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六月下午六点的天空敞亮的无挂无碍,大自然中的真诚广博深情孤独延绵不断的让人心生不忘心生敬意,那是因为我们本就属于自然。
所以躺与不躺可以是你自己说了算。
有时候觉得我们是紧密相关的,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孤单。有时候又会觉得全世界其实就是那一个自己在出没,出没在一个又一个的时辰中,人类特有的隐忍和渺小在细密幽长的岁月中跋涉的让人唏嘘和感动。
所以躺与不躺可以是自己说了算。
升降沉浮,迎来送往,生命孕育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交合变化中。内卷是动的,躺平是静的,内卷为阳,躺平为阴。如此,内卷和躺平这一对词相映生辉的共同诞生,一点也不奇怪。
躺平的象征意义
孔子对着滚滚东去的河流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息,这里河水象征着时间的易逝。送你玫瑰的人象征着爱情要来了。夜晚梦见一座桥,可能象征你的内心缺乏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需要在人与人之间架一座桥,因为桥有链接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和死亡有关,因为传说中奈何桥这个地方是个阴阳交界的地方。
象征:将事物背后抽象本质的意义以一种你能直观看的见的方式展现,看得见的是形,形背后的意义可能是需要被我们注意到的。
这种去注意事物本质的能力会让我们对一个热闹话题的出现多一些维度去商讨,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风哈哈一笑完事了。
文字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我们时下喊着的“躺平”这个文字符号中,隐藏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躺平”这两个汉字的本源意义。中国的汉字文化古老而深刻,和汉字一样古老的古埃及文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早已消亡不在,可见汉字生命力的强大。
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含蓄的,会将看见的和体悟到的用一个画出的“字”来表达。因此每一个汉字后面都有其远古的象征意义。
“躺”:躺字从身,从尚,尚又从淌,淌有流水之意,综合一下就是一具身体平卧着,这么一来都不用再去解释“躺平”中“平”的含义了。
那么一具身体也就是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平卧着的呢?
睡觉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还有死亡的时候。
人睡着的时候和死亡相似,生病时躺在床上距离死亡更加接近。所以死亡是对躺平这个词的婉辞也是最到底的释义。
躺平和死亡有关
对于躺平象征着死亡这个点,我想我们会有一丝疑惑,因为大家对于死亡这个现象有过度的解释和想象。就比如,我想说不要害怕死亡两个字的时候的心情其实是不笃定的。
提到死亡,我们会联想出很多而且很现实的情景和情绪:消失,中断,失控,未知,遗憾,回避,疾病,衰老,无意义,被剥夺,等等。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由这一堆复杂的东西会引发我们产生出焦灼感、无力感,接着带出一种持续性的、莫名的紧张不安和恐惧,这就已经是情绪上的过度焦虑了。这种焦虑就是人类最根本也是最原始的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会引发我们在行为上有所表现。当我们还是原始人的时候,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要死了。分离是死亡,失控是死亡,疾病是死亡,由此我们对于危险形成了一套行为上的应激反应模式。
比如,树林中突然窜出的一只老虎,会让我们的身体迅速作出反应,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要么就地装死,不论怎么样,先活下来是最重要的。
之前的内卷是由一种对未来的担心和怕被抛弃引发的仓促慌张的内部的过度消耗。同样,当我们个体遭受到集体的剥夺,对个人人生轨迹的失控,这些同样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死亡焦虑。经过评估,我们干脆先把自己“杀死”——躺平了。
接着会出现以下现象:
我是“死人”我怕谁,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你不是想割我的韭菜吗,我“死”给你看,让你割个寂寞。
一个“死人”是引发不起对方的攻击欲望的,你这下可以不吃我了吧。
我已“死”,连带的责任义务账单都会一笔勾销了。
内卷就是战斗,躺平就是就地装死,这有错吗?没错。这是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本能的生存机制下的无意识反应。
那么对于躺平的看法就是这些吗?当然不是,因为象征的意义有时候又是隐晦的和未知的。
比如,我们年年都在过年,可“过年”这个仪式背后的象征是什么,我们知道么?人死了要埋在土里,然后垒起一个叫“坟墓”的土堆,再在坟墓前面立一个竖起的墓碑,这一连串的意象和行为背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我们知道么?
因为象征意义的来源是无意识的表达,无意识虽然时时在影响着我们,可是我们对它还是很陌生。
继续说躺平和死亡的关系。
让我们来感受下死亡的另一个面向,同时也让我们感受下躺平的更深含义。
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喜欢去高原行走?我说这种游荡在高原时时体验着濒临死亡的感觉,让人痛苦也让人着迷,这是我对这个行为的一个大概感受。
当你哼哧哼哧翻过一个海拔4900米垭口的时候,马上映入眼帘的又是一段又陡又滑的碎石下坡,雨雪中是望不到尽头的路,随即而来的分裂和绝望的跌宕起伏让人沮丧,要活下来的动力让人又会即刻专注在脚下,以便保持身体的平衡。
面对死亡,激活了人类最原始的恐惧的同时也会诞生人的自我意志。
延伸到躺平,这种防御式样的躺平和隐形式的对抗躺平,除了“躺尸”着的僵直装死,这其中的过程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迂回的心理空间,这个空间中会生发出一些新的东西,有可能是意志,有可能是耐受性等等。
这或许是当事人都不知道的无意识在为之。有太多的事情我们以为自己是知道的,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不知道的这些东西存在于意识阈值之下的无意识中,人类能存活至今要感谢这股推动生命进程的神秘力量。
在电视剧“悬崖”中,有一段非常虐心的情节。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周乙,要亲自审问被捕的妻子,甚至不得不忍痛看着妻子在自己面前被用刑。
当他走进刑讯室的时候,墙角地上一个铁笼子里关着已被折磨的没有了声息的妻子,他支开值班的警卫,来到铁笼子旁,对着妻子轻轻的说道:是我,他们都出去了,你怎么样?并且用手抚摸着妻子蓬乱的头发。
她在昏暗的光线中缓缓抬起了头,那是一张已经被折磨得变了形的脸,她有点恍惚又有点清醒的对丈夫说到:我受不了了,让我死。她眼中带着泪光的决绝就那么一动不动的盯着给她喂水的丈夫,周乙神情复杂的给了妻子一粒药。她没有犹豫的把药放进了嘴里,随后眼泪刷刷的流了出来,她和他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其实这个行为是一种自杀。
周乙接下来对妻子说:好好睡一觉吧,睡醒了,一切就都过去了。女人脸上飘过了一丝丝的欣慰。
这个情景中的死亡呈现的是向往保护和宁静,让人感到的是一种回归而不是恐惧,那是一条绝路也是一条退路和出路。
这时候的死亡是一种解脱,解脱后等待新的诞生,因为死亡和出生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相互依存着。
内卷是在亢奋而激烈的活着,躺平或许真的是受不了了,是疲惫后的彻底回归和休息。这时候死亡更像是回家的方式。人可以有自杀的权利难道不是老天爷因为仁慈而赏赐给我们的一种逃离痛苦的办法吗。
当然,这依然是无意识运作的结果。
人类发展至今,我们对于无意识的秘密基地知之甚少,这一认识让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种知之甚少,接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每个人所要承担的人类进化路途中的责任和命运,甚至是牺牲。
诗人海子最后是卧轨自杀的。不是其他的方式,就是以躺平的方式。
他生前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像不像现在准备或者已经躺平的人的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象确实是需要一个内心飘然的躺平姿势才能被唤出,而内卷唤出的应该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样的场面了。
海子死后最后一首诗的名字是:“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诗人骆一禾评价海子说:海子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拿取圣杯的年轻骑士,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得圣杯而骤现,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结。
如果确实如此,这一自杀死亡的方式已经超越和凌驾于死亡之上了,因为连死亡本身也被海子邀请融入到了他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存在中。如此他完整了,这个完整中有复活,有死亡,有海子。
所以有时候的“躺平”或许是一种风轻云淡式的超越。
我此时想起了在山里经常遇见的那群人。长久的凝视他们,会发现他们深邃的眼神和棱角分明的脸庞让人无从知晓他们的曾经、现在和未来。他们的随遇而安,席地而卧,对山当歌是一种常态,他们的多情他们的淡漠也是一种常态。
我在想,当我有一天不再刻意的去别人的地界游荡的时候,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大概会自由的流淌,然后自然的沉落。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生或者死的时候,就真的可以活在当下了。当我们不再被“内卷”和“躺平”内卷的时候,当我们将这一切当作一种常态的时候,或许这一切会慢慢消融,连成一片。
对象征意义的探索其实是对人类与其潜意识相关的探索,因为问题的核心与人的无意识有关,而将象征意义的意识化会让我们对躺平这个行为有更深的了解。
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我们不要被眼前的意象所迷惑和抓住,要看见意象背后的内容。这样会让我们对有些纷绕的现象有所清晰并且心生理解。
我们再来看看躺平除了是死亡的样子,也有可能此刻的躺平是在睡觉或者是在生病。
睡觉除了生理上的需要,也象征着暂时让意识停歇下来,意识停歇了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在梦中被无意识造访。无意识的领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我们在那里可以获得启迪和领悟,可以汲取我们祖先给予的智慧。
人在生病的时候是软弱的,也是真实和真诚的,有点复归于婴儿的味道。疾病逼迫我们放下膨胀的自我,疾病会打破人类长生不老的妄想。
从睡觉和生病的象征意义看躺平,躺平岂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展现生命。
如此看来,以防御姿势的躺平,以对抗姿势的躺平,以模仿姿势的躺平,以休养生息姿势的躺平,以视死如归式的躺平,以真正的淡定自若的躺平……这些躺平的背后都包含有不可言说的秘密,而不是我们表面看的那些现象。
如此看来,躺平除了是僵直式的装死,妥协,对抗和无奈,还有可能是一种等待,一种迂回,一种回归,一种补偿,甚至是一种超越。
引起大家对躺平这个词的高潮点是央视某个知名主持人对目前社会严峻的现状却给出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一姿态引发了人们的愤怒。
其实大部分的社会问题都是个体和集体的一个冲突和对峙,个体内心道德权威和外部集体权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人类艰难的从最初的无意识集体的依赖和控制中走出来,害怕再次被集体化、被同化,从而变成集体的玩物,可是对抗这种怕被同化的方式采取的是喧嚣着的内卷和摊手式的躺平,其结果基本是个体会在一个自我意识挣扎中心态的崩塌。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对抗个体和集体的这种殊死搏斗的办法就是个体化发展的完整性。
其实,有些麻烦和尴尬只有拿回到个体自己这里来作以讨论和思考,任何一个集体都不可能持续性的为个人提供一个人一生中成长的关键点。因为作为书写历史的集体,可能恰恰是在用一种无意识的阴影面在起作用。
我们可以做的,大概是个体先解决自己基本的认识问题才能够在集体中扮演一个负责任的角色。
伴随着内卷和躺平的出现,我个人觉得很欣慰,对立面的两端已经以象征的形式出现并且被我们感受到了。
至于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是需要时间和等待的。
最后呢。
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有情有义,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遗憾和借口,坦然接受自己此时的不安羞愧和堕落。用一种无能为力的慈悲覆盖住这一世的爱恨情仇。
这样我们会重获自由。
躺与不躺可以是由自己说了算的。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63593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863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59977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55185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49463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