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原生家庭的一些想法,希望留下你的感受 10个回答
我突围原生家庭的一些想法 原生家庭是家庭,不是单纯的“父母”,也不是单纯的“孩子” 原生家庭有罪,但有罪的不是父母更不是孩子。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互相指责和攻击,那么就会陷入攻击和自责的恶性循环中,直到终结,无法自拔。 我们需要知道 ,过去会对现在造成影响。但是现在也是可以决定过去的,甚至可以展望未来。 我们要做的是在家庭中互相理解,不攻击他人,不指责自己。达到共同的利益最大化,也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每个人都曾在原生家庭中或多或少的受伤,我们要突围不是要指责。而是包容、理解、理性的分析和感受。 还原动物最原始的本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家庭把几个人捆绑到一起了,虽然带有很大的约束性,但似乎也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吧。
匿名网友 2023-01-19 13:27:04
周水波 向TA咨询 打赏
樊万里 向TA咨询 打赏
侯冬梅 向TA咨询 打赏
司淑莲 向TA咨询 打赏
题主你好,我是June。
通过你的描述可以看出关于“原生家庭”你有很多思考,我想这应该是你最近一个比较大的困惑,所以你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发表看法。
原生家庭有罪,但有罪的不是父母更不是孩子。
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说过: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一种症状。而症状通常是有“功能性”的。就好比头疼。头疼是症状,感冒、睡眠不足、高血压、酒精作用、大脑缺氧……都会引起头疼,那到底是哪个原因引起的呢?这需要一一排查。
身体出现症状是身体的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那原生家庭的症状也可以理解为是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有些家庭夫妻是仇人,孙子是老大,爷爷是孙子。这个系统就会出现权责不清、身份错乱、边界不明的问题。
再比如有些家庭,吃饭靠喊,说话靠骂,做事靠打,这个家庭的成员都会患上暴躁、指责、逃避等问题。
症状是让你引起重视,排查原因,所以症状本身不是问题,因此原生家庭不是病,更不是罪。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出了问题选择忽视,把“症状”做为摆赖的借口才是问题。
就好像头疼的人,会拿“头疼”当借口,要求别人的关心、照顾、体谅,而不去解决造成头疼的原因,比如保证睡眠、戒酒、加强锻炼等。现在很多人也喜欢把自己的问题都用“原生家庭”当借口。
还原动物最原始的本能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是家庭把几个人捆绑到一起了,虽然带有很大的约束性,但似乎也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吧。
每个人都是孤岛,这句话的本意是让人学会独处,不要过度依赖,因为人生的路最终是要一个人走到终点。而不是说家庭是牵绊。
人类之所以是群居动物,是因为人类本身的能力在大自然中是弱小的,所以需要彼此依存,通过互补和团结,抵御更强大的敌人和灾害。所以家庭把几个人不是捆绑到一起,而是凝聚在一起,通过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让彼此发挥所长,抵御危难,创造财富,延续财富。
人类的智慧是通过与自然的抗衡而获取的,大自然告诉我们“物有长短”、“月有阴缺”,想要获得的前提是先懂得付出。有时候为了家庭、家族甚至人类共同的目标,是需要适当的牺牲的。所以如果家庭有约束,那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共同利益。
以上是我浅薄的观点。共勉!
彭莉梦 向TA咨询 打赏
#你好,我数谷一。虚怀若谷始终如一的谷一。
♥对于原生家庭的一些思考。
❀通过文字描述传达出自己对于原生家庭的态度,柔和而客观,公正而严谨,我们没有一味的情绪化,去指责或者抱怨而是很客观的看待原生家庭,毕竟我们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做人,做的好与不好之间这条线太难以把握。而不苛责就是最大的礼貌。
❀从人类发展的初始人们就具备社群属性,最原始的时候人们的群居是出于安全考虑,在需要庆祝的时候人们也会聚在一起狂欢,带有一种征服自然或者其他物种的喜悦,从而我们沿袭下来的聚集性也就在某些时候显得更加强烈,随着社会进步,开始以核心家庭为基础进行不断的分化。
❀所以早期核心家庭会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未来我们会成为其他核心家庭的原生家庭。世代相传间原生家庭不断的被调整所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这是家庭模式的迭代和分化,这就需要家庭中的成员尽可能多的去沟通,去成长,去思考和改变。
♥突围的一些小思考。
❀把要求和期待尽可能的放在自己身上。以爱之名可以有很多的要求或者被某种“为你好”而绑架,大部分人是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直接叠加在别人身上,初心是好的,但是如果失去沟通时的平等自然就会变成某种说教,从而引发矛盾。
❀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自信。原生家庭里的回音总会像幽灵一般时不时的在自己洋洋得意或者失意的时候出现,击碎我们。为此我们要从内心真正的去认识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且明知的核心自信,这样的我们才会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家庭边界感的出现。对于隐私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也是很多家庭容易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过去人们条件有限很难真正的保护彼此的隐私,或者说过分关注其他家人的事,导致自己的生活别别人掌控和说教,那么我们可以建立起家庭的情感边界,先尊重在爱护,或许大家相处起来能够更加的轻松愉悦。
王前勇 向TA咨询 打赏
冷涛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你好,看到你的标题,我也来凑热闹,刚好我今天写到相关文章,写到原生家庭,现摘录如下,一起探讨探讨,因为我们也会是以后孩子的原生家庭,所以,突围自己的原生家庭,意义是成就更好的原生家庭。
我认为原生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是一个U型管,孩子是在U型管的底部,爸爸妈妈身体和情绪的垃圾,也会流入孩子的身体里,这就是U形管定律。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能量耗尽了,长期积累而导致生理疾病,很多的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也是能量枯寂的现象。很多是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是U型管的最底端,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比如说爸爸妈妈一方有病,在耗能枯竭状态,孩子的能量会流到那里,最后达到一个平衡。负能量也会流到孩子那去。爸爸妈妈不光是生活的物质的支柱,还是精神能量的支柱。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保重自己。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好好发展,认为自己是无关紧要的绿叶,却不知根深才叶茂,有些看一个月一年的耗能没什么事,但是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呢?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希望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都在一点一滴的聚能与耗能之间。
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烦恼,总会在不开心、不顺心或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情绪失控,孩子就像U形管的低点,会承接来自父母的低能量。
有些家长长期有埋怨的情绪,小到朋友单位,大到社会国家,这种埋怨的情绪回过头来对孩子、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强大的耗能模式。
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总是脾气差关系不好,气氛急躁慌乱,这些都是耗能状态,家里的每个人容易感冒、发烧、睡觉不安宁,已经生病的容易病情也会加重,疗程会变长。
有些父母很少认可赞美自己的孩子。总是挑错、批评,拿别人家孩子来比较。这本身就是让孩更挫败的一种做法。
作为父母,下面这些情况,极易会伤到孩子们。
吵架让孩子评理
父母经常吵架,每次吵完架还要被母亲拉过来评理,定夺到底是父亲的错还是母亲的错。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反哺”,母亲吵完架要儿女来评理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母亲根本没有站在妈妈的位置上,像一个受伤的小女孩一样向比自己强大的人求助,为自己撑腰,或为自己洗白,甚至给自己做主。子女不得已被母亲抬到了判官的位置上,可谓左右为难。向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判官的位置上坐的是未成年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习得家庭是不安全的,我要为别人的关系负责,或者感觉都是因为自己不好,父母才总吵架。孩子幼小的心理能量,需要给父母聚能滋养父母,母亲的抱怨、挑剔、指责,都耗去尚未成年的子女的能量。
2无界限的付出
父母无界限的付出,孩子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专业是父母选的,孩子做起来丝毫感觉不到乐趣,也体会不到价值,最终能量耗尽,放弃工作,抑郁在家了。这样的父母剥夺了孩子自由自主的权利,出于自己安全感的需要,替孩子决定报考专业,再替其安排工作,恋爱要干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被尊重,就没有体验到心理断乳,被剥夺了主权,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主,这本身是一种最大的耗能。
这种耗能不能说是父母完全错了,而是父母心中有一个受伤的小孩,那个小孩曾经缺乏爱,于是他们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养孩子的过程,恰恰是滋养自己受伤小孩的过程。父母对孩子的确付出很多,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并非孩子本人的需要。孩子的能量被耗尽枯竭,他要像寄生虫一样度过余生,心里的苦会多苦呀。
3 父母缺位
很多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的小女孩,自己长大做了母亲。她不希望女儿如她一样有爱的缺失,她希望给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自由,从小什么都让孩子做主,看似全然的放手是对孩子尊重和爱,其实还是出于对自己内在受伤部分的保护。如果妈妈不在母亲的位置上,什么都让女儿自己做主,女儿被耗能了,因为她要做一个大人要做的事,内心是焦虑和不安的,父母是子女能量的源头。
4 父母苛刻或溺爱
无论是父母苛刻的指责孩子,还是无原则的溺爱孩子,都是在透支着孩子内在的能量。使得孩子内在安全感缺失,自我价值低!家长的自我修行,不是把自己小时候的伤痛投射给孩子,无需埋怨父母就这么对待自己。我们的祖辈成长过程中,祖国正历经战乱,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活着就不容易,如今的我们有了成长自己的条件:各种为自己聚能的方式,疗愈自我,成长自我。当受伤的部分得以疗愈,我们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期待赋予孩子,孩子也可以在安全自由的环境里活出自己的样子,如果我们自己能量满满,内在圆满时,家庭及人生的问题迎刃而解。有的人能量耗尽,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凡事提不起兴趣。有的人能量比较高,做事积极主动,有勇气尝试,也能承受挫折。
5 父母只批评不表扬
有的父母认为,表现好的地方再表扬,孩子就骄傲了。而那些表现不好的地方,才需要及时指出来,反复督促,让他加以改正。 但是事实证明,越是啰嗦说教的父母,越是在耗孩子的能量。不停地否定,就是在暗示孩子做得不够好。与其不停地督促他,给他提要求,还不如表扬表扬他,给他聚集一些能量,让他自然地发生正向转变。只要孩子足够认真,心情愉悦,能量满满,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了。
6 父母过于强势
中国的许多母亲普遍强势。内心越是强势,就越是不满足。强势的女人其实是很可怜的。武志红在和青音关于《强势女人为什么脾气大》的谈话中,谈到中国女性的强势,无奈的是,我们的文化造就了这些可怜的强势妻子和强势母亲。能力不强的强势妈妈,会消耗女儿的能量。
有的女孩心理能量非常弱,很恐惧没有工作,辞职后只要有公司要,不管职位合不合适立马就去。
有的女孩对要求自己很高,在工作上非常投入,职位可以上升到管理层,在家对孩子发号施令,有时候对爱人也这样,在公司也经常处于控制状态。但被控制人的很不舒服,一有反抗,控制人很恐慌。长期下来,她和身边的人都非常累,关系很紧张。这样的强势,并不是真正的“强”。
如果我们的童年在原生家庭中有很多的伤痛,愿我们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做父母的过程中,重新做自己的再生父母,过好第二个童年。
韩丽丽 向TA咨询 打赏
刘秀华 向TA咨询 打赏
陈正发 向TA咨询 打赏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仔细看了你写的内容,感受得到你对此有了很多深刻的思考。
我也非常赞同你所说的:原生家庭是家庭,不是单纯的”父母“,也不是单纯的”孩子“,父母与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普通的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太多期待给到父母或孩子,这就会让我们对他们有很多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对方的错,去指责对方哪里做得不够,做得不好,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他们能够做的其实已经是他们认为的最好的了。
我也很赞同你所说的:过去会对现在造成影响。但是现在也是可以决定过去的,甚至可以展望未来。因为现在之所以能够决定过去,并不是让我们去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改变对待过去事件的态度和想法,这些新的态度和想法就能够引领我们进入新的关系模式和思维模式,进而带给我们更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此外,我也很赞同你所说的:每个人都曾在原生家庭中或多或少的受伤,我们要突围不是要指责。而是包容、理解、理性的分析和感受。确实,指责并不能够缓解我们的创伤和痛苦,反而使关系变得更糟糕。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包容、理解、理性的分析和感受,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是一种关怀和成长的促进。
那么,我也来说说我对原生家庭话题的一些思考,供你参考:
1.我们作为孩子,需要客观地看待父母的过错,以及原生家庭的“伤害”
童年确实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初始阶段的质量,但自我成长却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呢,客观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也是我们给自己一次新的成长机会。
【父母也是大环境的受害者】
很多我们眼中所谓的父母过错,其实是我们拿着今天的文化理念去衡量的结果。这种做法对父母来说并不公平,因为他们也是大环境的受害者。
我们知道,父母的养育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他们的家庭、文化和社会等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当我们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全都怪罪到父母的时候,其实就是让个体背负了整个集体的过错。
比如,有的父母受文化影响而重男轻女,让女儿赚钱给弟弟买房;很多人小时候接受到的都是打压式的教育,哪怕考得再好,父母也仍然会泼冷水,看起来是在打击孩子,其实可能是因为他们小时候接受的观念就是:谦虚是美德,骄傲自满容易坏事;当父母要孩子找个体制内的工作,不要轻易冒险时,看起来是他们缺乏边界感,想要控制孩子。可其实,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他们成长的环境就知道了,在他们那个年代里按部就班,稳定的生活就是最好的。
当我们把父母放回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去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也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爱和教育,甚至他们自己就经历了混乱而破碎的原生家庭。比如,他们的父母就是重男轻女的,他们的父亲也可能为了照顾生计,长期缺席他们的成长,他们也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观念的受害者。
虽然,有些父母已经意识到上一代的错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还是延续了这些过错。这种心理创伤在一个家族里代代相传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代际创伤。其实,从“受害者”变成新的“加害者”,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面对和消化的。
【接受父母必然是不完美的存在】
客观地看待原生家庭,意味着要收起我们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
小时候的我们会很自然地崇拜自己的父母,在很早期的阶段,我们甚至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一次次经历会慢慢纠正自己心中“理想化父母”的形象。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不再完美”这一点的时候,就等于我们又经受了一次与“理想父母”的关系破碎的过程。
也许,我们现在仍然对父母的过错无法释怀,就是因为这背后,隐藏了内心深处对父母过于理想化的期待:比如说“我觉得我应该得到父母所有的爱,得到父母所有的关注,但是父母却重男轻女”,或者“我觉得父母应该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是公平公正的,但是父母并没有做到。”
这些期待的落空,最终演变成了父母的过错。你对父母的期待有没有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呢?这些太过理想化的期待,也可能是我们对父母的偏见的来源。
因此,理解父母的不完美,是客观看待伤害的重要一步。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也要接受自己成为不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会面临孩子的失望和愤怒,也要接受自己终将成为常常让孩子感到扫兴的大人的事实。
【小时候的伤害是躲不掉的】
童年时期的我们特别容易受到创伤,也是因为我们在那个时候,不得不依赖我们的父母,这种生存的本能,让小时候的我们很难逃避来自父母的伤害。
我们生存的本能决定了,在我们的能力还没发展好之前,我们会十分依赖重要抚养者,自然也就无法躲开来自重要抚养者的伤害,这是人类的共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以更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伤害。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有限的】
尽管我们必然要受到一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但这些伤害是有限的,更是可以弥补的。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最早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原生家庭”确实是对一个人影响巨大的子系统,但并不是唯一的,除了原生家庭,还有学校、社会等等。而且,不管哪个子系统,对一个人的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并非无法弥补。
影响人成长的因素实在太多了,除了原生家庭这个子系统外,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学校、朋友、同事等等其他圈子,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而最重要的呢,我们的内心还拥有很大的心理复原力,这是属于我们自身的力量,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自我修复和成长。
2.如何做出积极的改变,突围原生家庭?
事实上,只要我们意识到“改变是可能的”,我们就有了走出所谓的”伤害“的勇气和可能。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一些积极的改变:
一是重新认识父母。
虽然,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但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他们呢?
● 你知道父母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吗?
● 父母也有他们的原生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 父母是不是喜欢自己的工作呢?
● 他们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呢?
这个问题清单还可以继续列出很长很长,关于这些问题,能够清楚回答的人并不多。其实作为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到父母身为父母的一面,虽然真实,但还远远不够完整。
重新认识父母,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父母的过错,更容易从伤害中走出来。因此,不妨找些机会,去和父母直接聊一聊他们的童年和过往,去找其他家人了解一下不同角色、不同角度下的父母是怎样的。
也许,他们年轻时,也和我们一样,对未来既迷茫又向往。可是生活早早地把他们拖回到现实之中。才刚二十出头,他们就慌慌张张地背负起了整个家庭,他们不够完美,甚至有很多缺点,当你看得越多,就会理解得越多,也就越容易放下对伤害的执念。
二是调整认知偏差,主动发现父母身上好的一面
我们需要学会以更积极的视角去看待父母。
比如,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观察一下,父母平时对你是什么样的,他们什么时候对你表现出关怀和爱,会不会因为你已经把他们的关怀和爱当成理所当然,而忽略过去了?你可以主动搜集这些好的证据,并记录下来。
此外,还可以观察一下父母身上的优点,比如,爸爸行事风格果断利落,妈妈擅长人际交流与,热情幽默等等,可以每个人至少列出三个,然后想想这些优点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当你用优势取向的视角来代替问题取向的视角,你就能够有效地发现生活中的积极力量。
三是学会课题分离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包括和父母的关系,和伴侣的关系,我们需要学会课题分离,就是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学会承担起自己的人生课题,也不要把别人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那怎么区分呢?很简单,那件事情的直接后果由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我们也需要明白,没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但我们始终要做出自己的决定,决定了,就承担起一切后果。
因此,当我们面对选择,我们需要去思考,自己现在遇到的这个事情,哪些是你该承担起的责任,哪些是你不需要去承担的,而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的手上,你只需要明确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父母的课题,承担起自己的课题,同时不要把父母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就会轻松很多,也能够找到与父母相处的最好的一个平衡的状态。
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在包容、理解、理性的分析和感受中,与原生家庭和解,感受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爱,然后,冲破原生家庭的束缚,过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求助问答
说到心理学,总是先要从辟谣开始。比如,朋友说刚面试进去的公司,需要根据「MBTI人格类型测试」结果分配岗位,但是这玩意儿真的靠谱?美剧《犯罪心理》《别对我说谎》带火了一系列犯罪心理学,微表情研究、测谎仪、吐真剂……看起来真的好高端。在大众节目里,心理学家那基本就
去看看很多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原因是过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生活,社会多种环境造成的,但是现如今青少年患抑郁症也是不在少数,那么青少年患抑郁症应该如何进行自救呢?在青少年茁壮成长的时候抑郁症的到来就像是一匹野马,让孩子们的世界彻底失控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明一下!青少年患
去看看你说我图什么,孩子崩溃我崩溃。楼上的妈妈又来找我诉苦了。原来,这位妈妈发现女儿的日记里满满地写着“妈妈求你了,别管我了,你重新生一个吧,我无法成为你的好孩子,对不起”“我只想摆脱妈妈”。这些话让她非常震惊又难以接受。一直以来,她为了让女儿优秀,学习抓得很严,也
去看看有很多人经常梦见同一种梦,这样常见梦境要怎么解释呢?是不是寓意着什么,要怎样去解释这样的梦境呢,你有没有经常遇到焦虑梦境,最近的你总是焦虑,人脑的记忆碎片,常常包含一些人处在清醒状态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属于潜意识,潜意识尽管没有被人人知道,可能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
去看看当男性对着女性吹口哨,或者男同事在看到女同事的眼睛之前,挑逗性的瞥了一眼她的身体,女性会有什么感觉?某些人可能认为这些这些行为并
去看看失眠闭目养神算熬夜吗无论是工作繁忙,还是生活琐碎,都有可能让人失眠。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很多人在失眠的时候会选择闭目养神,但是闭目养神真的能帮助我们缓解疲劳吗?熬夜后清醒躺一夜算休息吗?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什么是失眠?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