」

当然可以,来一次就可以有第二次。

一点改变带来另一点改变,好的结果激发更好的结果。信心越来越强,雪球越滚越大。

一年以后再回想起来,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改变就是以这样一种毫不起眼的方式开的头。

所以,这是一种能力。想要改变别人的人,需要学习这种能力。一个人一直做不好一件事,如果这次还是没做好,挑出他哪里没做好,这是很容易的,不需要任何能力。但是看出他在哪里有了一点进步,并且明确地指出来,让对方看到:这就是改变。——这种能力,有巨大的价值。

两周前写了一篇文章《让改变发生》,我说让改变发生是心理咨询师的核心技能。有人问我具体有哪些方法。上面说的就是一个方法——什么都不用做,看就是了,你会看到很多的改变发生。

因为改变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但你必须能认出它一开始的样子来。否则就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过去。它过于普通,过于黯淡了,一副没精打采,随时都会变回去的样子。甚至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有的改变那么小,那么偶然,心情也没有准备好,有什么值得大说特说的呢?不过就是某天早上少赖了几分钟的床,出门跑了跑步,吃了一顿不太美味的早餐,或者随便翻了两页书。

他当然不觉得这是一次改变,变一下算什么改变啊?再说了,改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没什么,只是一个偶然。」

而心理咨询师的价值是让他看到:这不是没什么,不是偶然,这正是改变一开始的样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安全感心理悲观主义男人心理心理学家自卑社会心理学恋母情结抑郁症PUA弗洛伊德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产后抑郁哈利波特桃花运外貌焦虑心理效应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绿帽情结偏执型人格MBTI测试心理健康测试叛逆情绪管理双相情感障碍心理医生心理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