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作者:任有病 2022-06-24 19:46:22 心理百科

可以说,当代年轻人七宗罪的第一条,是“暴食”。

心情不好,只有肯德基才能抚慰我的悲伤!

项目结束了,吃顿火锅犒劳一下自己!

又被训了,亿点点的伤害必须用一点点治愈!

总而言之,开心的时候要吃,不开心的时候更要吃。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虽然,我们常常用“吃点好吃的”来安慰别人和自己。

但是,当食物成为了一种弥补情感需求的工具,我们饿的到底是身体,而是内心?

1、那是食物并不是爱、为什么食物可以缓解情绪?

对人类来讲,吃是缓解焦虑最原始的方式。

一个婴儿饿了或者渴望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那么最容易安抚ta焦虑不安的方式,就是吃奶。

而且,进食能够促进多巴胺分泌。

这是一种当人们感到满足时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带来快感,并且让人上瘾。

当人们感到无趣和不开心的时候,多巴胺水平低下,而进食会让你再次恢复活力。

于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放松了,实现了“借吃消愁”的目标。

哪怕我们长大以后,学会了通过运动、听歌、冥想等方式调节自我,但吃东西仍然是最简单快速的办法。

然而,这种为了缓解情绪而不加节制吃东西的行为,被称为情绪性进食。

常见的情绪性进食表现包括:

· 当你吃东西时,心里会有很强烈的安全感

·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都能激起你的食欲。

· 经历压力或者很焦虑时,吃东西会变得很快。

· 有定期囤食物的习惯,却只是为了方便你随时想吃就吃。

· 即使你并不觉得饿,嘴也不能闲着。

虽然,情绪性进食会给人带来安慰,但每一次吃喝带来的刺激都无法维持太久,并且会让人产生愧疚和自责:

我怎么又吃这么多?

这种痛苦的感觉很难消散,又会让你想要通过吃东西来安慰自己,从而陷入了“情绪进食”的恶性循环。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虽然,情绪性进食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是,“一言不合就开吃”的行为习惯,很可能引发心理疾病:进食障碍。

其主要被分为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并且两者在临床上共同的一大表现是恐惧发胖。

而往往,暴食和呕吐,贪吃和厌食,会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我心里有填不满的洞,它让我不停地往嘴里塞饼干、巧克力、蛋糕……

我感觉不到食物的味道,直到自己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的时候才会停下来。

每次吃完我都觉得自己很油腻,很恶心,只有吐出来才会感觉好一点。

我看着那些食物的残渣和油渍绝望地想:难道自己就要一直在暴食和催吐之中循环吗?”

——贪食症患者Lily

在大多数人眼里,吃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人们关于食物最多的烦恼也仅限于“今天吃什么”。

没有患病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感觉,反而会问:别吃那么多不就好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难道我还不够痛苦吗?——电影《骨瘦如柴》

进食障碍是所有精神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

其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甚至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心理学家发现,被家长过度介入生活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性发生进食障碍。

当孩子被家庭过度控制时,会通过控制自己的饮食来树立自我的独立意识,并向父母的约束发起挑战。

以及,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情感上的关注和爱护,也更容易通过吃东西来弥补爱的缺失。

在《老友记》中,莫妮卡是一个胖妹。

从小到大都父母打压和贬低,长大后也总是被渣男欺骗。

这导致了她焦虑的时候就会不停地吃饼干,吃完更加焦虑。

可她并没有意识到,那只是食物,并不是爱。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很多人抱着零食,心里却装着满满的罪恶感。

听到这句话,他们会停下来吗?

食物填饱我们的肚子,而爱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富足。

实际上,只有食物能带来幸福感时,心里反而会很空。

第一口可乐、西瓜最中间的第一勺、这其中的美好正是因为“第一”。

如果囫囵式吞咽,除了得到一个撑爆的胃,也错过了品尝食物的美妙。

我们慢慢发觉,爱和美食是一样的,尝到美好的关键在于,节制。

2、吃下去就会变好吗?

尽管遗传、心理因素甚至意外,都有可能是导致疾病的发生。

但人们对身材不恰当的认知,更加值得重视。

在“以瘦为美,胖是犯罪”的默认标准之下。

进食障碍一开始的样子,也许不是因为食物,而是:

我这里是不是有点胖了?

直角肩、A4腰、漫画腿......这些当下对“美”的追求,不断地把“身材自律”推向神坛,指向了一个观念:

无法控制体重,就无法控制人生。

但如果同时我们需要用“吃下去”的方式来缓解焦虑,就会变成——

为了缓解情绪问题,我们要吃;为了解决身材问题,我们要吐。

长期的情绪化进食,不仅带来的是体重上的困扰,还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显示,肥胖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55%;抑郁症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58%;43%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肥胖。

那么同样是吃下去,我们怎么能在吃得快乐的同时,让身体没有负担呢?

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很可能是导致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以及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下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了肠道菌群与情绪心理健康(如焦虑、抑郁症、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

也就是说,补充益生菌可以减少肠道炎症,进一步减轻这些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3、改善情绪

从吃什么开始

焦虑的大环境下,我们很难摆脱负面情绪对自己的困扰。

如果你已经遇到了进食障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配合专业的心理治疗

而对于我们来说,怎样合理地应对生活中那些焦虑、压抑和失控的时刻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肠道菌群不仅控制我们的食物偏好,还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情。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科学家们认为,情绪益生菌以及其它微生物疗法或许会成为治疗精神疾病的新兴疗法。‍

抑郁研究所×泛乐莱携手推出「舒忧君II代」,升级了全新的形象,全新的配方,但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品质。

相比过去的情绪益生菌产品,它包含了更准确有效的菌株种类、提升了菌株数量和更多的科学证据。

为什么一有压力就想吃东西、你的情绪被劫持了吗?

照顾好肠道,实际上也是在照顾好自己的心理健康。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依赖型人格绿帽外貌焦虑心理测评系统智力回避型人格障碍职业价值观心理咨询MBTI产后抑郁恐惧症叛逆焦虑症心理健康分院测试社会心理学正念职场心理人际关系原生家庭无性婚姻抑郁症树洞洁癖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