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本该搬上大荧幕的贺岁片《囧妈》,因为疫情,被影院撤档
随后这部影片,在手机各线上平台免费上映,这是史上首次春节档电影通过网络播出
在这特殊的时刻,这部影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大家见面,无疑给大家苦涩的生活注入了一些温暖。
影片中,讲述的是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相爱相杀”的故事。
有笑点,有泪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自恋型”的父母
我都是为了你好
剧中,卢小花(母亲)和徐伊万(儿子)关系很拧巴
两人在一列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绿皮火车上朝夕相处了6天5夜,每天见面都是战火升级,剑拔弩张
在一开始,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个母亲对她孩子的“控制”,她的爱像一面密不透风的墙,裹挟着徐伊万生活的每个角落。
因为申时(下午15-17时)有利膀胱
于是就逼着徐伊万喝下一杯接着一杯的薏仁水、绿豆水…
给徐伊万吃了一整盒的红烧肉,却在吃剩最后一块时突然制止,说:“红烧肉吃多了会长脂肪,你要控制”
徐伊万在看手机时,她一把夺过说了句,“手机看多了会得老年痴呆” 无论儿子做些什么,都有絮不完的唠叨,讲不完的道理 里面有一个片段是:
卢小花问了徐伊万好几次,“要不要喝粥”
徐伊万都说:我不喝 隔了一会儿,卢小花又问了一次 这时徐伊万忍不住的怒吼了一句,“如果每次你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你不喝,然后你心里认定我一定要喝的话,那你又何必问我?”
就像她总认为徐伊万吃不饱,无论徐伊万是在聊工作、打电话、睡觉休息,她都可以把食物一个劲往他嘴里塞
她的世界听不见别人拒绝的声音,只有自己的回音
“你是我的孩子,你得听我的”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种事无巨细的“控制”,认为孩子的世界要围绕自己转,这便是父母“自恋”的表现
一个个体从一出生,必然会和给予我们生命和食物的人,产生依恋共生的关系。
但这种共生,只存在我们小时无法有能力保障我们生命的时期,一旦长大,母亲和孩子必然要学会分离
否则,没有界限的、“自恋”的爱,便会带来伤害。
“中国式亲子关系”明明是爱,却彼此伤害
与自恋相伴而生的,满足的是父母的控制感,牺牲的是孩子自己掌控人生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剧中,徐伊万在火车上和一个俄罗斯女孩相识,女孩问了他一句话:
“我发现你妈妈一直想控制你,你喜欢这样吗?你想逃离吗?你敢不敢把你心里话告诉你的妈妈?”
徐伊万一听,呵呵两声说:那不敢,不敢,绝对不敢
面对亲人的控制,他们都会有迎合、服从、不敢反抗的举止,但这是暂时的,当怨气积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
所以后来,徐伊万歇斯底里的喊出了心里的话:“我要逃离!”
“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啊
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吗?”
这不由让我想到电影《暗黑者3》中吴洋的妈妈,30岁的吴洋被妈妈设定好了日常的每一分钟,都该干些什么
就连出门想要和朋友吃个饭,也要和提前和妈妈“申请”
当妈妈想看吴洋手机,却被儿子以“我也有隐私”拒绝时,她怒不可遏的指责:“你什么态度,连你都是我养的,我生的,我看你手机还不行了。
面对妈妈360度无死角的掌控,吴洋心有不快却还是默默忍耐
直到一次,妈妈把吴洋喜欢的女孩推下了楼梯
被击垮心理防线的吴洋,最后杀了自己母亲,然后自杀
故事以悲剧的形式结尾。
当一方想要“控制”,便会有一方想要用想要争吵、冷战、逃离的方式来挣脱这种被束缚的关系,更甚者,酿成了悲剧。
明明是爱,却变成了刀刃,在各自生命中划开了一道道刀口,伤痕累累。
我一边想逃离原生家庭一边却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剧中的徐伊万正在和妻子张璐闹离婚
张璐说: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
这和徐伊万对他妈妈说的话如出一辙
妈妈想要改造徐伊万成为“她幻想的儿子”
即使徐伊万再排斥和不喜欢,但在婚姻关系中,他也无形中重复着妈妈的模式,尝试想把对方变成“我幻想的妻子”
这种结果,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它指的是,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形成强迫性重复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便是:我们从小潜移默化的被植入某种信念或规则,当我们长大之后,他依然不自觉的运作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正如有句话所说:我一边想逃离原生家庭,一边却又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整部剧看下来,或许你会发现,徐伊万和卢小花两个角色并无什么不同
妈妈卢小花对徐伊万所做的所有事,出发点都是因为爱
她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你而活。”
只是爱的方式出了偏差。
徐伊万也是爱着自己的妈妈,只是他每次面对妈妈的“嘘寒问暖”时,总是不耐烦的说,“你不要管我的事可以了吗”
一张口,就是火药味。
同样的,在面对妻子张璐的离婚协议书时,他拒签,然后想尽办法要去美国搅黄妻子合作谈判的单子,报复性给妻子各种添堵
只是因为他内心不想和张璐离婚
徐伊万也是,卢小花也是,他们在各自身份里面“嚣张任性”,却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和真实情感
他们看似在面对面交流,中间却隔着千沟万壑,内心的情感没有真正链接给对方,一切的行为和言语就变成了矛盾的引爆点。
和父母的和解就是和自己的和解
“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给你妈妈拥抱,是什么时候?”
这是影片开头,张璐问徐伊万的一句话,
那时伊万回答说,“我都40多岁的人了,突然给我妈一个拥抱会很奇怪的”
生活中很多人或许和电影中的男主角一样,每天忙碌自己的工作,就算偶尔回去看望母亲也是在忙自己的事情,而拥抱母亲的记忆更是停留在少不更事的年龄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和父母渐行渐远?
我们怨父母纠偏与控制,那有没有想过或许是我们未曾走进过他们的世界。
就像,徐伊万一直认为父亲沉迷酗酒,然后酒精中毒死亡,都是因为母亲过度掌控父亲的生活,让父亲痛苦不堪,靠酒精来舒缓心中郁结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母亲愿意坐6天5夜的火车,花两万块钱站上剧院舞台去唱一首歌
他抱怨母亲总是管他太多事,总是转发各种公众号养生文章,微信聊天每条都是60秒的语音
直到后来,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徐伊万从他母亲的口中才得知,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他的父亲除了酗酒,还会家暴
直到他看到站在舞台上,光芒万丈唱着《红莓花儿开》的母亲时
从那刻起,他才窥探到一个完整的母亲,她很“强势”,但也有伤口和脆弱,她被时光抹白了鬓角,但在舞台上惊艳了岁月。
他走了过去,轻轻的拥抱了一下他的妈妈,动作很生疏,但很温暖
他们有过的误解,所有撕心裂肺的争执,都在这个怀抱中被和解了。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父母本就不是完美的
当你看到你童年的“创伤”时,一味怨怼,无法释怀只会加剧痛苦,不妨将原生家庭作为一面反思的镜子,直面父母,理解他们缘何是他们,并尝试率先迈出第一步。
当你找到与父母的情感出口,或许很多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就如徐伊万,与母亲和解后,他也找到了婚姻关系的出口,他向妻子坦诚自己内心的挣扎,虽然他们终究还是走向分离,但彼此却给对方留下最真诚的祝福。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卡在过去的人,不能将新的经验整合到生活中。”
只有将矛盾归零,将心结放下,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影片的最后有几句话我很喜欢,把它送给大家: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和父母的和解,和自己的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让我们放下手机,给他们一个拥抱吧~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40620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0459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385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45695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44179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