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探讨结束,感触:
(一)关系精神分析所倡导之“本真相遇”(authentic encounter)确实是整个美国社会-文化(起码是蓝色州)的一种整体性的呼唤。它是对于机械化、非人化、快速化心理治疗模型,甚至是美国快餐式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拮抗。
这同时打通了了包括存在-人本、格式塔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在内的各个经典的人文主义心理治疗学流派和精神分析之间的隔阂。它已然成为一场学术运动,有可能整合诞生于上个世纪上半页和中页的各大人文主义心理治疗学流派。
(二) 关系精神分析(包括主体间)和当代比昂式精神分析,正在成为精神分析世界的两大主流。未来十年在精神分析学术圈内,可以想象仍旧会是这两大学派最有生命力。关系精分求真,比昂流派走深,且两者有很多交叠,互为补充。
(三) 关系精分的后结构主义(post-struturalism)哲学基础,使它和包括叙事治疗(Narritive Therapy)在内的后现代新兴治疗学派之间有了充分对话的可能性。而这种对话正在展开,但仍旧没有新兴的理论-实践模型因此而产生。吾辈大有可为。
二、关系精神分析和自体心理学之小论战
2010年发生在美国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和关系精神分析之间的一场小论战,的确相当激荡人心。我相信在这场论战没有输家。大家都有长进:
第一,自体提醒了关系阵营:不要滥用分析师的主体性,不要滥用自我暴露,咨访关系是相互但不对称的——你不能只强调相互性,而忽略了分析师-来访者权力不平衡这个事实。
第二,关系阵营提醒了自体以及Stolorrow版主体间精分:所有我们说的的“相互性”(mutuality)都是以对来访者的共情沉浸为前提。大多数人认为,关系精分充分整合了自体心理学,但是不会局限于只做共情沉浸。
关系精神分析还批评自体心理学根本不强调使用分析师的反移情,这等于是把“移情-反移情”组合(即“活化”—enactment),这个整体给硬生生切断——只分析来访者的模式,而不管咨询师的过往模式对当下咨询产生的影响——这是关系精分所不取的。
第三:无论是主体间还是关系阵营,都充分认识到了经典自体心理学的方法论局限——不充分利用分析师的主体性;但是都整合了自体心理学的方法论创新——对来访者现象学式的共情沉浸,在其主观世界充分游弋不撤离。
争论让我们来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really.
三、我给批判精神分析的学生高分,但精神分析,其实一直都在批判自己
我很喜欢我的学生骂精神分析,在改结课论文的时候,我给了批判精分批得最有创意的学生以最高分。精神分析总体当然有重大缺陷,在我看来:
它过度智性化;
它不具身,没有应对身体知觉的具体操作;
不鼓励行动;
通常结束治疗很困难;
它的培训模式老化僵硬...
然而但是尽管如此,以关系/主体间精神分析为代表的最新一代精神分析:
1.它极强调咨访关系;
2.强调元认知过程;
3. 涵容情绪;
4. 通过咨询关系重塑来访者人格;
5. 不畏惧为发展有缺失的来访者充当发展性客体(developmental object)的角色——真正致力于修复人格缺失
6. 而且精神分析一直在演化,近来出现了关系/主体间整合趋势——它们在实践上正在和存在-人本交叠,理论上正在和后现代各派急速靠拢。这些都是新出现的、可喜的优势。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71176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87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06770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83185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2177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