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批评过吗?
你被批评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
在公众号京师大学堂一篇标题为「你不要批评我,你一批评我我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文章里,引起了一类人的共鸣。
这类人,被定义为「批评敏感者」。
在感受到被批评的那一刻,他们就有一种被击垮的感受——
觉得自己很没用,自我价值感瞬间掉到最低点;
自己一直以来的短处被戳中,难受中夹杂着羞耻感;
丧失了让自己保持客观的理性和之前的自信……
对他们来说,“批评”就像是扑面而来的风沙,而他们就像经不起的敲打的鸵鸟,只想把头牢牢埋进土里。
你也是这样的吗?
01「批评敏感者」可能有哪些特质?
批评在日常中,其实并不少见。
在职场真人秀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里,同样是面对批评,在节目中,4位实习生有4种不同的反应:
① 全盘接受,完全认同对方
② 试图解释,回避问题
③ 回顾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自我反思
④ 感到痛苦,被批评击倒
其中「感到痛苦,被批评击倒」的这一类表现,就常常发生在「批评敏感者」身上。
“批评”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否定”。
但有些擅长自我否定的人,他们可能对批评并不敏感,因为“做不好”这件事,本来就符合他们的认知。
相反,那些对自己有更高期望的人,可能更容易对批评感到敏感。
这类人可能会有以下这些特质:
1)不稳定的高自尊
在《恰如其分的自尊》一书里,作者提出了一种自尊类型叫「不稳定的高自尊」。
拥有不稳定的高自尊的人,他们会期待从别人口中听到更多的对自己的赞美,有时候,他们也会强调自己的成功来自我吹嘘。
但同时,他们会对批评或失败做出激烈反应,会在内心把反对自己的声音当成是威胁,或者是贬低那些批评自己的声音。
2)对「应该自我」要求比较高
人格心理学家Higgins提出了「自我不一致理论」(self discrepancy theory)。
他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
① 实际自我(actual self):认为自己是哪一种人。
② 应该自我(ought self):认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应该自我负责社会责任与义务,认为自己应该完成来自不同方面(家长、宗教)施加的任务和责任,比如做个积极参加活动的人、尽责的父母、爱国的公民。
③ 理想自我(ideal self):想要成为的人。理想的自我包括梦想、抱负、人生目标等。
在日常中,我们会比较我们的行为方式(实际自我)和想要的方式(理想自我)及应该的行为方式(应该自我)之间的差距——
实际自我vs理想自我:如果两者不一致,会引起失望和抑郁。
实际自我vs应该自我:如果两者不一致,将导致紧张、焦虑和内疚感。
对“应该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应该做好每一个任务,每一个细节。
被批评时,就是“应该”做好,却没有做到位,这与他们对“应该自我”的高期望不符。
这种差距和落差感,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心态。
3)对环境的安全感不足
在我们的成长环境里,可能有一种「奖惩文化」的氛围在,那就是做的好会有奖励,做得不好,会被“惩罚”。
而被批评,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是不被喜欢的,我们的地位是有危险的。
这种感受被内化以后,我们就会害怕收到“做不好”的评价。
害怕在亲密关系里因为不够好而被抛弃,害怕在职场因为表现不佳而被淘汰。
害怕批评,其实是害怕自己可能会无处容身;或者是,觉得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不能接受自己的“退步”。
02被评价绑架的「批评敏感者」
在批评来临时,「批评敏感者」的内心总是会瞬间被击垮,难以用平常心去看待评价里面客观的部分。
这可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被引导应该如何处理自己被批评时的内心感受——
他们总是被粗暴地要求说“要坚强”、“要再接再励”、“你还可以更好”,等等;
但却没有人告诉他们说“你的沮丧、不安、压力都是正常的”;
由于不知道要如何正视自己那些沮丧、难过、脆弱的感受,在面对被评价的时刻,就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听到不好的评价时,就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还不够好,但这份“不够”,却仿佛一直填不满。
他们的脑海里,时常有一种“要努力否则容易被社会淘汰”的危机感。
有危机感可能算不上是件坏事,但如果过于看重批评,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容易被PUA
PUA原本的含义是搭讪技巧,后来衍生为感情操控。
“批评敏感者”,容易把他人的打压,误以为是“激励”。
比如:
恋人对自己说“你再瘦点就好了”;
上司对自己说“我认为这活很简单,没想到你完成得那么差”;
而越被否定, “批评敏感者”就越想获得肯定。
这就容易让擅长PUA技巧的人有机可乘。
不断地追求肯定,也会让“批评敏感者”在一段被PUA的关系里,投入过多。
太过把别人的评价放心上时,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与渠道就会变得单一,总会暗暗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不够完美。
这也启发我们,要能够识别真正的“谏诤”和“打压”。
如果评价是具备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那说明这应该是个合理的建议。
但如果对方没有给予你足够的尊重,并且只是一味地说你还不够好,却不告诉你方法,那么这就可能是语言暴力。
2)成为无法享受过程的「完美主义者」
“批评敏感者”因为害怕被挑剔,就拼命让自己无可挑剔。
另一方面,我们也处于一套相互竞争和被评价的社会体系里。
在很多时候,社会都要求我们要呈现一份完美的答卷。
追求完美、慕强、无休止地向上追逐,就成了一种常态。
这种状态下,人们很容易被焦虑填满,只关注结果是否能令人满意,而无法享受过程。
3)依靠外界反应,来判定自我价值,而不是去找寻和建立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的安全感,与他的自我价值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是,当一个人把自身的价值都寄托在他人的反馈上时,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也变得不稳定起来。
他们会期待外界的正向反馈,一旦外界的关注度不足,他们的期待就容易落空,从而感到失落。
这不禁让我想起参加奇葩说的许吉如,无论是保送清华的经历,还是超级演说家的精彩演讲,都让她成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于是参加奇葩说第六季时,她被寄予很高期待,可最后表现不尽如人意。
第七季她再一次回来参加海选时,还是能看出她对外界评价的介怀,神采也不如往日自信。
当把自我价值感寄托在外界的反应时,可能最终会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03被批评时,先原地待一会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他人评价是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因素之一。
当获得赞扬时,个体会肯定自我;
当被别人批评或否定时,个体会考虑改变自我。
而批评作为一种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确实会影响个体对自我的感受。
这种影响在“批评敏感者”身上更为加重了。
他们会把他人对事件的评价或反馈,等同于对自我的评价。
当遭遇他人的否认和负面评价时,他们自我信念容易破碎,也容易感到挫败和沮丧。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慌,原地待一下。
在遇到批评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出来肯定是受伤的,这时我们可以静静消化这个情绪,体会着这个受伤的感觉,看着它出现又消失。
在情绪度过之后,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个批评里,有哪些有价值的消息?这是一个怎样的机会?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何炅也提到,在批评来临的时候,不要觉得天塌下来了。
因为这意味着,有人愿意给你机会进步。
其次,不要把批评的范围放大,锻炼自己应对“批评”时的心理弹性。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曾在书里提到,“批评应该是过脑,而不是过心”。
意思是说,批评是对行为的反馈,而不是对自我的否定。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实习生王颖飞被淘汰时,通知她这个消息的史律师很贴心地强调说:
不要扩大解释,这不代表你不适合君合律所,也不代表不适合当律师。
从深层心理意义而言,我们之所以在意他人的批评指责,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深处否定了自己的价值。
因此,我们很容易把外界信息知觉成负面信息,去印证自己内心深处的消极自我概念,产生破碎感。
而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往往离不开一种感觉,那就是“我相信我是好的”这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我们就不那么容易被恶评打倒。
我们可以尝试给自己写一个「价值清单」,来增强自我价值感,例如:
① 对自己而言,你依靠什么来判断你的价值?
② 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是什么?
③ 家人或工作伙伴常常夸你什么?
④ 一次失败的尝试,可以给你提供哪些可改善的空间?
……
当我们有了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以后,就能体会到客观的批评是一个就事论事的评价,并不能否定你全部的自我。
第三,悦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都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自己有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是很正常的。
而那些“不完美”恰恰也是我们与众不同的特质。
当然,我们也可以去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短板是什么,从内心深处接纳自己的短板,以及留意这些短板可能会在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困难或阻碍。
在这些短板出现时,要学会给自己积极暗示。
告诉自己没什么,不够完美并不重要,还有下一次,以后努力就好。
第四,扩充自己的心理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增强人际联结的方式,来补充自己的保护性资源。比如说加强和家人、朋友、恋人、或其他信任的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当遇到不顺时,不妨和这些人进行交流,
我们不仅从中可以发泄自己的情绪,还可以获得新的认知视角、以及解决问题的资源和建议等。
最后
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被考核被评价的时候,如果结果不够理想,我们确实会感到很难受。
但那只是人生中一段小得不能再小的插曲,我们不需要时刻把不好的评价放在心上,
更不需要把「定义自己的权利」完全交给对方。
只需要在尝试中积攒经验,积攒力量,然后继续向前就可以了。
注:本文部分理论支持来源于看见心理的测评「玻璃心指数评估」。
这些「批评敏感者」,也是我们常说的“玻璃心”。
敏感让人细腻、体贴,但也暗中影响着我们的交际、抗逆力与生活幸福感。
值得庆幸的是,人的状态是流动的,你可以通过「玻璃心指数评估」自查,从而获得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现在,在后台回复「玻璃心」即可免费领取。
作者:芥末酱 / 责编:陈沉沉 / 值班编辑:阿晢
助攻:看见心理测评团队
本文首发【看见心理】。累了,就来看见心理。这里是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的心理平台,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
Reference:《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229041 人想测
立即测试
207478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7865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87954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82634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