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作者:周烁方 2021-11-18 16:21:04 心理百科

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的区分

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中,我越发清晰地意识到人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固结性问题,即心理能量被激发后没有自然释放,以各种方式固结而导致的问题。另一类是发展性问题,即某些正常人类本该具有的心理功能、心理结构没有发展出来,或以畸形的方式发展。这两类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方式皆有不同,不可互相替代、彼此混淆。

譬如丧亲之人无法宣泄悲伤,久之抑郁乃至患上肺病,此为固结性问题。如有机会充分宣泄,接受亲人之离去,病状必然大减。譬如一个人儿时缺乏照顾,没人说话,长大了也不会说话,此为发展性问题。除非有充分的语言环境,有人教他说话,否则他便不可能学会说话,做任何的情绪宣泄也于事无补。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然而有一些发展性问题并不像“不会说话”这样明显,不但难以识别,而且易被误解。譬如一个人虽然会说话,也知道愤怒、悲伤等词汇,但却无法用情绪词来表达自身的情绪体验。如果有人问他:你现在是什么情绪?他会说不知道。别人会以为他情绪隔离,但其实他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不会说,而非没有情绪感受。如果误解他的人是心理师,那么此人用语词表达情绪的困难既不被看见,也无法解决。区别二类问题的意义便在于此,从大义上辨明问题种类以对症下药,避免因混淆问题根源而持续进行徒劳无功的努力。

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有时也彼此交织、互为因果。譬如一个人内心无法离开与母体共生的状态,此为发展性问题。但深究后发现,共生期有巨大的恐惧不安固结于内心。如固结的恐惧得以充分释放,与母体分离则顺理成章。此为固结性问题导致的发展性问题。再譬如一个人内心积聚悲伤难以释放,此为固结性问题。经过仔细探索,发现此人尚未发展出用语言词汇标定“悲伤”情绪的能力,从而导致悲伤情绪弥散而难以流动。如经过训练增强了情绪标定能力,则悲伤的释放变得容易。此为发展性问题导致的固结性问题。

发展性问题的识别与评估

固结性问题以释放对治。通过谈话、意象、躯体,找到心理能量的固结点,撤销妨碍其释放的应对,则释放自然发生,问题迎刃而解。

发展性问题以“养育”对治。每一个人类特有的、非先天的心理结构或心理功能,都是先天潜能加后天养育的结果。潜能是每个人生来带有的,犹如一颗种子已经具备长成完整大树的潜能。养育则是来自人类环境的部分,母亲、父亲、家庭、学校、社会都在不同阶段对个体起到了养育的作用。从小到大,正是来自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的那些或主动或被动的养育过程,逐渐把一个人形的肉体塑造成一个心理上的“人”。

然而自然的养育过程总有各式各样的缺失、错位、扭曲,这使得许多生理上已经青年、中年、老年的人却不具备某种少年、儿童甚至婴儿本该具有的心理功能与结构,或者这些心理功能与结构遭到了扭曲。然而这种缺失与扭曲对当事人来说是难以觉察的,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拥有过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并不像鼻子眼睛般具体且能与他人对照,那他怎么能知道人本该拥有这样东西呢?如果一个人从小拥有的某样东西就是“扭曲”的,从未拥有过对大众而言的“正常”,那么他便会理所当然地把“扭曲”视为正常,而无法知道自己是失常的。此时,解决问题的最大困难便是如何发现问题的存在。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因此,解决发展性问题的第一重困难,便是能够从心理临床现象中发现一个人在某种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上是缺失的或扭曲的。然而这种发现即使对于资深的心理师而言也非易事。具有发现发展性问题的能力意味着:

第一,心理师在纵贯人生的各项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上都有足够好的发展,没有缺失,较少扭曲。由此才能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从体验层面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似乎“少了点什么”。如果心理师和来访者在某个共同的心理功能或结构上有所缺失,那便是瞎子遇到了盲人,谁也不知道天空本是蓝色。此为通过感性认识发现问题存在的基础。

第二,心理师了解作为“人”的各个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分别应当是在什么时期,何种状态下,以怎样的方式被养育出来。了解心理结构与功能正常的人是怎样的表现,了解心理结构与功能缺失的人会有怎样表现,了解心理功能与结构的扭曲有几种常见情况,分别如何体现,了解多种缺失与扭曲的叠加会呈现为何种态势。此为对发展性问题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

临床养育与自然养育的差异

首先是识别问题,然后是对状况进行评估,最后再考虑如何解决。解决发展性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心理临床上的“养育”。临床养育与自然养育有几点重要的差异:

第一,自然养育发生在人的每个心理功能与结构的关键发展期,尤其是人生早期的自然养育发生在个体人格结构柔软而尚未定型的阶段;而临床养育则需要在个体已经成年、人格结构已经固化的背景下进行。成形的铁器无法直接重塑,唯有在高温下回炉使其软化,才有重新淬炼和塑形的可能。这意味着临床养育需要以非创伤性的心理退行为先决条件。譬如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未发展,唯有当他的心理状态退行到青春期时,养育才能够起到好的效果。譬如一个人内心的母婴分离尚未完成,那么就需要他的心理状态退行到1岁左右,养育才更容易起到促进分离的作用。

退行尚未发生时,目标位置的外层覆盖着后期建立的其他内容,临床养育很难穿透外壳直接作用于内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退行并不必是来访者在其生活中的整体退行,而是一种在心理咨询空间中,在心理咨询氛围及关系的影响下,在咨询当下临时发生的退行。而所谓的“非创伤性”,意味着心理师不希望来访者是由于近期的创伤反应而产生退行(此时对创伤的处理往往排在首位),而是由于在之前的咨询中,来访者人格表层的固结性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由此使得需要养育的心理位置顺理成章地显露,呈现为一种自然退行,以作为适合开展临床养育工作的最佳条件。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临床养育与自然养育的第二个差异在于:自然养育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母亲、父亲,亲属、学校、社会,其作用于个体的方式包括喂养、抚摸、拥抱、挫伤、惩罚、朝夕相处的生活、长期的规则限制等等;而临床养育则发生在心理咨询情境中,受限于伦理、设置、参与人数及心理师个人能力,可用的具体养育方式与手段极为有限,且较大地被限制在语言交流的范畴内。这意味着在临床养育中,心理师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在咨询伦理与设置的框架下,以语言、关系和咨询设置为主要媒介,实现原本在自然养育中需要通过身体接触、主动惩罚、群体关系才能实现的效果。

如何用语言抚摸来访者?如何用关系来喂养来访者?把握各个养育阶段的本质,通过不同的媒介象征化地实施临床养育,正是心理师在此处应当钻研的内容。同样受限于咨询设置、伦理,以及来访者的经济情况,咨访双方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时间有限的相处,这使得心理师需要发现和利用来访者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使临床养育在心理咨询以外的时间得以延续和实现。譬如来访者因早年缺乏皮肤接触而导致心理功能与结构的异常,如果来访者与其伴侣有较好的关系,这一缺失便可以藉由来自伴侣的皮肤接触与抚摸而获得补偿。而这一点是心理师也无法做到的。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第三个差异在于:自然养育总是发生在“心理结构与功能的白纸”上,譬如性别认同发生在未曾产生性别认同的儿童身上;而临床养育面对的情况往往并非全然缺失,而是过去的错误养育导致的扭曲且已定型的心理功能与心理结构。新盖一座房子比较容易,修整一座地基歪斜的房子则难上加难。面对来访者扭曲的心理功能与心理结构,心理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治愈早期错误养育带来的创伤,随后面临的是如何影响已成型的心理结构与功能使其逐渐正常化。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临床养育将会成为一场长期的角力,一方是来访者的过去、习惯、信念与我执,另一方则是痊愈的愿望,咨访双方的共同努力,对自由的追求。在角力的过程中,已经弯曲扭转的心理结构与功能以缓慢的速度被逐渐回正。

心理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关键节点概要

除却以上三个共通要点,心理发展评估与养育的核心便是一个个心理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具体关键点。一个“肉体的人”在依次走过这些发展关键点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 “心理的人”。这些关键节点包括但不限于:从混沌自闭到开启共生、全能感的建立、因分离而产生边界感、镜映与自我镜映、规则感的建立、时空感的建立、语言学习、去中心化,性别认同、伙伴关系、自我统一性、习得人格面具、心理出生、发展两性关系、养育子女、面对死亡……。针对每一个节点,应了解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该节点的:起始状况、自然养育过程、心理功能与结构的主要发展、正常者成年后的状况、异常的各个类别及其解决方案、各类异常者成年后的表现、临床养育的技术与方法……。这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但却值得心理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积累与完善。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没有“标准人”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并不存在一种所谓的“标准人”,在每个心理功能与结构的关键点上都得到了“最正常”的养育和发展。正是人身上或大或小的缺陷使我们每个人独特而富有人性化的魅力。同理,并非每一种心理结构与功能的缺失扭曲都需要治疗。一个人是否能度过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心理结构与功能的健全绝非必要条件。心理治疗,尤其是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其目标也不应是养育所有心理结构与功能到最佳状态。与“全面发展”相比,人还有更有价值的事情要做。当然,也有些时候,关键心理结构与功能的缺陷严重影响了生活体验,如果能通过心理发展评估与养育加以解决,拔掉脚底扎的刺,又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固结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意象对话公众号的观点或立场。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医生爱情挽回易怒症弗洛伊德无性婚姻心理医生存在主义产后抑郁冥想反社会人格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测试心理测评系统自闭症聊天智力原生家庭职业价值观绿帽癖自卑心理强迫症安全感焦虑桃花运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