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三十几岁的你离婚了,会后悔吗?
01、合适与喜欢的伴侣,你会选择哪个?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小可。
小可从小生活在一个十八线城市,母亲是一名普通工人,父亲是一个个体创业者。由于父亲工作比较忙,小可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母亲陪伴。小可对父亲的印象停留在无数个不归夜,她看到的永远是父亲的背影。
小可的学习成绩谈不上多优异,但高考时却超常发挥,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
上大学的时候,质朴的小可很受异性亲睐。
小林和小帅都对她展开了追求。小林是班里的学霸,而且他对小可的关怀无微不至。从每天送早餐,到帮小可补习……总之在小可需要的时候小林都是第一时间陪伴在她身边,是别人眼中名副其实的暖男。身边的同学也都觉得他们很般配,但小可总觉得差点什么。
小帅学习谈不上好,但很聪明,每天总是神出鬼没,有时候很久都见不到人影,他不能时时刻刻都陪在小可的身边,好像小可是他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他还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同学都不怎么看好他,但小可对小帅就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欢。
毕业后,小可要面临着就业、结婚的抉择。在人才济济的北京,想要站得住脚跟对于小可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加上父母对小帅的不接受,重重的压力下,小可最终嫁给了小林。
小林结婚后继续提升自己,读研究生、甚至到博士,而小可则在一个公司做起了文员,身边人都羡慕极了他们这一对夫妻。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不是小可想要的,她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很平淡,像一杯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结婚3周年纪念日那天,小可对小林说:“咱们要不生一个孩子吧!”
小林是一个对未来有着清晰规划、明确目标的人,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并没有打算这么快要孩子。小可虽然没说什么,但心理好像总有一块石头堵在那里,又不能拿走,又消化不了。这时的她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在他们结婚5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小可提出了离婚,没有任何铺垫。她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小林,你不是我想白头到老的那个人。
离婚后,小可像一只冲破牢笼的小鸟,她快乐的在天空中飞翔,像寻找到了渴望的自由。她说,和小林在一起,我仿佛永远都找不到自己,我就像他的影子,时刻都在遵循着他的路线。
回归自由的小可似乎被什么牵引着来到了丽江,这个她曾经和小帅约定好要一起来看“一米阳光”的地方。她穿梭在丽江古城,遥望玉龙雪山。似乎能感受到周围有一个和她共频的人。
毕业以后,小帅就来到了丽江做起了旅行体验师。他每走一个地方,就记录下他的游玩心得分享在各大平台。毕业这5年,他已经成为一个旅行达人了。
再次的邂逅,让本来就情愫未断的两个人更加珍惜。就这样,小可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和小帅结婚,并定居在了丽江。
他们结婚十年,育有一儿一女。虽然有时候小帅一工作很久都不在家,但小可不觉得怎样,总觉得这就是家应该有的样子。
讲到这里你会奇怪,为什么小可和优秀又爱她的小林会离婚呢?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经常不在家,总留给她背影的一个男人呢?
02、原生家庭对我们一生的影响
电影《非诚勿扰》中舒淇谈起自己的恋爱观:一见钟情不是靠看的,而是靠闻的,闻到熟悉的气味,气味相投两个人就会相互吸引。
而她所说的气味是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复制和传承着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复制和传承父母的婚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工作模式……
而舒淇所说的气味就是那种熟悉感,那种隔着八丈远都知道他就是那个你要找的人。
在我的咨询中,这种案例非常多。
曾经有一个35岁的女性珊珊(化名)来找我做家庭教育的咨询。起初,她只是聊一聊孩子不听话,自己不会情绪管理,不懂教育,没有智慧等。但聊着聊着我发现,问题的根源来自珊珊的原生家庭。
珊珊的父亲经常酗酒、对珊珊的母亲拳打脚踢进行家暴。而母亲的一再容忍、迁就造就了珊珊性格的软弱,遇到问题不能独自处理、并且经常迁就别人、讨好别人。
无独有偶,珊珊的爱人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酗酒、家暴。珊珊的朋友都劝她离婚,但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让珊珊只会承受伤害并不会反抗。
作为咨询师,我不能去引导她做选择,我只是将她目前的情况呈现给她,究竟怎么选择还是要她自己决定。
03、那个莫名期妙让你感觉对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当我们成年后在择偶的时候,是我们右脑的潜意识帮我们做决定的,复制是我们熟悉的模式。女孩在择偶时会选择和爸爸“气味”一样的伴侣,男孩在择偶时选择和妈妈“气味”一样的目标。不是因为这个人对,而是因为这个人熟悉。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在原生家庭中一点点的被熏陶出来的,短则10年,长则一生。不要妄想通过看几本心理书籍就能改变。
同样,教养方式也会传承。
通过珊珊的案例我们也不难看出,珊珊在择偶和亲子教养方式上都传承了原生家庭的模式。
珊珊的母亲性格柔弱,有封建传统思想,以男人为尊,认为女人伺候男人是天经地义的。在珊珊母亲的认知里,早已失去了自己。在教养珊珊时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只是一味的打骂,根本不懂得尊重珊珊。
随着近几年家长文化程度的提升,现在的80、90后父母都很注重家庭教育。珊珊也一样,她说她每次打孩子过后都特别后悔,觉得不应该打,要控制自己。但每一次她都控制不住自己。正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就是被父母这样打大的,而这种家庭教养模式在潜意识里会复制到她的教养模式中,所以她没有办法说控制就可以自控,也不是她想摆脱就能摆脱的。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大相径庭。但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作为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孩子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关于这些细节要是没学过心理学你可能很难get到。
心理学讲“躯体化心理问题”。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生病,或者经常出现一些异常行为,那你就要考虑你的家养方式或者亲子关系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就要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常识了。要知道一些孩子的语言密码,就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它愈演愈烈,直到不可收场。
其实,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有痛苦、有欢乐、有愤怒、有激动、有压抑也有欣喜,当然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成长。
要跳出原生家庭的模式循环,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接纳和包容自己。包容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局限,学会重视爱自己的同时,相信你也会感谢自己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而我们要做的是重新自我塑造,自定义一个全新的自我模式。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85185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1647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55689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06062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23805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