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穷苦的木匠,他叫薛蓓;
由于年纪比较大了,周围人都称呼他为薛伯伯;
薛伯伯无儿无女,生活非常寂寞;
有一天,他雕了一个小木偶人,给它取名“匹诺曹”;
有了木偶人的陪伴,薛伯伯的内心好像有了些许着落。
薛伯伯跟匹诺曹说话的一幕被魔法仙子看到了,
好心的魔法仙子施法给予了匹诺曹生命;
薛伯伯非常高兴,把匹诺曹当成了亲生儿子,不惜卖掉自己的衣服供他读书。
随着匹诺曹的长大,渐渐开始社会化,上学、交朋友……
一次他受到坏朋友的引诱,逃学出去玩;
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他开始撒谎;
没想到,他一说谎,鼻子就长长了……
这是电影《匹诺曹》中的一部分剧情,它改编自意大利的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
因此,大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吓唬爱说谎的小朋友。
小孩子说了谎,还会担心自己的鼻子会不会变得像匹诺曹那样长。
有的小朋友焦虑到睡不着觉,比如,偷偷在被窝里哭泣,只好半夜爬起来找妈妈坦白;
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边哭边跟妈妈说:“我今天撒谎了,好孩子不该撒谎的,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得到妈妈的拥抱原谅后,躺在她怀里还一再确认“现在我的鼻子是不是不会变长了?”
在妈妈坚定的保证后,终于踏实坠入梦乡。
撒谎之后,鼻子真的会变长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也是一个谎言。
但是,你们知道吗?撒谎时,人们的鼻子部位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心理学中把这种变化称为“匹诺曹效应”。
什么是“匹诺曹效应”?
撒谎的时候,你会不会无意识的去摸鼻子?有没有感觉鼻子热热的?
微表情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如果在谈话中做了摸鼻子这个动作,那这个人就有可能是在说谎。
这个说法的依据就是匹诺曹效应。
匹诺曹效应是指当人们撒谎时,大脑中的岛叶皮质(一种脑素)会被激活。
而研究发现,岛叶皮质活性增强后,体温就会升高。尤其是鼻子及周围肌肉的温度会有所上升。
简单来说,匹诺曹效应就是说谎的时候鼻子会无意识地发热。
就像有人紧张的时候,会面红耳赤;
那我们撒谎的时候,鼻子会不会也变红呢?
其实这个温度变化是非常细微的,且不受我们的意识控制。
我们撒谎的时候更可能产生无意识地摸鼻子的动作,而不是感觉到鼻子在发热。
放心吧!只要撒谎的时候控制住不摸鼻子,就不会被发现。
既然匹诺曹效应是看不见的,那怎么证明这个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呢?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Kang Lee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了透皮光学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够监测我们在不同情绪下,面部血流产生的细微变化。
通过透皮光学成像,我们就能脱掉“匹诺曹效应”的隐身衣,直观的看到撒谎时面部血流的情况。
该技术被用于人工智能测谎,准确率在85%左右,远高于人类的平均水平。
孩子说谎的几大原因
撒谎是人际交往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将虚假信息传递给他人的一种不诚信行为;不符合当前的社会道德规范,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撒谎是不好的;
但是在生活中,哪怕是小孩子也总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撒谎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孩子撒谎,一般可能有这几大原因:
1.讨好他人,获得夸奖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本质上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
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沮丧时,父母一个小小的夸奖,就能使孩子忘记所有烦恼。
心理研究发现,当孩子遭受挫折,内心疲惫时,赞赏可以让他产生新的向上的力量,重燃起生活的信心。
但是家长们往往会因为很多原因(比如,被工作折磨的疲惫不堪、信奉“挫折教育”、太忙了等等)而忽视孩子对赞赏的渴望;
当孩子渴望被夸奖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很可能会撒谎来讨得别人的欢心,以此换取夸奖。
比如,妈妈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往往会被问阿姨漂不漂亮?孩子回答阿姨真漂亮后,往往会得到阿姨嘴真甜的夸奖。
还有的孩子,在学校会拿自己的橡皮擦交给老师,说是自己捡的,以得到老师的表扬。
2.害怕责备,逃避惩罚
哲学家罗素认为:“孩子不诚实几乎都是恐惧的结果。”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受到父母的监督,随时被更正不适宜的言行;
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的话,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
在不小心犯错后,对接下来可能受到的惩罚十分恐惧,往往会选择以撒谎的方式来逃避惩罚。
比如,我小时候闯了祸,最害怕的就是等在家里的父亲;
我们是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深信祖先“不打不成材”的教导;
每次只要我闯了祸,不论原因,先抄起奶奶的擀面杖打上十下手心;
打完后,还须得认认真真地保证“我做错了,下次绝不再犯。”才算完;
所以,小时候,偶尔犯了错,也会选择在有机会撒谎的时候,先撒谎逃了父亲的擀面杖。
3.逃避责任,拒绝成长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承担一定得责任,比如学生要承担好好学习的责任、成年人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等。
这个责任很多时候并不轻松,它使我们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
但是这个责任也会让我们成长,在它的磨砺下更加坚强。
小时候,不懂得责任的意义。每天都不想上学,严厉的老师、枯燥的数学、怎么都学不会的挫败感,让我想尽一切办法逃学。
把体温计偷偷放到热水里,跟妈妈撒谎发烧了,不想上学的委屈让我很轻易就哭得稀里哗啦。
靠这个,我成功逃了很多次学。
孩子撒谎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应该分析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改正孩子撒谎的坏习惯。
父母如何应对孩子撒谎的问题?
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后,一定要重视!
若是放任孩子不管,让孩子养成了爱撒谎的坏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很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1.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孩子撒谎可能是为了讨好别人,获得别人的喜爱、夸奖。
出于这个原因撒谎的孩子,家长应该要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家长要告诉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你无论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都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表达,无论怎么我们都是爱你的。
周末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旁边一桌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在吃饭,孩子吃饭不老实,边玩边吃,不小心把桌上的薯条全洒了。
爸爸还没说话呢,孩子就哇哇大哭!
爸爸说:“没事,你自己把地上的薯条捡起来扔垃圾箱里,我们再买一份。”
孩子还是一直哭。
爸爸拿出了杀手锏:“你要是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你看姐姐就不哭,以后我只喜欢姐姐了。”
这就是一个反面例子,家长对孩子产生的任何情绪都应该接纳。
最好能够跟孩子共情,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感。
而不是以“爱”为代价来要挟孩子压抑自己的情感。
2.奖惩孩子要有度;
家长对待孩子应该做到奖惩有度、有理有据。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如果在孩子犯错后,家长过于严厉、惩罚过于粗暴,孩子在不小心犯错后,就会对即将面对的惩罚产生极度恐惧的情绪。
在这样的情绪下,孩子就很可能会用撒谎来逃避。
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在惩罚孩子前,要先告诉孩子惩罚的原因;
惩罚孩子也得讲究方法,千万不能采用体罚、殴打等方式;
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结合一定的物质惩罚,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比如,可以这样跟孩子说:“因为你今天不好好吃饭、浪费粮食,所以妈妈罚你三天不能看动画片。妈妈以前就告诉过你浪费粮食是不好的,不好好吃饭的话就要接受惩罚,你当时也答应了。”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当小孩子撒谎是为了逃避责任的时候,家长注意了,这说明要加强孩子的责任感培养了。
心理学家维克多·费兰克说:“能够负责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质。”
孩子拥有责任感、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
比如,日本有很多啃老的年轻人,明明身强体壮的,却靠着年迈的父母支撑度日,他们就是没有责任感,不明白照料父母,让父母可以安享晚年是自己的责任。
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培养,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自己吃饭,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让孩子帮助父母适当做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扔垃圾等。
当孩子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表扬孩子,告诉她做的真棒,能够克服困难、有始有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孩子。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撒谎的倾向是一种自然倾向,它是如此自发、如此普遍。”
撒谎是人的天性,是一种自然倾向。愿家长能够正确看待孩子撒谎,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改正。
参考文献
[1]Lee, K., & Talwar, V. (in press). Children and lying: A centur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er.
[2]Converse, D. , & Fogarty, K. . (2012). Children and lying. Family Youth & Community Sciences.
[3]马金祥, & 温秀芳. (2004). 幼儿撒谎心理及教育对策.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7(004), 58-59.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4735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542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0547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30339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33717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