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2:11:07 心理百科

互联网媒介的繁荣时代,媒体高度商业化的当下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最近大家是不是又吃了不少的瓜啊,什么总裁,网红,明星等等应有尽有,在社会公器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负面信息更是借助新媒体平台,火速传播至全国,舆论的杀伤力来势汹汹,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4月17号中午12点23分,微博上天降大瓜:一位网名为“花花董花花”的网友隔空喊话网红张大奕,“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

按说“花花董花花”只有30多万粉丝,手撕张大奕这种一千多万的网红力度上还差点,但了解内情的网友很快扒出,“董花花”是天猫淘宝总裁蒋凡的夫人。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传言四起的同时,蒋凡在18日作出回应。一名阿里内部员工向21记者证实,蒋凡在阿里内网(阿里全体员工的内部讨论网络),就网络传言带来的不好影响对公司和同事道歉,并请求公司对自己展开调查。

在众人关注下,阿里立即启动了调查,并在4月27日公布了调查结果——蒋凡并没有对张大奕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但是,蒋凡本人遭到了严重惩罚——除名合伙人、记过、降级、罚奖金。

蒋凡曾是一个天才般的精英,他的工作履历,堪称耀眼。18岁保送复旦大学计算机系,21岁进入谷歌,成为李开复的得力干将。少年得志,蒋凡还在继续创造辉煌。他28岁创建友盟,被阿里巴巴以8000万美元高价收购,一举实现财务自由。

2013年他进入阿里巴巴,4年后升级淘宝总裁,2019年兼任天猫总裁,被认为阿里巴巴未来的接班人。在这期间,蒋凡收获了婚姻,他和夫人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不出意外的话,蒋凡未来一片大好,可惜这一切都伴随着“婚外情”的丑闻戛然而止。有人说,阿里对他的处分不足以毁掉他的前程。

也许不足以毁掉前程,但打击无疑十分惨重。对于一个事业上有着这么严重污点的人,即便是天才,阿里的企业也不敢轻易重用了——谁知道他未来还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阿里可没办法再承受一次这样的损失。

少年得志,却又因婚外情折戟沉沙,这个“错误”的代价真是昂贵。

不知道蒋总裁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但是从某种程度上却被罗志祥拉了一把,现实再一次给我们证明了处理危机公关最有效的方法,是出现另一场危机。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4月23日周扬青发文官宣和罗志祥分手,信息量大,金句频出。

随着事情的发酵,还掺杂着婆媳反目,明星站队,以及是否占用公共资源等的争论。

罗志祥的商业价值大受打击,常驻综艺代言品牌恐换人,之前苦心经营的各种人设更是毁于一旦。

……

回顾这几年,名人、大佬因为一些事被拉下神坛的事情层出不穷。

这个时代,人人上网,人人吃瓜,名人的负面信息一经曝光,极易吸引大批媒体的报道,招来网民的聚焦,我们可以360度,围观名人的一切,更何况名人的负面信息还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2015年,一项发表在《社会神经科学》上研究发现,人们在听到关于自己的八卦或负面的八卦消息时,受试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会有更加活跃。当受试者听到名人们的负面消息时,会刺激大脑中的“奖励区域”释放多巴胺等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化学物质。

伦敦国王学院神经生物学家亚当帕金斯表示,“当一位名人身陷丑闻时,我们大脑中的‘奖励区域’便会启动,就像亲眼目睹部落中比自己更成功的竞争对手垮台一般。”

公众人物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注意力资源,他们的言行具有放大作用,一举一动都会产生社会影响。

公众人物往往不是因为品德的高尚才成为名人的,但是一旦成为名人后,因为名人效应而产生的放大作用便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他们的品德言行会时刻受到社会的“监督”,

公众人物的有些行为,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算不了什么,怎么处理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可是如果发生在名人身上,就可能成为传播很广的重大新闻,因此名人必须注意自己言行的放大作用。

吃瓜时代,公众人物是否更应谨言慎行?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双相情感障碍控制情绪职业性格亲密关系心理健康PUA焦虑症回避型人格心理测试社交恐惧症绿帽情结安全感情商测试自闭症霍格沃茨心理治疗社交恐惧症易怒症自卑心理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测评系统职业价值观自愈能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医生偏执型人格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