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作者:艾陌 2022-06-20 20:15:22 成长心理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我三十岁了,今天因为父母的一个举动,想要离家出走。

很多人一看标题就表示出了不理解,一个成年人做事竟然还如此冲动幼稚?

一探究竟之后才发现,父母犯的错看似不大,实则很伤害孩子,哪怕这个孩子已经长大。

01、父母的礼貌,竟是孩子心里的一把刀

故事是这样的,这位网友很喜欢玩乐高,在家里拼了一个模型。谁知这天他不在时,家里来了亲戚,竟把自己的乐高拆得七零八碎。

父母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客人来家里,看见乐高喜欢,我们作为主人也不可能不让人家动。坏了大不了再拼起来,或者重新再买一个。

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被毁的一塌糊涂,他在躲起来崩溃大哭之后,才萌生了要离家出走的想法。

压死骆驼的肯定不只乐高被毁这一根“稻草”。从他的表现就这可以看出,父母应该不止一次为尽地主之谊,将自己的东西赠予他人。

就这样一个“小事”,竟勾起了很多人的痛苦回忆,网友纷纷留言:我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总是不经过我的允许,把我的东西送给别人。

父母所谓的“礼貌”,曾经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阴影。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很多大人却还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些都是“情理之中”,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02、我也是你的一件东西吗?

在网上随便一搜,有类似经历的人比比皆是。

其中一个回答,刺痛了很多人的心:父母觉得你都是他们的一个东西呢。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这句话看上去有些刺眼和敌意,毕竟很多父母也是事出有因,比如送礼物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或者别人张嘴要时实在抹不开面子拒绝。

但事实上,父母不征求孩子意见,拿孩子的东西做人情,暴露出的潜台词就是:反正东西是我给你买的,大不了我再买一个。

孩子是我的孩子,东西是我买的东西。一句话,多么明显地展示出了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对孩子自主权利的无情剥夺。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他是一个有话语权的主人,更有权利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支配。

而当这种权利被无情剥夺,甚至还被扣上“不懂事”的帽子时,孩子的内心会是怎样的难过?

心理学上有个“挫折攻击理论”,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遭受挫折却找不到解决办法时,会倾向于通过攻击别人来发泄情绪。

父母理直气壮地把孩子的东西拱手他人,孩子难免会难过、愤怒、哭闹,甚至会想方设法来“报复”。

比如这个孩子,为了表达自己收藏的手办,被父母擅自送给他人的不满,他一气之下倒掉了父亲珍藏的茅台。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当然,也有的孩子会放弃“反抗”,而在不断地被“侵犯主权”中,失去自我,形成讨好型人格。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里的女主大岛,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为了成为妈妈心中有礼貌、懂事的孩子,她一味地委屈自己。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这样的大岛过得快乐吗?当然不!

她说,我一直讨厌妈妈,让我产生恶罪感,逼我听你的话,在外面装好。大岛显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被包装过的机器,完全没有自我,和母亲的关系也非常紧张。

大人好面子,这能理解。但毕竟是孩子的东西,即便身为父母我们也没有处置的权利,更不要因为孩子拒绝而给他不好的评价。

我们认为送出去的是一件物品,实际上葬送的可能就是孩子美好的童年。

03、优秀的父母都选择了这么做

在妈妈群里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一位妈妈的回答特别有力量:比起所谓的面子,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快乐,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所以,当遇到亲戚朋友或者来家里玩的孩子讨要孩子的东西时,我们一定要把握三点:

表明物权,尊重孩子意愿

在Twitter上有曾有一个热帖,儿子的玩具遭同龄人抢夺,妈妈不但没有引导孩子分享,还很霸气地在网上给怼了回去。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和被理解

这位妈妈认为,玩具是孩子的,不管是否选择分享,他都应该是最终的决策者。一句话,获得20多万的点赞量。

表明物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仅是尊重孩子,也是在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如此,才能给孩子架起一道自我保护的屏障,让他在遭受伤害时,可以勇于说不。

“这个东西是我家孩子的,他说了算。”父母一定要学会说这句话,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不贴标签,坚决维护孩子

当孩子拒绝的时候,不管是自己还是旁人,都不允许给孩子贴上标签:一件玩具而已,至于这么小气吗?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妖怪”、“魔童”的标签。哪怕他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了海怪口中的小女孩,换来的却还是一句“魔童抓小孩了”。

“既然你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个妖怪给你们看!”原本一个单纯可爱的孩子,就这样在标签中开始作恶……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写道:负面标签会让孩子禁锢到负面角色里,会引导孩子朝负面标签发展。

尤其年龄较小的孩子,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他们最主要的途径。负面的标签一旦上身,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否定自己的“证据”:他们就是这么说我的,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何况东西是自己的,到底如何决定本就应该由着自己。懂得分享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但不能因此去道德绑架孩子。父母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别人也不允许。

胡搅蛮缠,干脆直接拒绝

识趣的人在发现对方不情愿之后,会自己放弃。

但我们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大人和孩子:不管你是不是为难,颇有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尤其是有些孩子抱着别人的玩具就是不撒手,父母也佯装看不见。

既不撕破脸,又不伤害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试试这两招:1、转移别人孩子的注意力,尝试用别的物品代替,或者提前准备好礼物;2、表明自己孩子非常喜欢这件物品,描述孩子失去后感受,清晰、具体、坚决的拒绝。

如果最终,孩子还是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记得诚恳地跟他道歉。身为父母,没有维护住孩子的权益,本就是一种失职。

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父母有自己认为的礼尚往来,这无可厚非,但并不应该建立在不顾孩子感受的基础上。

心理学家德华•桑代克说,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武断地下结论,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赢得孩子的信任。

父母不替孩子决定,理解孩子对喜爱物品的感受,就相当于把尊重和平等给了孩子。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才是需要我们不断修炼的教养。

也许我们还不能做到最好,但当我们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已经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我们也正在变成一个合格的父母。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负面情绪桃花运控制情绪心理学易怒症恐惧心理社交恐惧爱情挽回智商智力冥想容貌焦虑心理健康测试绿帽抑郁症产后抑郁测试反社会人格偏执型人格叛逆自卑依赖型人格障碍树洞哈利波特心理咨询九型人格职场心理职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