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教育视频的时候,被李玫瑾教授讲的一个故事震惊到。
一个小女孩,帮妈妈晾衣服,本来好好的,但晾完衣服了却趴在地上哇哇大哭,但妈妈却发现她一边哭一边偷瞄自己。
李玫瑾教授分析,这个孩子之所以哭,是为了让妈妈夸自己。
看到这我很震惊,哪有孩子为了获得夸奖反而大哭大闹的?这不是只会让父母更烦吗?
李教授解释道,在晾衣服的过程中,女孩每递一次衣服,妈妈就夸她一次,但最后晾完衣服了,妈妈都没有对她笑就要走,这让她非常有落差,觉得自己被忽视了。
于是便趴在地上大吵大闹,想要获取妈妈的注意力,想要重新得到妈妈的夸奖和笑脸。
以前只觉的孩子大大咧咧,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现在看来,孩子的心思都很细腻,尤其是在父母之爱这里。
身为父母,我们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猜测一个孩子为什么哭闹,为什么不乖,却没有尝试过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们想要什么。
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的一个眼神,或者是我们都没有注意到的对他的忽视,都能激起孩子心底的波澜。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时候,你的孩子都在故意激怒你。
有些孩子的变坏,是故意的
尹建莉老师曾分享过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初中女生总是频繁的偷钱,屡教不改。每每在父母老师面前保证,也都在不久后再犯。
父母苦不堪言,也不知道该拿孩子怎么办。
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才发现孩子是故意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注她,但每次只要一犯错,父母就会被叫到学校,围绕着她转,非常关心她。
只有每次犯错的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被爱包围着。
屡屡犯错,只是为了确认自己被爱。
在《孩子·挑战》一书中,德雷克斯指出,孩子的天生需求是竭尽全力寻找归属感。
当他觉得被遗弃,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的时候,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大声喊叫,让父母注意到他。哪怕是犯错,哪怕是父母的责备,这都没关系,只要被看到。
被看到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是存在的。
这也能从一个方面解释为什么一些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家庭里,孩子总是很容易就变坏。
有些时候孩子的变坏,就是故意的。
我自己也有这个阶段。我上初中的时候,是最叛逆的时候,总是故意犯事,故意找茬让老师叫家长。
不为别的,只为了妈妈能抽出时间来看我,只为了被领回家后妈妈对我温柔地教诲,只为了妈妈拿出所有的耐心和我谈心。
初一的时候父母离婚,两个人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活后,我痛苦地发现,我被世界遗弃了。那段时间我极度缺爱,总觉得下次回家就进不了家门了。
在这样的心理下,我发现每次自己做错事,妈妈就会放下工作来学校看我,甚至在家陪我一天。这些时候,我才深切地感觉自己没有被抛弃。
犯错,成了悬崖边的绳索,我只有狠狠抓住,才能意识到我被爱着。
做过孩子,所以更懂孩子,才更能理解很多孩子的变坏,是早有预谋。
孩子只是用一种令人烦恼的方式而不是有用的方式来寻找归属感。
变坏,是另一种“报复”
父母眼里孩子的错误言行,在孩子的角度,其实是发出“需求”的信号。
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忽视,第一反应是愤怒。
然后他会用各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期让父母“不舒服”。父母的伤心,在没得到关注的孩子眼里,是理所当然,甚至是对自己的另一种关注。
心理学家总结出,孩子寻求归属感的四个错误行为:1、寻求过度关注;2、顶撞父母;3、报复父母;4、自暴自弃。
这些行为,其实都在跟父母作对,但不管是哪一种行为,孩子的指向都很明确,那就是“激怒”父母。但与此同时,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在攻击自己。
因为他们用对抗父母的方式来寻求关注,那么父母认为不对的,他们一定会做。
《变形记》里,城市女孩刘珊,在父母整日忙于工作,不关注自己的时候,在家便故意大吵大闹,对妹妹恶语相向。
父母想让她做斯文的女孩子,她减掉长发,玩男孩子的游戏;父母想让她早点回家,她便夜不归宿。
这样引起父母更恶毒的指责,然后是她更疯狂的叛逆,恶性循环。
其实她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寻求父母的关注。就像到了农村后,奶奶的一点关心,都让她无比感动,想要重新做个好孩子。
没有父母希望孩子变坏,但很多父母都忽视了孩子变坏的原因。
那些说不出来的嫌隙,不去关注,最后让父母伤心,让孩子痛苦。
只不过,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确认到底怎样的关注,是一个孩子能得到满足的。
所以,除了我们尽可能地去关注孩子的心理世界,情感需求,还要鼓励孩子用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得归属感。
多和孩子交流,和孩子商量好他觉得自己被父母忽视后要怎样表达。很多孩子的小心思自己不知道怎样表达,便自己发脾气闹小性子,父母也手足无措。
但如果和孩子商量好,他不开心的时候,可以亲亲妈妈,或者坐墙角不理妈妈,那父母就知道孩子怎么了,该怎样解决孩子的小情绪,对症下药。
就像在一档亲子节目里,小lucky因为爸爸在夸别人,觉得自己被爸爸忽视了,撅起嘴,爸爸便立马知道她在想什么,立马转过身来夸lucky。这是父女间的小秘密,也是爱的交流。
孩子的要求无法及时满足的话,要和孩子解释。
很多时候父母忙着工作无法及时回应孩子的要求,不能两三句就把孩子打发了,要认真和孩子解释,比如不工作就要被罚钱,没法给她买冰激凌了。让孩子共情,明白父母不是故意不回应他,而是没有办法,让孩子有十足的安全感。
给孩子十足的归属感,同时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用有效的方式来获得归属感,于孩子于父母,都是更轻松的方式。
作者简介:图图,图书馆的图,看很多书,写很多字。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578916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0467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30767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7436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75255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