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慢,甚至有时你越催促孩子做什么,ta就越磨蹭,忍无可忍的家长只得对孩子发脾气甚至动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孩子越催越慢,是因为你做错了,找到孩子磨蹭时家长应如何应对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只是在跟你较劲!
孩子越催越慢,是因为你做错了
打击孩子的主动性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原本刚刚想要去做一件事,却被别人抢先要求了,一下子就觉得索然无味不想做了。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主动变好的驱动,但父母的催促越密集,孩子的主动性就越没有施展的空间。时间久了,愤怒感还会触发逆反,甚至让孩子爱上磨蹭。
不利于“秩序感”的养成
孩子天生具有内在的秩序感,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完善。秩序感本身,是孩子产生自律的基础。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很多时候,我们的催促实际上是在要求孩子用自己的秩序来向父母的秩序做妥协。
比如,我们催促孩子快点出门,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上班快迟到了。我们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可能是因为我们想要早点出门逛街。
孩子注定比成人“慢半拍”,我们逼迫的“提速”,并不能真的使孩子效率变高。催促过于频繁和严厉,还会使孩子形成简单服从而懒于思考的习惯。
在下面这些情况中,尽量做到不催娃
“全神贯注”时不催娃。
当孩子处于全神贯注的探索状态中时,我们要尽量尊重孩子的节奏。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想拉着他去游乐场,他却蹲在路边专注地看起了蚂蚁。想抓紧时间出门,孩子却努力地系鞋带系了5分钟。当孩子全神贯注的投入在一项新技能的拓展,或者新事物的观察,或者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时,父母的催促,会成为一种打扰,不利于孩子专注力和秩序感的形成。
“结束收尾”时不催娃。
结束收尾阶段的催促打断,不利于孩子在完整的自主活动中创建成就感、节奏感和责任心。
当孩子处在收尾阶段时,比如,搭积木即将完成、剪纸已经剪了一半时,尽量给孩子的“收尾”工作让出时间。
相比过程中的磨蹭,孩子也可能收尾时故意磨蹭。我们可以提醒孩子下一步的行程和错过的结果,让孩子把控收尾节奏,同时也形成“有始有终”的行为习惯。
“延迟满足”时不催娃。
延迟满足是自律的基本原则之一,自律的孩子注定能走得更远。“延迟满足”有时候会自发地发生在孩子身上。
比如,得到一块糖却舍不得吃,在手里握很久以后再慢慢地吃掉。买了一块蛋糕,把奶油留在最后慢慢吃。这些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延迟满足”的意愿,孩子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强化自己的延迟满足能力。
孩子磨蹭时家长应如何应对
与孩子明确流程。
尽量与孩子建立起规范化的生活流程,如:“饭前饭后洗手”,“晚饭以后才可以看动画片”,“先洗漱后讲故事,然后上床”。
孩子在“固定流程”的生活中,往往能够获得安全感和掌控感,也更易于使孩子遵守规则。
责任清晰,强调“失去”。
我们需要使孩子明白,他需要为自己的时间安排负责任,并承担自然结果。
当孩子磨蹭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沟通:“如果我们迟到了,你就会错过幼儿园的早餐了。”“如果不尽早去洗漱,今天我们就失去讲故事的时间了。”但千万不要威胁。
要事先行,先吃苦后享受。
即使是成人,也有很多人受困于“拖延”。看似是将痛苦延后,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充分享受到之前的快乐时光。先解决重要问题,感受痛苦和困难,但之后得到的是更大的快乐和完全的放松。
孩子需要在人生早期拥有更多这样的体验,获得“要事先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同时需要父母及时的强化和鼓励:
“宝贝首先完成了作业,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尽情享受游戏的时间了。”
有时候,当催促即将脱口而出,不妨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里正在发生着什么。
静待花开,不仅是对花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温柔。
焦虑被放下时,才能够看见阳光满室、树影婆娑。
亲爱的孩子,你慢慢来,陪你慢慢长大,于我已是最美好的时光。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917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617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3568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1820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13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