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爸爸去哪儿》以换名的形式归来了。
但首播后,不是亲子互动温暖有爱等话题出现,而是曾经饰演“小包总”的杨烁,“教育方式奇葩”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众怒。
从节目一开始,他对待儿子杨雨辰,不是冷嘲热讽,就是威吓。
儿子没有跟着他的路线走,他当即生气,要孩子沿着他的路线再走一遍:“我从哪边走的?走回去!”。
儿子走得慢,他就开始嫌弃:“所有人都等着你啊,快点!”“走路不会走吗?脚尖冲前!”“能走直路吗?会不会走???”
开场10分钟,他全程没给过好脸色,乖巧的雨辰也是战战兢兢的。
但骂完他突然画风一转,感慨起风景好看。
还冲着儿子喊:“你要不要拍照?拍还是不拍?”
还没等人回答,他就开始忍不住打击了:“但我不想跟你拍!”
这忽冷忽热的态度,还有情感打击的操作,真是迷之“父爱”。
但更过分的是在后面——选房子环节。
小雨辰觉得“5”是他的幸运数字,所以选了5号房。
没想到路途比较远,房子也比较不好。
结果杨烁不但没有安慰小孩,反而开始嘲讽:“你不是说5号是你的信幸运数字吗?偏要选5号,真是棒棒的。”
一顿打击之后,他继续问孩子:下次选几号?
小雨辰被吓到得几近要哭,低头回答:1号。
但杨烁并没有停止打击,他嘲笑着说:下次选1号,1号就在最远!
表情中有一丝“叫你不听我的,现在后悔了吧”的得意。
最不可思议的操作是,他把睡梦中的儿子拉过来洗脚,洗完了还不忘抱怨一句:“你连句谢谢都没说过。”
这种“控制欲”和“指责狂”的父爱,真是让人窒息。
连“山鸡哥”陈小春都不禁感慨:他好像太凶了吧?
面对大家的质疑,杨烁说:男孩子就该严厉一点。
而他口中的严厉,我们看到的只有“贬低打压”、“情感虐待”。
这不就是PUA吗?
“爸爸,你这是要诛心吗”?
看过一期综艺节目《少年说》,小女孩站上高台哭着大声对自己的妈妈说:“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都不看一下?”
这话真的替我们大多数人,喊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为什么总是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
但台下的“妈妈”的回答,一下子就无情的击碎了所有人的心。
她的说法是,“我担心你会飘”。
当小女孩再次表达:我说过我的性格不适合激将法。
听到这,她也丝毫没有动容,而是一脸严肃的教育她: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觉得自己很弱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推你一把。”
这可能,也是中国大多数奉行严格教育的父母,都会有的想法。
记得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来自父母的打击,对孩子而言,是最致命的。
这让人想起最近的热播剧《鹤唳华亭》,很多网友表示电视剧干脆改名叫《爸爸再爱我一次》。
饰演太子萧定权的罗晋,渴望父爱,几乎都是讨好的姿态,但换来的却是皇帝老爹一次次的冷言冷语,残酷虐心。
甚至逼得萧定权可怜兮兮的问父亲:爹爹要诛的,是臣这颗心吗这?
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
皇家父亲去射猎,皇帝在下马的时候,太子伸出手想去扶他,他却装作没看见不加理会。
反而让后来伸出手的大儿子齐王,搀扶他下马。
这种故意冷落的作风,真是杀人诛心。
但他偶尔还是会给一点甜头的,比如太子替他解决了大麻烦“中书令案”。他就舍得伸手摸摸太子的头。
这样的父子亲密互动,对太子来说如获至宝,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讨好。
把太子虐得太惨了,太子的老师卢尚书都看不下去,给予太子“如师如父”般的爱。
太子的舅舅将军顾思林,心疼太子自幼丧母,处处多加照顾这个外甥。
这下子,皇帝老爹却吃醋了——
“你竟然为了一个外臣这样”;“天地君亲,都排在你这个老师后头啊”;“从小他眼里和舅舅,都是排在我这个父亲前面”。
明明心里也渴望和儿子亲近,却要表现得严厉和冷漠。
给孩子挫折教育,不是给了他挫折而不教育。也不是冷言相待就是严厉,而没有一丝一毫的爱。
正如卢尚书在临死前苦苦谏言的:“人生在世,不可选择的只有父母,不可强求的只有儿女。”
如果有选择,有多少孩子愿意生在一个缺乏温暖和鼓励的家庭?
“没有妈妈的认可,我这一生都是失败的”
PUA式渣男,发现被伤害了还能割离。PUA式家长,影响的是一个人的一生。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话题:那些被父母打压的孩子,后来都变成什么样了?
其中有一个回答,看了发人深省。
我胆怯,在游戏里发PK都紧张得发抖。
我敏感,别人无心的举动会让我如临大敌,甚至反击。
我刻薄,说话总是带着鄙夷对人不对事,会记仇找后账。
记得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深以为然。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性格。
甚至连鬼才导演姜文,在节目《十三邀》上坦言:
因为从小得不到母亲的认可,这一生他都觉得自己是失败的。
从小无论如何讨好,妈妈都对他很冷漠。
有两件事情令他印象深刻——其一,那一年他考上中戏很开心,本以为妈妈会表扬他。没想到妈妈把他的录取通知书一扔,就让他去洗衣服。
其二,成名后赚钱,为了让妈妈开心,他为她买了新房,但妈妈去不愿搬去住。
这个心结一直留在他心里。
提到母亲时他眼神落寞又不甘:
“我还老想着我说为什么跟她处不好呢,我很想跟她处好这个关系,我后来也做了很多努力。”
但妈妈真的就不爱他吗?
在《圆桌派》中,他提到妈妈去世两年前,意识到自己的状况不好,就把所有的钱装在两个满满的信封里,给两个儿子。
哪怕母亲没多说什么话,他也知道这是母亲表达爱的方式。
虽然他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但“不被认可”依旧成了他一辈子的解不开的心结,哪怕母亲离世后,他都久久无法释然觉得遗憾。
心理学家威利·詹姆斯说过一句话:“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
而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心理学家认为:他们最在意的,只有父母的看法和肯定。
父母的不认可,会让小孩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久而久之就变成无法跨越的心理障碍。
记得在《奇葩说》中,马东说: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会忘记那些曾经伤害我们的人。
蔡康永立刻补充道,不是忘记,是算了。
萨提亚心理学上认为的: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爱和肯定),终将一生会苦苦寻觅。
从小缺失关爱,长大就会变得讨好,去乞求爱。
从小缺失肯定,长大就会不断的想要证明自己,博取关注的眼光。
……
所以,哪有什么忘了,童年造成的创伤,都需要用一生去抚平。
让原生家庭的“粗暴教育”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边被原生家庭伤害,一边陷入原生家庭代代相传的宿命。
他们对待儿女的方式,都是延续父母的做法。
比如上面说的杨烁,就曾在“星月私房话”诉说过自己的童年阴影。
打得有多严重?他愤愤的说:“搁现在我都能告他”。
提到父亲,成年后他依旧意难平:“很多事情他是在冤枉我,他是用他的这种想法,来评价我的。”
但是,反观他现在对待儿子杨雨辰的方式,不是和父亲当初如出一辙吗?
比起曾经受过的原生家庭伤害,更大的悲剧是,我们正在沿袭父辈不良的教育风格而不自知。
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总是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唯恐“温柔一点”就是纵容,孩子就会变得堕落。
其实,比起优秀,亲子间的温暖和爱意,才是这世间弥足珍贵的幸事。
很认同实用心理学泰斗张国维博士说的: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相信每个父母都有一颗渴望改进的心。
育儿即育己,希望我们多了解一些家庭教育,在亲子互动的碰撞中,不断的反思改进。
让原生家庭的“粗暴教育”,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4345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94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358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166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22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