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
作者:易读心理网 2020-11-08 12:08:59 心理百科

清醒梦是什么意思?清醒梦就是指在做梦时保持清醒的状态,又称作明晰梦,清明梦。它与白日梦不同,清醒梦是做梦者于睡眠状态中保持意识清醒,白日梦则是做梦者于清醒状态中进行冥想或幻想,而不进入睡眠状态中。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我们又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梦境?

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

心理学家告诉你“清醒梦”怎么做,做梦的人有明显的自我意识,能区分真实与虚幻,推理和从事逻辑思维的能力、记忆都是是完整的。

你曾经做过一个你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吗?在做梦时保持清醒的不寻常的意识状态,被称作清明梦,或者清醒梦(Lucid Dreaming)。

清醒梦一直是梦研究的一个有趣话题,这个词是弗雷德里克·凡·伊登在1911年创造的。

他其实被分为两种状况,一种是我们挣扎着要醒来的却无法醒来的,这往往是噩梦;一种是意识到了在做梦,但是没有想来醒来的意愿的。

心理学的分析来看,这些梦的迷人之处在于它们对意识和身份理论的暗示。

做梦的人有明显的自我意识,能区分真实与虚幻,推理和从事逻辑思维的能力、记忆都是是完整的。

只是,在这个梦中,采用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做梦者可以考虑、想象梦中另一个人物的想法或感受。

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清醒梦呢?

它不是一种睡眠状态,也不是清醒的状态,梦中的人物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清醒梦者的创造物,因为他们的行为就好像他们有完全的精神能力和自主权,梦者和梦中的人物之间的整个互动、对话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可以发生。尤其是在噩梦中,他们的行为显然与做梦者的愿望相反。

有时我们甚至可以控制梦的展开情节,可以在梦中制造与梦的意志相反的事情。

更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的是,由梦中人物发起的行动可以导致从做梦者的性高潮到做梦者的濒死体验。

简而言之,我们在清醒生活中认为理所当然的所有精神成分,对做梦者和梦中的人物来说,都以清醒梦的状态存在。

但除了清醒状态下的正常精神元素外,清醒梦者和其他梦中的人物还增加了心智能力。

当我们清醒梦中的事情在现实中发生了,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是奇迹”的想法,在清醒状态下还可能会相信自己拥有超自然的精神力量。

当然,最有趣的是,清醒梦者本质上是一个完全清醒的人,不能说他产生了幻觉,然而,他观察的是一个完全实现的视觉世界,充满了设置、环境、人物、动作、动作、故事情节、情节和“氛围”,就像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那样。

事实上,这个梦的世界和其中的人物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们可以强烈地影响做梦者的生理反应,甚至死亡。

后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著作《梦的解析》中将清醒梦解释为“潜意识的强念力再现”,特指在大脑对某些事物拥有执念时,将把梦境由无意识混沌状态接管为半意识状态。

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

研究表明,能够影响清醒梦经验能力的有以下因素:

(1) 有些人“天生的”比其它人更容易拥有清醒梦。

(2)冥想,以及任何涉及神智集中的行为能够强化经验清醒梦的能力。

(3) 孩子比起成人好像容易拥有清醒梦一些。(入睡的能力看起来随着人的年龄而下降。)

(4)催眠是引导出清醒状态的妙极方法。很多人学习如何催眠自己,当使用了哪些技巧,实现清醒梦就变得可能。

(5) 各种引导技巧可以帮助引导出清醒状态。

(6) 梦境回顾,练习记忆自己梦境的能力经常与学习清醒梦拉上关系。良好的梦境回顾能力能使人对于他们的梦境更加警觉,同时使他们记得自己进行了清醒梦。

我们要怎样做清醒梦?

心理学对梦的探索从弗洛依德开始就从未停止过。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表示,梦境是人们白天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表达。

而弗洛依德的后继者荣格则认为梦境反映了人们的无意识活动,还包含了许多人类的“原型”概念。

现代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来解释梦,把梦视为人们记忆碎片重新组合而在大脑中重新回放出的“戏剧”。

此外,还有研究表示,清醒梦是可以被引导的。

当梦者从梦中醒来,对清醒梦进行诱导(MILD),练习梦,并想象它变得清醒,对自己重复说:“下次我做梦时,我想记住自己在做梦。”

每次清醒梦后,反思是否在做梦,并扫描环境中是否有做梦的不一致之处。

持续的操作,可以让我们形成思考的模式,最终在做清醒梦时拥有引导的能力。

当然,自我暗示不仅在清醒梦的领域有用处,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帮助自己,想要尝试的朋友不妨试试。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产后抑郁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存在主义桃花运原生家庭负面情绪职业价值观俄狄浦斯情结心理测评系统爱情挽回情商测试心理学家智力树洞男人心理职场心理心理治疗弗洛伊德叛逆易怒症心理咨询社交恐惧症回避型人格安全感偏执型人格依赖型人格障碍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