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Michael J. Diamond
节选自:《足够好的父亲:父亲与儿子一生的相互影响》
译者:孙平
1、针对男人的心理教育
我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
倘若真能如此,则父子双方皆可在一个充满爱的关系背景中,持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
实际上,对男性的心理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圣经《创世纪》一章,从某种角度上看,就是一部致力于指引男人获得父性(fatherhood),从而将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儿子及子孙后代的作品。
亚伯拉罕和他的儿子以撒,以撒和他的儿子雅各与以扫,再有雅各与他的十二个儿子——他们无一不是彼此竞争,彼此学习;无一不是力图走出彼此的阴影,以求自性。
然而在我看来,对男性的心理教育却不应拘泥于传授技术和策略,而是应提供一整套过程和途径:
让男人得以看见并欣赏孩子的差异性;
让他们拥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使他们具备在必要时有所为,在另一些情况下不妄为的智慧;
让他们拥有在变化无常的生命历程中,始终愿意参与到孩子生活中去的——不退场的勇气。
2、不死的父性
父亲若能看见儿子的独一无二性——无论这种看见发生在儿子幼年、成年,还是两人的晚年——都能让一个父亲瞥见那难以言喻的,隐藏在自身前意识之中的生命脆弱性。
我们甫一降生便是向死而生,这本是存在之事实,无需赘言;但是直到我们当了父母以后,对死亡的觉察才会更加清晰。
男人在当了爸爸以后,会逐渐形成所谓的“父亲时间”,他会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来感知岁月和时间——孩子过去如何;孩子现在怎样;孩子将来又会成为什么样子……
回顾过往,儿子降生后我们看他的第一眼;我们含辛茹苦抚育这个孩子;我们悉心指导他;后来面对他的分化需要时,我们允许自己面对的挣扎——有什么办法?一个父亲,总得想法子和一个与我们如此相似,但在本质上又独一无二的人亲密相处一生。好好相处,坦然分离。
所以男人在看自己儿子的时候,他既会体验到生之有限,却也能窥见生之不朽。“除非发生悲剧,” 一个参与度高的父亲会对自己说,“否则儿子必能活过我,那么他便是我的第二次机会,是我生命的延续。”
诚然,一个男人要获得此种领悟,并不一定要成为父亲。但是那些有幸成为父亲的男人,却有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在与儿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理解身为男人的意义。男人本就是矛盾的,这对我们为人父的过程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使得我们要对不确定性保持开放,要对自己和他人身上的矛盾有一定程度的接纳。
3、大写的男性:弥合男女对立
最后,正如我在本书中反复提及的,如果一个男人把父亲这个角色作为自己身份认同的核心,那么他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能和儿子一起领悟到:什么才是广义的“男子气概”。
一个男人,若能爱儿子,并对此爱不躲闪不羞愧,以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这样的男人,根本无需激烈地捍卫自己所谓的“男子气概”。
他充满爱的存在方式本身就会告诉他:大写的男人,既珍视连接,也强调自主;在接受自己和他人之脆弱、柔软和依赖的同时;也有能力获取力量、权威,以及人格之独立。
一言以蔽之,这样的男人可以把男性化和女性化视为一个具有流动性的连续体,每个人都有权利有自由于此间游走;
男性化和女性化,本不是两种有你就没我的极端化存在方式。
这人世间的两种性别,和它们分别代表的存在方式,本就你中有我中有你。
我深信一个男人立于天地之间,这内心世界有你无我的两极化挑战,可能比任何其他挑战都要来得严峻,来得直接。但我也相信,大写的男人,终有一天可以获得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所描述的这种智慧:
我自相矛盾吗?
那很好...我就是自相矛盾;
因为我大,故能涵容众多。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6227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34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6452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506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15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