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把孩子送去一个私塾,因为有人说,这个私塾的老师有威望,孩子都怕他,她希望这位老师可以帮她镇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孩子经常顶撞她,言语无状。她表示很不理解,因为她要求孩子做的事情,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孩子却一点都不能理解她的苦心。
这位私塾老师问她,你平时在家里都忙什么?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带孩子,平时不上班。就做做饭洗洗衣服,看看电视,刷刷手机。
孩子在旁边补充道。做什么饭,经常点外卖,还经常约朋友打麻将,逛街。
老师继续问她,那你怎么要求孩子呢?
我让他不要看电视,玩手机,要好好读书,读好书才会有好前程,我以前没好好读书,现在就很后悔。这些道理我跟他说了很多次,可是他就是不听。
老师笑着反问道。这话连你自己都不听,你却希望孩子听?
这位母亲讪讪地说,我们做父母的不都是希望孩子能比自己强嘛。我自己读书读得不好,但是我希望孩子有出息。
老师继续温和地说,可是人啊,眼睛在前面,耳朵在后面。你怎么做比你怎么说有用。而且,你过分指望孩子,是因为你过早就放弃了自己。这些孩子都会看到。
古代很多父母不会讲那么多空道理,照样可以教育好孩子。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勤勉。他们好好务农,好好做工,好好经商,好好陪孩子,好好对老人。心里有念想,生活有盼头。
不用说那么多道理,一言一行之中皆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亲都成了很会讲道理的人,可是道理是什么呢?
是那些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说给别人听,希望别人可以做到的知识吗?
是专门用来套路孩子的工具吗?
我们发现,我们明白了很道理,却不能过好这一生。孩子听了很多道理,却不能好好学习成长,不知韶华易逝,光阴易老。
为什么?因为比起道理,我们更相信自己的体验。
孩子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那他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
我们怎么体验这件事情跟我们怎么理解这件事情,是两回事。
就如同这个孩子,他体验到的是:妈妈什么都不做,整天打麻将,玩手机,刷视频,这可比学习快乐多了。
然后妈妈告诉他学习读书才是好的,而妈妈自己从不看书。妈妈说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是荒废人生,可这些荒废人生的事情,看起来才是人间至乐,书本才是“鬼见愁”。
逼孩子读书有大段的道理,道理如果那么好用的话,不如先说服一下自己,不是说,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吗?
如果逼迫真的可以换来成功,不妨在自己身上试一下。
我们教育孩子,难道还要把小学中学跟着读一遍吗?我们难道不能有自己的爱好和乐趣吗?
曾奇峰老师说,比起我们怎么教育孩子,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你热爱你的生活吗?你的家人,你用心陪伴了吗?你的职业,你热情投入了吗?你的心中有信念吗?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追求,心中什么信念都没有。孩子成为我们唯一的指望和追求。那我们是要在孩子身上寄生吗?
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能不能帮我劝劝我老婆,为了孩子读书的事情,都疯魔了。
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孩子才一年级,数学考试考了96分,在班上倒数,他老婆抱着孩子哭了一下午。
后来,他老婆告诉我,自己不用赚钱,不用养家,男人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自己要是一个孩子都带不好,就真的太没用了。一年级就开始落后,以后怎么办?
或许这种什么都不用做的状态,会让她感觉自己无用。所以她要坐稳一个好妈妈的身份,指望孩子的优秀来证明自己有用。
我很好奇,我说你怎么这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职业。
她笑着说,没什么好发展的。一个月的薪水,跟老公一天赚的钱差不多,上班对家庭的作用微乎其微。
老公说,上那个班,赚那点钱,还不如在家里陪陪孩子,做好后勤,打理家务。
温情脉脉的背后,是一次价值的碾压。薪水低的工作没有坚持的价值,女人的职业发展还不如家务重要。
那她的自我价值认同到哪里去寻找呢,毕竟家务事,也没法KPI啊,也不能价值量化。她怎么在这个家庭里体现自己的价值呢?
一个成绩好的孩子。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价值,受到别人的认可。既然职业被斩断,那么我们还可以指望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表现突出。
我们把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交给孩子。是因为我们希望孩子充满力量,替我去征战。
为什么我们自己缺乏进步的勇气,我们的人生缺乏价值感,我们的生活没有鲜花掌声,没有镁光灯,也没有平凡而踏实的追求,更没有不能放弃的坚持。被大段的无意义感吞没。
如何去面对这些,这难道不比逼迫孩子去学习,更为重要吗?
我们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连自己的存在都被模糊。是因为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拿主意吗?是因为我们的声音从来都不能被听见吗?是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得不到表扬和奖励吗?是因为父母的想法永远都只能服从而不能反抗吗?
是谁,是什么,把我们囚在了心灵一隅,让我们放弃了以自己的身份去获得价值。
或许当这个问题有了答案,我们才能跟孩子的学习保持距离。学习才不会变成孩子不得不为我们做的事情,我们才不会破坏孩子跟学习的关系。
否则,孩子从小就会觉得,活着就是要无穷无尽去满足父母心中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
我们以为,让孩子去努力,很容易。
只是,后来才发现,让孩子努力,是一件更难的事情。毕竟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孩子也做不到,这才正常啊。
在一次讲座上,有位家长问我,现在孩子初三了,我要不要辞职陪他读书。
我说问题是你为什么要陪他,是他明确告诉你需要你的支持了,还是你觉得职业不能给你成就感,但是孩子的成功可以给你。
这个时候需要问的是,我们是不是在孩子身上盛放着某种期待,而我们自己又无法去实现?
曾老师说,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每个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对他人好。
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不再逼迫自己。
那么我们也不必用这样的方式去逼迫孩子。
窃以为指望孩子是个需要被修正的陋习。
我们都知道,这世界上有谁最舍不得让我们失望,那便是爱我们的人。所以,孩子最好使用。
很多孩子会为了父母,宁愿让出自己的人生供父母驱使,而让自己的灵魂去流浪。所以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
我们想把孩子教育好,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
只是,在此之前,不要轻易放弃我们自己。人世一趟,我们自己的人生也需要落脚处,也需要光彩,需要一些平凡的追求,和不愿放弃的坚持。
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山光水色,我们内心的风景,决定了孩子最初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决定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越是希望孩子走得远飞得高,我们越是要收敛血缘的特权,越是要自己活得漂亮。
毕竟,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比父母,更能摧毁一个孩子。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707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6563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9021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333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83129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