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作者:若水沐风 2020-06-21 19:24:32 女人心理

前段时间,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某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记录自己生活动态的视频,引发了网友大讨论。其中有一条“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的留言(目前已删),居然获赞1.1万!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没想到都2020年了,把女性的价值与生育绑定的陈腐思想还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不禁让人感叹,女性要活出自己究竟有多难!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女性,从来不是女性本身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的,她是变成女人的。”生理性别仅仅是一个人的生物学属性,而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属性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

婴儿出生后,养育者会按照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要求来对待婴儿。《诗经•小雅•斯干》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描述,于是就有了“弄璋之喜,弄瓦之喜”之说。“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瓦片,而是一种纺锤。纺织作为古代女性非常重要的工作,从女婴一出生起就被作为一种女性职能固定下来。现代人虽然没有如此明显的性别偏好,但是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喜欢给女孩穿粉色的衣服,喜欢给男孩买枪支汽车这类玩具等,无非都是在强调性别的社会化认同。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等女孩进入学校,类似的“认同”还会发生。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女孩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利,只能在家里操持家务学习女红。现代社会虽说是男女平等受教育,但依然有部分教育者会将自己对于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投射到学生身上,比如“男孩数理化成绩更好”“女孩小学时成绩好,到了初中就不行了”“男孩调皮捣蛋是天性”“女孩就要安静听话”等。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一个女孩本来的气质类型、性格、兴趣爱好,更多人只关注想象中的女孩“应该是什么样子”(同样适用于男孩)。

女孩的天性得不到尊重理解,出于被抛弃被忽视的恐惧,不得不压抑隐藏起真实的自己,学着变成“女孩”。

女性的被塑造还源于社会文化的长期熏染。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代社会虽然极少有如此偏激的思想,但各类影像作品、文化讲座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依然残留着封建残余的腐臭。比如著名的女德班,宣传“三从四德”;各类美容广告宣传“女性只有年轻美貌才能过得好”;某些影视剧鼓吹“女人要为家族传宗接代”,甚至现代热播剧中霸道总裁和灰姑娘的桥段,也暗含“女性说‘不’就是同意”的误导。

通过长期“洗脑”,很多女性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远离自己,慢慢成长为别人口中的“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有人会说这都是男权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但是这一切真的都是男性造成的吗?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受害者,亦是同谋

同事刚生了三胎,她大女儿已经12岁了,小女儿才刚2岁半。为了追生儿子,她不顾自己40岁高龄产妇可能出现的危险,不顾医生“剖腹产两年内不能怀孕”的警告,忍受着孕期浮肿、妊娠糖尿病带来的种种不适,终于如愿以偿。

她以为自己功德圆满,是家里的最大功臣,可以在夫家扬眉吐气了,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婆婆说年龄大了,孩子让她自己带;丈夫为了养家不得不下班后做兼职,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女儿埋怨她“重男轻女”,母女关系越来越紧张……我们都感叹她所托非人,被迫成为了生育工具,可是她却说生三胎的决定是自己做的,她想为夫家留个男丁。虽然家人都劝她“封肚”,但是她自己不生男孩誓不罢休。

同事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她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自从有记忆起,她就经常看到母亲因为没有生男孩受到奶奶的嘲讽、父亲的家暴。母亲将所有怨气都发泄到她身上,认为如果她是男孩,自己就不用受这么多委屈。同事一方面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另一方面对母亲深怀愧疚,认为母亲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同时,为了不重复母亲的悲惨命运,就想通过生男孩来增加幸福的“资本”。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但没有带来想象的“幸福”,还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有人说:“相比起男性,女性更加重男轻女。”这话有一定道理。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成年女性对其他女性的“敌意”。母女关系的相爱相杀,对事业成功女性的恶意诋毁,对老年女性的生活压榨等,时刻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上演。就像这次杨丽萍事件,留言的就是一个女性。同是女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呢”?如果说女性本身就是受害者,为什么还要成为“同谋”呢?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性别,我们共同的命运

谁是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你自己,还有……你的敌人。把同性比做“敌人”虽不太恰当,但是“敌人”是你心中坏客体的投射,在这个层面来讲,敌人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当一个婴儿不被养育者尤其是母亲接受时,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该怎么办?根据克莱因的观点,婴儿进入偏执-分裂心位时会运用分裂机制把“好妈妈”和“坏妈妈”截然分开,无法完成整合。随着婴儿认知水平的提升,婴儿会发现其实她们都是一个人,这时婴儿就进入抑郁心位。

从偏执-分裂心位到抑郁心位的移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即养育者(绝大多数是母亲)能提供良好的养育环境。这个环境并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母亲能够为婴儿提供足够的抱持。当母亲不喜欢女婴时,这种抱持与互动必然很少发生,女婴会更长时间停留在偏执-分裂心位,即使成年也更容易处于非黑即白的状态。

而女儿的出生会激活母亲早年的经历,如果母亲儿时也曾经历过“重男轻女”,她就更倾向于重复早年被对待的经验,用她母亲对待她的方式来对待她的女儿。至此,命运的轮回就这样在一代代女性身上传递下去。

那么,女性如何才能摆脱代际传递呢?

生孩子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

他者,有转化的能力

他者是与自我相对的二元论概念。他者本身是相互的,每个人既是自我又是他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但是,女性却被定位在“他者”的位置上无法挣脱,以一种“绝对性”的方式被强行固定下来。

想要摆脱“他者”的位置,首先,女性要承认自己的需要。很多女性一生都在为别人服务,她们知道丈夫的爱好,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或者即使知道,也把自己的位置排在最后,先满足他人,结果别人自然而然就把她们忽略了。这类女性可以“自私”一些,多给自己一些小惊喜,在满足他人之前先满足自己。“水满自溢”,只有当拥有了爱自己的能力时,才能去爱他人。

其次,要走出“舒适区”,勇于迎接“变化”。有些女性由于自身原因(如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等),或长期受到打压,会担心自己无力改变,或改变后无法享受现在的“成果”,害怕失去某些重要的人。出于恐惧,她们不敢让自己呈现出更好的一面。这类女性往往自尊水平不高,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放到“弱者”的位置上。她们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享受不一样的客体经验,多从小事上培养成就感,慢慢地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并非想象中的“一无是处”。

当然,如果想探究自己的深层问题,找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希望每位女性都可以多给自己、给同性一些支持和鼓励。毕竟,女性的成长之路依然艰难,我们仍然拥有同样的命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产后抑郁测试桃花运恐惧症孤独症回避型人格强迫症智商心理测试治疗师悲观主义弗洛伊德情商测试智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绿帽癖爱情挽回抑郁症测试负面情绪树洞依赖型人格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人际关系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