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头不算顺利,疫情席卷了全国,很多城市限制了复工时间。在这个突然多出来的时间里,我重温了一遍《老友记》。有一集,钱钱给未来的爱玛录像,他说:“爱玛,现在都已经2020年了,你还在午睡吗?” 仿佛2020是个很遥远的时间点,而现在它已经到了我们眼前。
《老友记》的影响是巨大的。剧里几位主角年纪设定约在25-35岁,他们每天需要为工作、爱情和亲情而烦恼,还要面对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仿佛麻烦纷纷长着脚不停地跑来,但是站在十季的结尾回头看,每个人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
在六人间温馨搞笑的日常互动之余,编剧还穿插了很多故事情节,为观众展示出一种“未加限制的可能性”。在《老友记》里,你能看到逃婚、同性恋结婚、好友变恋人、普通人和百万富翁谈恋爱、富家小姐抛弃一切从服务员做起一路奋斗到时尚公司主管……而这些都被云淡风轻地演绎了出来。
它有意无意间为挣扎在生活中的人们送去一丝安慰:别担心,生活可以包容很多的可能性,不要给自己设限,I WILL BE THERE FOR YOU。
从去年开始,后台时不时会有粉丝给我们留言,倾诉关于“三十而立”的困惑。大家纷纷表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不知自己该以什么状态去踏入30岁这道坎,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邀请了几位用户来说说他们在30+的故事和体会,希望他们不同的选择和际遇能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01、“一城一池”的得失无需太过计较,对生活抱有更长期的期许远阳,男,35岁,公务员
三十岁时,我认真地思考过“梦想”这个主题,发现那不是具体的某个成就或某个职业,而是一种泛化的“梦想中的生活”,比如更准确地认识周围世界,并且有能力应对世界的变化,等等。
为了达成这种生活,我有一套很“自我”的生活方式。比如,我更喜欢在空余时间读书而不是社交,周末或下班的聚会,我能推则推。再比如,我虽然在宣传部门工作,却因为对经济学感兴趣,考了在职的经济学硕士,现在每周来往上海和浙江上课。还有坚持健身,戒烟戒酒。
这些习惯让我在现在的圈子里显得很不合群。在单位,虽然我的工作表现不错,但是和领导、同事关系比较疏远,有晋升、培训的机会,不太会轮得上我。有同事甚至直言让我别那么“佛系”,分些心思来经营关系。我也没花什么时间去交友,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解决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父母觉得我不务正业,催得越来越频繁。
虽然周围的人都觉得我这样不好,但我并不因此感到焦虑。因为我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往哪儿去,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城一池”的得失不需要计较,我对生活有着更长期的期许。
相比于那些跟着社会时钟、主流节奏紧赶慢赶的人,我时常感到我的时间更多、生命区间更大,因为我的生活目的只有“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而不是每天焦虑着“其他人做了什么我要不要也去”。这样的心态给了我稳定的节奏,甚至让我在面临选择时,都更加清晰和容易。因为我只要选择有利于达成自己梦想生活的就好,其他的标准,不是我的困扰。
看起来我在每个方面都没有太急切的追求,但放到一个更长远的时间维度里,就是我要的生活的总和。
02、重新开始不是开荒,是在过往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人生Tony,男,35岁,保险经纪
18年初,我工作了7年多的广告公司被收购。我作为老公司的高管,看着自己付出了青春的地方说没就没,特别难过,加上适应不了新团队,我决定重新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那年我33岁。
离开后我做过设计、民宿,最后进了保险公司。兜兜转转中,我见过只讲利益不讲情面的老板,见过无能且自私的同事,见过难缠的房东和房客。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没有特定的工作能给人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安全感。这安全感来自过去的积累。某种意义上说,重新开始比继续以前的生活,更依赖过去。
每个在职业上重新开始的人,都会面临经济来源紊乱的问题。但是在三十岁左右,白手起家不是个好选择,因为你交往的人不是一无所有的,你需要必要的经济基础,才能和他们平等对话。
其次,重新开始的人从“为公司工作”变成了“为自己工作”,要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更是资源和人脉,而这必然从过往中积累而来。
还有,重新开始后,很多事突然不由自己做主了,人会感到无助和失落。这时候,过往几十年磨练出的心性,会帮助我们坦然面对。
在我看来,三十多岁是重新开始的好年纪,因为这时候的人有见识有积累,重新开始不是开荒,而是在过往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人生。很多人也许觉得,重新开始就是和过往彻底割裂,这是个误解。建立在过往体验和积累上的重新开始,才更成熟、更有希望。
03、重新开始最难的地方,在于打破生活的惯性米娅,女,34岁,基金会秘书
我32岁时离了婚,重新过回了一个人的生活。
我父母在我的婚姻上很强势,所以我跟前夫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交代。可是婚后我发现,前夫也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他会在我出差时要我开视频证明,还会检查我和男同事的聊天记录。生活里有三个控制我的人让我喘不过气,我不得不考虑改变现状。
我首先想到了离婚。因为这个相对容易实现。可是,习惯性妥协的我,在做了这个决定后,居然满脑子都是即将面对的阻碍,完全想不到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然后我意识到,我要重启的可能不仅仅是婚姻生活,更是我为人处世的模式。
我找到好朋友寻求支持,学习直面困境和关怀自己。我也开始拒绝前夫开视频的要求,拒绝将新的手机密码告诉他。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终于离婚了。
离婚后我没有和父母同住,而是一个人在外租房,真正过上了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在我看来,三十多岁想要重新开始,比年轻时困难,因为三十岁的人在思维、行为上会有惯性,惯性推着我们延续以前的模式,让打破变得特别难。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打破了,就是彻底的蜕变。所以,三十岁的重新开始,其实是塑造一个新的自己吧。
04、任何艰难困苦,都会增加生命的张力,宜早不宜迟David,男,39岁,研究员,现居香港
我30岁是2010年,正在考博士。
那时我已经在四川的一所高校做老师了,却因为有更高的学术理想,决定考博。当时,学校有推荐读博的名额,只能去指定的高校,毕业后回到学校来。但我所学的专业,海外的发展比内地领先太多,要接触最优质的学术资源,必须去海外。我毅然辞职,在家脱产两年,终于拿到了来自英国的博士offer。
我在30岁的时候重新走进校园,与预料的一样,海外的学术体系跟我的学术基础差别巨大,这导致我读博读得比别人艰难。我要花更多的精力才能理解课业内容,研究计划还屡次遭到导师的质疑。但所幸我熬过来了,毕业时成绩还不错。
后来,我到了香港,在现在的研究所里做研究员。香港的生活依然很难。我拿出将近一半工资,只够租一间10平左右的小房间。研究所的工作也要求我不断学习和进步。于是,我的生活被简化为两大部分: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在香港应该享受的精彩,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因为相比之下,留在四川的同事们,生活质量比我高很多。他们有更大的房子,更多的个人时间,更容易的晋升之路。可是,我自己从没后悔过。
我一直相信“求战者安”,经历更多的辛苦,才能让生命生发出更大的张力,更好地面对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苦是宜早不宜迟的。相比于安稳度日的而立之年,我更希望经历沉浮和挑战。
05、人的韧性恰恰在于,总能从坎坷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海燕南飞,女,53岁,私营业主,现居苏州
我二十六岁时,女儿3岁,我离婚,又在90年代的下岗潮中没了工作,生活十分灰暗。后来,我好不容易找到新工作,又因为女儿上小学的学区问题,不得不搬家、辞工,在二十九岁时,重回之前的灰暗状态。
第二次再经历,我没那么怕了,开始在生活的角落寻找价值。比如提高厨艺、学习花式织毛线、跟女儿一起面对“没有爸爸”带来的影响。
不知道是不是好心态带来好运气,过了几年,老家城市改造,我父母用拆迁补偿款,支持我开了一间“小饭桌(学生代伙、午休的地方)”。我的厨艺有了用武之地,还用自己织的毛线制品装饰店铺,有空时和家长交流育儿心得,很快,我的店成了附近最受好评的店。
39岁那年,城市区域重新规划,“小饭桌”所在的地方被划进开发区,未来可能承办重大会议、赛事,很多不适宜的店铺要被关张。我不忍心放弃小饭桌,于是花了很多心思,重装修、跑手续,将它升级成了“私房菜”。看着工人们把牌匾挂上门楼,我感到自己终于在这个城市站稳了。站稳了,就不会再倒下。
我的三十岁很失败。可恰恰是那段失败,逼着我从别的角度理解生活、锻炼自己,最终有能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乘着东风,越来越好。我并不感谢坎坷,可我感谢熬过了坎坷的自己。我也因此相信,任何的坎坷都不可怕,因为人天生有韧性,会帮着我们,获得新的生活。
KY作者说:
“三十而立”是孔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后人为其增添了很多诠释。我们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三十岁的时候,人就可以实现自我的人格独立,对自己和世界有足够的觉知,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说,三十而立绝不是某种标准;它更多地代表一种成年人自立于世的意识,和坦然面对生活的成熟心态。
经过这次访谈,我发现,不论大家的30岁是什么样的,他们最终做到了认真踏实地对待生活。而生活最终拥抱了他们,告诉他们,你们值得更好的。我想,这才是比“应该过什么模样的生活”更重要的东西。
更加坦然和成熟的心态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收获,比如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多经历多体验多聆听,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学习心理学,了解、领悟、而后收获成长。
如果你想以心理学为钥匙,打开自己的心灵与视野,大踏步走向自己理想的生活,不妨来看看我们和糖心理合作的“萌芽计划”。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6363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54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693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924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8176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