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戴口罩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年关,注定有些艰难。
虽然每天各大媒体平台的信息铺天盖地,各地对于疫情的防控措施也日趋升级,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始终处于漫不经心的状态,劝不动、管不着,让人操碎了心。
比如,年纪稍大的长辈。
微博上有这么一条热搜:如何劝父母戴口罩。
近5000万网友纷纷来吐苦水:
“劝我妈戴口罩太费劲了,说啥都说没用,还说死也不戴口罩,真的服了。”
“难度堪比当年我妈劝我穿秋裤,太难了。”
“太气人了,说什么我们这边风水宝地,03年SARS都传不过来,这次也没事。”
“我正儿八经地转了无数新闻和科普,我妈轻飘飘的一句‘我知道了’,回头买菜还是不戴口罩。”
平时在家族群里转发各种养生文章的七大姑八大姨,面对这次肺炎病毒,却轻松自如,一笑了之。
留下年轻人急得吹胡子瞪眼睛。
比如,一些我行我素的同事、朋友。
知乎上有网友吐槽:
跟朋友一起约好出门,地铁碰面时惊讶地发现他没戴口罩,就翻出来一个给他,谁知道他拒绝了,一脸不屑地说“吉人自有天相,我们不会被传染的,放心吧”。
公司发了口罩,有同事就是不好好戴,还开玩笑说“如果传到我们这了,那全中国都传遍了吧,也不用防了”。
这都是什么神逻辑啊?
这几天如果出门办事,大概率会发现,即便疫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大街上还是会大摇大摆地走过几个不戴口罩的人。
有人的眼神中还流露出一丝优越感,似乎在说:
看把你吓的,这么怂?
有人说: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无知和轻视。
其实,无知和轻视只是一种态度的体现,这之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2.我拒绝,因为我害怕
新冠肺炎是一个意外事件。
这个意外事件是未知的、不可控的,突然闯入生活,就会打破原有秩序。
对于父母长辈来说,如果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意味着:
不能去菜市场讨价还价了;不能约姐妹跳广场舞了;不能悠闲地喝茶打麻将了;不能热热闹闹地团圆过年了;
甚至,几十年来从无例外的拜年串门,都要被禁止了。
看上去,是劝父母戴口罩,实际上,是让他们接受这个意外,或者说,是让他们接受这一系列对日常生活节奏和规律的更改。
改变是很困难的,尤其对于年纪稍大的长辈而言,他们习惯了在熟悉的固有模式中生活,这能带给他们极大的安全感。
而改变就代表着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会让他们感觉失控,潜意识将产生极大的危机感和恐惧感。
何况,这个突发事件,还和生病、死亡联系密切。
这样,焦虑就被触发了。
可是,如果拒绝承认和接受这个意外事件,一切就能保持原来的模样,在可掌控的生活秩序之中,父母长辈们能够远离恐惧和焦虑,享受确定感带来的踏实、平稳。
有这么一个咨询案例:
来访者被儿子从农村接到城里,可是一向身体硬朗的他总是心慌、手抖、呼吸不畅,反应也变得迟缓了很多。
医院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但是躯体症状一直很明显。
一个月后,儿子无奈听从心理咨询师建议,将来访者送回了老家,一切症状很快消失了,挑水砍柴虎虎生风。
这个例子中,来访者就是对生活环境和秩序的剧烈变化产生了严重焦虑,进而诱发了一系列的躯体不适。
总有人抱怨自己的父母,年纪越大越倔强、迂腐,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其实也是因为,随着年龄渐长,精力锐减,他们更愿意活在自己熟悉的小圈子里,哪怕是僵化的、陈旧的,但却是最保险、安全的。
所以,不戴口罩只是一个表态,深层的心理动机是对焦虑的防御:
我不想突发事件打乱我的正常生活,我不想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恐慌。
3.最“特别”的那个
那些自认为“吉人天相”的人,又是怎么个情况呢?
这属于全能自恋的一种表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全能自恋是指人在婴儿时,觉得世界要以我为中心,所有的人必须知道我的需求并立刻来满足我,也称“婴儿式的自恋”。
通俗来说,全能自恋就是认为世间所有事情都能按自己的意志支配,我就是“上帝”。
这种状态一般存在于0-6个月的婴儿身上,他们需要这种全能体验来建立对世界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而随着正常的心理发育,全能感会逐渐消失。
但如果在这个阶段,由于父母的疏忽、冷漠导致婴儿全能体验受挫,就很可能被卡住,带着全能自恋长大。
但在成人世界,全能自恋就不太正常了。
有一部分人,总认为自己很特别,或者所在的地方很特别,犹如神力加持,百毒不侵,根本用不着戴口罩。
实际上,这就是在体验全能感:
再厉害的病毒都得听我的意志传播,我和你们不一样,病毒不会来找我。
当一个人体验全能自恋时,会混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也就是说,他会置客观规律、他人感受于不顾,呈现出轻蔑和傲慢的态度。
比如,2018年高铁霸座事件的当事人孙某。
占了女孩的靠窗座位后,他拒不让座,与乘务人员沟通时装傻充愣,并表示到站下车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找轮椅。
还称让女孩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座位,要么去餐车。
事发之后,发微信给朋友:
今天上午我又把一车厢的人耍的团团转,包括列车长、警察、一车厢的乘客,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这是典型的全能自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所有人都必须以我为中心,被我安排,对规则和他人毫无尊重、敬畏之心。
所以,在传染肺炎中表现出“迷之自信”而拒不戴口罩,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自恋:
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全世界都得听我的安排,这点病毒能奈我何?
4.怎么破?
这次肺炎疫情传播迅速,大是大非之中,劝说人们戴上口罩依然是首选之策。
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这些人戴上口罩?
试试共情技术的运用:
进入他的精神世界,并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他内心体验的理解,传递给他知道。
简单来说,就是跨过边界,从自己的世界抽离,到他的世界陪伴他,和他沟通。
❶ 用他的逻辑说话
这段时间,有一篇专为劝说父母长辈戴口罩的文章火了。
这篇文章,仿照中老年爆款文的套路,通篇使用长辈们喜闻乐见的元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大号彩色字体、积德行善佑全家的逻辑,再配上佛光普照的音乐。
年轻人试了试,嘿,还真的灵。
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决定了长辈们思维方式的差异,大量转发专业、深度的科普文章,他们看不懂,也没有兴趣。
但换一个角度,用他们的逻辑、情感、喜好来摆事实、讲道理,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旦从认知层面打通了,让这件事在他们的判断体系中预警值升高,就有劝说成功的可能。
投其所好,就是高层次共情的结果。
❷ 将不确定确定化
长辈害怕被疫情打乱生活节奏,在劝说的同时,也需要看见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给予一些陪伴和帮助,和他们共度这个特殊的春节。
比如,帮助父母重新安排一些计划:
不能去菜市场买菜,就教他们怎样在网上超市抢折扣和秒杀;不能约姐妹广场舞,就和她在K歌软件上大展歌喉;不能串门打麻将,家里几口人凑凑来娱乐一番;过年不能走亲访友,可以多视频、多电话,聊聊疫情,也侃侃趣事儿,如果你能陪在身边,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明确的计划,能消除改变发生之后的不确定感,当他们开始熟悉新的生活秩序时,掌控感就回来了,焦虑也会减轻。
❸ 归还“主权”
当劝说对方戴口罩时,他其实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但实际上,没有人喜欢被安排,尤其是长辈。
这时候,你可以试着把“主权”还给他:
非典那年,我们全家可都是靠您渡过难关的,那时候的经验,可否传授一下?
当站在“主导者”地位时,他的能动性、责任心会得到显著增强。
而对于那些总觉得自己“特别”的朋友,可以说:
知道你厉害呀,可是我们身体挺弱的,你看还有孩子呢,能不能勉为其难戴一下口罩?
如果共情不管用,再考虑借鉴一下火遍全网的“河南村长”的大招,干脆直白地说出利害关系:
这是传染病,没有人有天生抗体,你也不例外。
就算你免疫力好不中招,万一把病菌传染给其他人了呢?
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请戴上口罩吧。
温和坚定的语气和态度,可以有效调整对方的自恋状态,将其从虚幻的内在世界,拉到正常的、严肃的客观现实中来。
以上方法,也同理适用于劝说少出门、不聚会等情况。
毕竟,口罩也只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这个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与你一同平安无恙地度过灾难,共看春暖花开。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375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99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47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30367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1205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