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与态度最先来自家庭
作者:杨小阳 2020-11-02 09:22:20 成长心理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特别看不上父母积累“财富”的方式——辛辛苦苦赚钱,角角分分存银行。

说角角分分可能有点夸张,但至少他们手里有千元以上,留个百儿八十的,剩下的细数存进银行。

当然,这是long long ago的 事了,那时候的钱还很值钱,银行存款利息挺高。

我想说的,并不是父母积累了多少财富——实际上,他们存进银行的钱根本称不上“财富”,充其量不过是积攒了支付未来生活与我们姐弟学费的存款。

作为农村纯种地的农民,父母不仅养大了两个孩子,支付了孩子们的大学费用,还在我们结婚买房的时候,分别给了好几万。

在我们整个村,绝无仅有。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对待金钱的态度与存钱的行为,对我和弟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无论读书还是工作以后,我们都没有花未来钱的习惯。量入为出,适当储蓄。

其次,我们都工作勤奋,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赌博、不买彩票、不借贷(住房贷款除外),甚至不用信用卡。

再次,工作后的第一目标,就是攒钱买房。我们两个定居在不同的新一线城市,攒够了首付款,立即在所在的城市买了第一套房子。

这一路走来,也和父母当年一样,我们辛辛苦苦赚钱,老老实实储蓄,虽然称不上“财富自由”,至少房车都有,衣食无忧。

像我们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我说这些,不是表明我们不平凡,恰恰相反,是想表明我们都是非常普通的人。

也想表明,对于一无背景、二无资源的“城市第一代移民者”,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一点一滴的累积,经过几年、最多十几年,在城市立足并不难,即使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

小时候,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很大,长大后,发现这种影响大到了连自己都吃惊的地步。

同样在很年轻的时候,曾暗下决心:不像父母一样赚钱攒钱过一生,太苦了。

现在人到中年回头看,即使年轻时折腾一番,不过是从农村换到城市,从田野换到办公室,依然赚钱攒钱、循规蹈矩过了半生。

并不觉得苦,反而很踏实。

如果后半生如此平安,不再奢求更多。

当然,还会继续赚钱攒钱,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我不想自己的晚年过得凄惨,也不想父母的晚年过得凄惨。

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与态度最先来自家庭

经常在网上看到中小学生给游戏充值或者打赏主播,动辄几千上万。且不说孩子的家庭条件如何,至少孩子对待金钱的态度是模糊与随意的。

一个孩子,能随随便便在网上支付几千几万的,说明父母在金钱方面存在两个不足:

一是没有向孩子传授过关于金钱的概念,

二是没有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充值、打赏、偷钱等行为,本质上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对待金钱的态度出了问题。

记得我小的时候,母亲会放些零钱在抽屉里,买什么东西就自己拿,也会经常讲:不用担心读书的钱,你们读到研究生,我们家也供得起。

父母从来没有说过类似“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们”或者“不要乱花钱”等之类的话,只是勤勤恳恳种地,老老实实攒钱,我们从不乱花钱,且懵懂年纪就晓得了父母的辛苦。

我的父母现在都65岁了,依然日更不辍。许多人劝他们“该享清福了”,吃吃喝喝就行,何必那么辛苦?

我和弟弟也曾劝他们,甚至责备他们是“劳碌的命”,家里又不缺他们那点钱,何必那么辛苦?

母亲每次都说,只要能动,我们总要自食其力,不会成为你们的负担。

好在,他们身体健康,没什么慢性病,这可能与一直劳动有关。

去年,一个半生不熟的熟人找我借钱,说是母亲肾功能衰竭住进了医院,并且微信发来了他母亲住院输液的病历和照片。

因为与这个人没有深交,不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本想拒绝,但借钱救命这种事,又不忍拒绝,就借了一万给他。

随后他断断续续在微信上和我说了自己的情况,大致是,母亲住院花了十几万,病情稳定出院后需要定期透析,每个月的费用是大几千。

父母一辈子好逸恶劳,没有攒下钱,自己当年靠勤工俭学读完的大学。现在,一边养家糊口、一边还房贷、一边给母亲治病,心力交瘁。

更要命的是,母亲出院后根本不遵医嘱,明明有水肿和高血压,还喜欢吃咸菜,说了也不听。

我不知如何安慰,只能说,

不着急还钱,看病要紧。

后来,他又提出借钱的事,我拒绝了。

此后很久没有联系。

今年五月,一位也借了钱给他的我的朋友突然打电话给我,说这个熟人因挪用公款被抓了,问有没有还我钱。

这时我才知道,今年年初,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在他母亲去世后,他依然用母亲在医院的照片到处“借钱”,若不是因为挪用公款被抓,还不知他要行骗到何时。

至此,只能说,他的父母好逸恶劳,他耍小聪明行骗,都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

大道至简。

许多事都遵循着一条朴素到我们不屑一顾的道理,比如: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攒钱(买基金、买理财、买房子,都是“攒钱”的变体),经过十几、几十年,也会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相反,总想着赚快钱,不屑于一点一滴的累积,或者好逸恶劳、渴望天上掉馅饼,很可能一辈子在温饱线挣扎,即使有所累积,也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我常跟老公自嘲,说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一颗赤子之心加傻瓜式管理方式。

之所以说“傻瓜”,是在查理·芒格的语录中看到:

“许多人问我有没有傻瓜也能懂的办法,可以用来确保有足够的钱花或不为退休后的生活发愁。我总是设法逃避这些问题。

后来实在逃避不了,我说:量入为出,养成储蓄的习惯。把存起来的钱放进一个延期纳税帐户。日积月累之后,它就会变成一大笔钱。这是傻瓜也能明白的办法。”

我的父母不是“聪明人”,我也不是,只能通过“傻瓜”的办法让自己退休后衣食无忧。

目前看来问题不大,因为后面还有很多年用来“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攒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绿帽产后抑郁心理效应易怒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焦虑症聊天心理学家性取向治疗师情绪管理自闭症爱情挽回咨询师俄狄浦斯情结强迫症社会心理学职场心理边缘性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容貌焦虑霍格沃茨自卑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