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作者:店长王瑞 2021-06-14 10:44:46 心理百科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或者这种情况,就是明明很小一件事,却很能引发一个人很激烈的反应,明明生活挺顺利却还是不停抱怨,明明不喜欢这样却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这说的是不是就是你或者你身边的人呢?

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在说明你或者TA缺爱了。今天我们介绍的这本书,就来帮我们《打开爱的生命盒子》,把爱找出来。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与人的情感互动就是在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然而,现实生活总会让人备受打击。我们讨论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是想抚平伤痕,但作者却说,我们应该把爱找出来,而不是找回来。因为作者相信爱原本就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识别到而已。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这本书,来一起寻找到那个爱吧。

讨来的是爱还是不满

有人说“关系”可以定位一个人的自我,人与人的互动,都是对自我意义的探讨。我们和他人交流时。就像万圣节里提着南瓜灯的孩子,喊着“不给糖就捣乱”,等待着美味的糖果,希望从他人的反馈中得到温暖的回应,确认自己是被爱着的。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为“讨爱”,这就是两个平等的生命在情感的往来互动中,探讨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而得到的回应,会被装进我们的生命盒子里。

每个人都有两个生命盒子,一个贴着“我值得被爱”的标签,一个贴着“我不值得被爱”的标签。如果讨爱得到了肯定,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被放进“我值得被爱”的盒子里,但要是讨爱得到的回应让我们很受伤,觉得自己是不好的,就会被放进“我不值得被爱”的盒子里。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这些让我们给自己贴上“我不值得被爱”标签的事情,也许会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但那份难堪的情绪会凝结下来,难以消散,形成了“讨爱凝滞点”,等待随时被唤醒。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很不凑巧的是,人们更偏爱打开那个“我不值得被爱”的盒子,讨爱凝滞点也就总在生活情境中不断上演,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脚本。某一件事、某个东西或者某句话,很可能会触发到这个“讨爱凝滞点”,以及随之而来复杂的情绪。

比如作者在小时候,因为没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洋娃娃,问爸妈去要反倒挨了教训,形成了讨爱凝滞点,成年后对洋娃娃就情有独钟,哪怕年纪不小了仍旧见了洋娃娃就想买,想通过满足自己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你可以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讨爱凝滞点”,或者特别在意的话。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讨爱凝滞点”还会在生命间传递,变成一种延续的疼痛。比如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说出一些评判性伤人的话,像是“你能不能理性一点”、“你做事能不能动动脑子啊”这类的话。很有可能是在你曾经犯错误的时候,有人总这样对你说话,形成了你的讨爱凝滞点。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当遇到别人冒犯了你的时候,这些话也会不由自主的跑出来,让人不知不觉“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如果我们能看到讨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或者他人身上的讨爱凝滞点,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很多更积极的改变。

变了味的讨爱

第二个部分我们就来聊一聊,我都是为了你好,也就是变了味的讨爱。刚才我们举了南瓜灯的例子,可惜现实生活中讨爱的人没有提着南瓜灯,也不只仅限于孩子,我们很难一眼就辨认出他们。但他们也像万圣节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装扮,让人很难读懂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面对小孩子,有一句话叫做: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是说孩子撒泼打滚、无端哭闹的时候,其实是在TA确认TA仍旧是被爸爸妈妈爱着的。

作者就说有一次她在晾衣服的时候,不到两岁的外孙女不停的给她递东西,她说“谢谢”,外孙女就很开心,等作者晾好衣服要走的时候,外孙女就开始哭起来,一边哭还一边偷瞄着作者,确认作者会不会走开。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这个背后其实就是小姑娘还想继续被表扬的讨爱行为,如果识别出来,继续鼓励她帮忙做一些其他的小事,她就会很开心。

而成人常常也是这样的,和伴侣家人闹别扭发脾气的背后,大多数也是证明自己是被爱的,但如果讨爱没有得到满意的对待,不断积累的讨爱凝滞点,就会从不被爱的盒子里溢出来,成为一种怨念,变成了讨爱勒索。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这本书上说,“对于没有胜算的感情,人们也会想方设法,花招百出,不惜威逼利诱,企图让别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讨爱勒索的发生。困住了自己,也为难了别人。”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比如家长特别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其实就是一种讨爱勒索。听起来有点像道德绑架,剥开这些扭曲的外衣,就能意识到这些行为背后都是渴望得到爱的回应。

也许我们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关系,转化一下思路。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或者对方的行为本质上是在讨爱,希望得到认同,那鼓起勇气或者鼓励对方,把内心的感觉或心结说出来,也许就可以相互理解,更能感知到彼此的爱。

心理位置互换大法

第三部分我们就可以说说方法了。作者也提醒我们,讨爱得不到满足,凝滞成心结,会变换各种形式不断重演,直至发酵变味,变成勒索。但决定把来的回应放在哪个盒子里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不值得被爱的标签的,也是我们自己。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想治愈自己,那就去找到自己的讨爱凝滞点,把它修通。书中介绍了很多练功心法来打通任督二脉,这里介绍一个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操作的方法,叫做“爱的抱枕”。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空白的抱枕,它有四个角,和一块中间的区域,代表五个看待事物的角度,分别是:角度一:我对你错角度二:你对我错角度三:我们都对也有错角度四:无所谓谁对谁错角度五:所有都是对的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接下来呢,就是找一个你的讨爱凝滞点。一般情况下,你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是错的,那么就请转动这个爱的抱枕,从其他的角度出发,看看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说有一个女孩子,她的身体不太好,参加高考的时候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想再复读一年,可是她妈妈死活就是不同意,想让她尽快找一个安稳的工作。她觉得妈妈只为想让她工作贴补家用,因此非常的痛苦。

从“我对你错”的角度看,女儿很进取,是对的,妈妈刻意阻挠,是错的,但从“你对我错”的角度出发,妈妈看重她的身体,不想让她操劳,是对的,而她的固执己见,是错的。

那我们再转一下这个抱枕,两个人肯定都“有对有错”,但中间体现着妈妈对女儿的关爱,而女儿想考出更好的大学,不想让妈妈更多操劳,其实是“无所谓谁对谁错”,都是关心对方的,只是没有很好的沟通,那么怎么把事情变成“所有都是对的”这个角度呢?

那就需要女孩把内心的想法告诉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理解、关心,最后和妈妈约法三章,保证不熬夜、不伤身体、让妈妈放心,最终也许就能达成和解。这样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很多讨爱凝滞点,并不是真的没有爱,抛开不满的情绪,更容易看到爱在流淌。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我觉得需要强调一下,很多亲密关系的双方都是有爱的,只是被沟通这个问题卡住了,通过识别“讨爱”可以解开误解。但这并不是说自私,甚至控制的方式来讨爱或者爱人也是对的,被爱的人一定要从玻璃渣儿里找糖。我们一开始就都值得被爱,也值得得到糖果 ,如果有人往篮子里放了错的东西,也并不是我们的问题。

心理学好书推荐《打开爱的生命盒子》

读完这本书,会有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果把一些跟朋友或家人纠结拧巴的时刻,看成对方是一个提着南瓜包来讨爱的孩子,只是想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许更能够给到ta有爱的回应,也更容易肯定自己也在被爱着。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哦。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心理测评系统情绪管理存在主义安全感心理医生外貌焦虑心理社交恐惧MBTI测试治疗师绿帽癖双向情感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恐惧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九型人格抑郁症测试性取向自卑产后抑郁症树洞PUA回避型人格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