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作者:内观心理 2020-09-25 09:56:03 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的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一个个含苞待放的生命早早凋落,每每让人痛心不已。

据相关调查显示:

中国是世界上青少年自杀第一大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青少年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看过这组数据后,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很多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在不少成年人看来可能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比如考试没考好、作业没写完、被老师批评了等等,所以,很多人将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归结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没有了经历挫折的机会,成了温室里的蔬菜,所以才会不堪一击。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一些自杀的案例。

案例一:

5月份的时候,西安一9岁小女孩,从家里坠下,当场离开人世。事后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的,下午的时候孩子给妈妈发了语音称:“老师留了作业,要求写一页半的作业,可是自己只写了一页多一行,老师要求五点交,但是只有25分钟了,自己完成不了”。

下午六点的时候,爷爷回到家中,敲门得不到回应,推开门才发现这样的悲剧。据了解,一直在家里上网课的孩子,每天的情绪都沮丧,状态也不好,但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并且在孩子的书桌上留下了这样一张纸,上面写道: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案例二:

2018年9月15号,黄山市歙县歙州中学高二学生小垚,从教学楼上坠下,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原因大致为该生在开学典礼上微笑了,被训导主任方某在一千多人面前扇过三个耳光!

案例三:

2019年3月31号,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聚贤初中初三学生阳阳,这日住校的他回到一路之隔的家中一个多小时后,服下农药自杀。他用手机完整记录了服药前8分钟的经过。遗留的视频中,他烧掉了语文课本,言语中尽是表达了对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杨小容的不满。“有些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错误,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成了阳阳在世时说出的最难懂、最痛心的话。

案例四: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案例五

2017年1月26日下午,甘肃兰州市安宁区一位8岁男童家中自杀身亡。有网友爆料称,男童疑因写作业问题遭家长斥责自杀。

案例六:

2014年2月20日,贵阳市某中学初二学生李渊在家中自杀。2月28日《贵阳都市报》刊登了这个14岁孩子的遗书,遗书中说:

我的成绩从来没有好过,我是一个废物,样样不如别人……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还未绽放的花朵,就早早凋落,留下痛不欲生的父母家人……

从这些案例中观察,那些孩子留下的遗言: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有些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错误,我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妈,对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我的成绩从来没有好过,我是一个废物,样样不如别人……

看看这些遗言,充满了自卑感、内疚感,其他没有遗言的两个孩子则是被当众打耳光或者斥责。

每次此类事情发生,总有些人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太脆弱,玻璃心,都是家里娇惯的,没吃过苦头,我们小时候经常被打骂”云云……

要知道生命诚可贵,谁不想好好活着?求生乃人的本能,什么样的人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是绝望的人,只有觉得活着万分痛苦,毫无意义,生不如死的人才会自杀。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而人为什么会痛苦绝望呢?就是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内心会经历恐惧/愤怒—悲伤—失望—绝望,人对需要的满足彻底失去希望便是绝望,哀莫大过于心死,人就会启动死本能。

所以,那些自杀的孩子看似是因为某件事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其实那只是一个导火索,那些孩子的内心早已累积了很多痛苦,那一刻只是爆发,而父母老师还浑然不知。

可能有的人会说,什么需要没满足他们,缺了吃了还是缺了穿了?还是缺了钱花了?确实,这些他们并没有缺,因为这个时代物质是不缺乏的,孩子们的物质需要是极大被满足的,但是人活着并不是只需要物质的满足,人除了吃喝拉撒睡还有心理、精神层面的需要,特别在今天这个生存、安全得到保障,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心理需要必然凸显出来。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要超过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候,人会想尽办法活下来,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则会寻求死亡。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案例中那些自杀的孩子可以看得出来是被接纳和认可的心理需要长期没有得到满足,导致他们内心极度的自卑、内疚,在被伤自尊之后做出极端行为。

接纳和认可是人类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个心理需要,它与人的生存紧密相连。因为人是群体动物,是漫长的进化历史形成的,作为群体动物,个体无法脱离群体生存,因此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就寻求得到群体的接纳和认可而恐惧被群体排斥和抛弃,这个是漫长的进化累积形成的本能需要,是储存在基因里面的。

我们经常说的“好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其实都是在意他人的认可的表现。

但是,在人的生命早期,如果没有得到父母老师的接纳和认可,往往就没办法内化为自我的接纳和认可,或者说就会内化父母老师的否定,形成自卑感,成长过程始终就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评价,严重者会导致一系列诸如社交恐惧症抑郁症、躁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乃至自杀。

但是,现在十分严重的问题是,很多的父母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打的行为虽然减少了,但是经常是各种否定、比较、批评指责,甚至是羞辱,有些老师更是全靠羞辱来管理学生,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的“钟美美模仿老师”的视频充分表露这一点。我们这里不否认绝大多数父母、老师尽职尽责,但是,也不能忽视成年人这些对孩子施加的语言暴力,严重伤害和摧残了孩子的自尊心,轻者导致孩子一生自卑的性格,重者就发生此类悲剧。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物质环境的富足,使得他们一出生的需求层次就会上升到心理需求层面,而很多的父母其实仍然停留在物质层面,因为他们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连物质需要都满足不了,心理需要根本就顾不得,因此即使在当今他们已经相对很富足了,但内心依然是恐惧焦虑的,而且会把内心的生存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对孩子的成绩看的非常重,对考大学有近乎疯狂的执着,执着到忽略孩子的身心正常成长发展,一切围着成绩转,孩子成绩不好,不好好学习就非打即骂,各种逼迫施压。

青少年自杀的心理根源

这就是导致那些孩子自杀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根源。

在当今这个时代做父母,绝对不可以像过去那样只管吃喝就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好了,必然的要提升生命的质量,要追求精神的满足,所以做父母,做老师的必须要学习成长,必须要了解人的心理,必须要学会尊重人的身心成长规律,我们承担着养育、教育下一代的重责,如果我们继续是过去野蛮粗暴的方式,那我们会不是在培育,而是在戕害下一代!

警醒!警醒!警醒!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 心理测评抑郁症无性婚姻爱丁堡抑郁症测试反社会人格负面情绪自卑情绪管理心理效应源码回避型人格障碍分院测试绿帽冥想强迫症控制情绪容貌焦虑聊天叛逆期职业性格亲子关系心理健康依赖型人格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