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和朋友分享开心的日常,对面发来一句:“真的吗?太棒了!”
和朋友吐槽令人气愤的事情,对方回复:“太过分了,这叫啥事儿啊?”
发现搞笑内容后分享给朋友,朋友:“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时,你会继续开心地和对方聊下去,还是默默地退出聊天窗口?
场景转换,当我们不想社交但又无法直接拒绝时,怎样才能在不耗费精力的情况下照顾到对方的感受、维持好人际关系呢?
糊弄学,一门旨在“以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难以推脱之事”的学问应运而生。在社交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我们多少都会有在社交中糊弄或者被糊弄的经历。为什么我们需要糊弄学?糊弄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妙用?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来探讨社交中的糊弄学。
01.社交需要能量,可社交场合好多
Hall和Davis(2017)提出了沟通纽带归属理论(Communication bond belong theory),该理论的一个观点认为,社交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关心他人需要能量,倾听他人也需要能量。人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节约能量,并且“投资”能量以满足长期需求。因此,可以用更少的能量获得或维持社会关系的社交活动更受人们欢迎。毫不费力地显得十分努力,这也是糊弄学的精髓。
如今我们正处于社交媒体的时代,通过社交软件我们可以和许多人建立联系,其他人也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到我们,这大大增加了我们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社交疲劳的问题,比如很多人在进行了高强度的网络社交后会产生退网清净一段时间的想法。虽然以往很多研究都表明,孤独和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对于健康是不利的,社交互动对于健康有许多好处,例如提高幸福感、归属感等,但过多的社交也会适得其反,对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过多的社交本身会带来压力,而压力又是一个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
例如一项追踪研究发现,身体健康和社交互动的频率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过度社交有时甚至与更高的死亡风险和更短的寿命有关(Stavrova & Ren,2021)。面对线上线下的社交压力,糊弄学提供了一种社交模板,免去了认真阅读信息和思考回复的麻烦,让人们在社交的缝隙中可以稍稍喘一口气。
02.追求有意义的社交
糊弄学中也存在着“二八法则”:生活中只有20%的事情是重要的,其他80%都不重要;将20%的精力用于无意义的事情,80%的精力用于有意义的事情。对于社交也是如此,只有少部分社交是重要的,而人们从婴儿期到老年期都渴望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社交互动,愿意为之付出精力。
怎样的社交是有意义的?一项跨文化研究给出了一个定义:有意义的社交互动是指具有情感、信息或实际影响的互动,人们认为这些影响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社交对象的生活或他们的社会关系(Litt,Zhao,Kraut,& Burke,2020)。有时我们对当前的聊天话题并不感兴趣,或者对方的一些话语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甚至在消耗我们的感情,如果遇到这类情况,我们会将其判断为无意义的社交(但对于对方来说并不一定没有意义),可直接拒绝也要付出代价,所以只想糊弄过去。
03.选择是否社交的自由很重要
关于怎样的社交可以提高幸福感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探讨了社交的数量、质量等等变量,在一项最近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对于社交还是独处的选择也很重要(Uziel & Schmidt‑Barad,2022)。参与者在这项研究中接触到四种环境:选择独处、选择与他人共处、被迫独处和被迫与他人共处,结果发现选择与他人共处对幸福感具有最强烈的积极效应,而被迫与他人共处则对幸福感有着最强烈的负面效应。
也就是说,无论与他人共处还是独处,如果该状态不是个体自发选择的,个体都不会体会到更多幸福感,对生活的控制感也会降低。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糊弄过去的都是被迫参与的社交,这时独处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04.糊弄学中的人际沟通要素(有但不多)
糊弄学为什么有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人际沟通的本质。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发送方、接收方和信息本身,此外发送方需要编码(coding)信息以传达自己的想法,接收方需要解码(decoding)信息来理解发送方。糊弄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发送方并不需要真实地编码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没有想法),只需要发送一个合乎社交规范的、适用于该场合的信息供接收方解码就可以完成沟通。
举个例子,A给B发送了一长段文字或语音吐槽气人的事情,而B由于种种原因不想了解,于是发送糊弄学语句“是啊,怎么能这样,我也受不了”,A将其解码后认为B也很生气,B能理解自己(如果A没有深谙糊弄学的话),于是一轮沟通完美结束,B没有付出精力,A也没有受到冷遇。
糊弄学大师们总结出了一套糊弄学公式:
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
语气词+陈述事实+发表意见+反问
这套公式实际上包含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所具备的一些特征,也可以算是一种对深度沟通的表面模仿:
1、感兴趣
处于健康关系中的人会对彼此感兴趣,比如询问对方如何经历某件事这类更深层次的问题,聊天的话题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糊弄公式中的“反问”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虽然弄弄子们的本意是将话题重新抛给对方,但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兴趣。
2、共情
共情是使人际沟通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糊弄公式中感叹词和感受的组合往往能够体现强烈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和对对方的理解,例如“不能忍啊”“替你生气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的快乐”……但如果这样的共情太不走心或者用得太多,对方也会感受到不真诚。
3、积极关注
处于健康关系中的人倾向于将对方所做的消极事情归因于困难的外部情况,将积极的事情归因于对方是一个好人,或者其他积极的性格特征。在糊弄学中,对于事件的评价和意见通常也遵循这一原则,例如“这人也真是”“不是你的错”“还是你厉害”……
糊弄学虽然好用,但是网络上也有不少翻车的案例,被别人看出在糊弄后也有人际关系恶化的风险。正如糊弄学小组的组规中所写“不倡导万事皆糊弄”,过多的社交催生的糊弄学是无可奈何,关键在于分清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于重要的人和事抱有真诚之心,其余的偶尔糊弄一下也无妨。
参考文献
Hall, J. A., & Davis, D. A. C. (2017). Proposing the Communicate Bond Belong theory: Evolutionary intersections with episod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27, 21–47.
Litt, E. , Zhao, S. , Kraut, R. , & Burke, M. . (2020). What are meaningful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oday's media landscape? a cross-cultural survey. Social Media + Society, 6(3), 205630512094288.
Stavrova, O. , & Ren, D. . (2021). Is more always better? examining the nonlinear association of social contact frequency with physical health and longevity:.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2(6), 1058-1070.
Uziel, L., Schmidt-Barad, T. Choice Matters More with Others: Choosing to be with Other People is More Consequential to Well-Being than Choosing to be Alone. J Happiness Stud (2022).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notes-self/201307/basics-communication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56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48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76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95425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9711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