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咨询你会想到什么?(多选)
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我干嘛要花那么多钱去和别人聊天,有什么用?
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咨询,我没问题,我为什么要去?
每个人都有情绪困扰和生活困惑,谁没有,这不算什么事儿,没必要去咨询
以上都没有,不过这些说法经常会听到
上面列出的几种回答,可能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回应。如果你恰好对心理咨询有点了解,你有可能会想向他们分享你理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
结果却往往是,他们总是能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你说的不对。比如:
我有一个朋友,他就去做过心理咨询,他跟我说就是跟聊天一样,感觉聊下来也没啥感觉
电视里不都是那么演的嘛,都是有病的人、心理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我同事说了,她也整天烦得慌,睡不好觉,就是更年期闹得,没事儿
你可能瞬间就感觉,自己给出的解释,远没有他们讲的那么鲜活。他们讲的绘声绘色,就好像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真实。
那么,你的感觉很可能没错!
他们就是觉得非常有真实感,并且相信心理咨询就是他们认为的那个样子。不过,这可能是中了「可得性启发」的圈套!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在最近很火的电影《心灵奇旅》中,皮克斯动画塑造了一个迷失自我的人物形象,然后Ta的职业是搞股票的。
可能一定程度上,那就是大家对股票证券从业者的印象,认为他们是麻木迷失的。
再比如听到一个人的职业是会计,大家可能觉得他的工作就是算账。但实际上,会计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
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在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中《会计》只是其中一门。除此之外,还有5个科目,分别是《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是不是瞬间觉得问题复杂了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让我们继续回到心理咨询的话题。为什么一提到「心理咨询」,很多人就自然唤醒了开头的那些印象呢?今天,我们会尝试从一个心理学概念出发,去理解这个现象
话不多说,上概念——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又名获得性启发。
可得性启发
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当某些信息能够迅速进入意识,通常人们会认为这种提取上的容易会产生这样的暗示:凡是容易进入意识的,都是经常碰到,经常发生的,而且很可能是真的。
简单来说,可得性启发是指,易于进入头脑中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利用。
生活中的广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来提高宣传内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真实性。用通俗的语言就是要让商品或品牌的名字深入人心。
平常生活中的网红产品也是这样,不一定真的是最好的,但真的是最容易被想起的。而能被想起来本身,就会让人觉得「可信度很高」。
可得性启发的圈套
回到最开始的心理咨询的例子上,可得性启发的概念能如何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对心理咨询产生上述的那些印象呢?
圈套一:重复的多了也就信了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更容易接触到的信息是什么呢?是更容易听到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各种各样的个人经验感受的分享?
显然接触到后者的机会更多,并且因为大家对心理咨询的了解程度可能差不多,分享的信息易接受程度更高。
根据可得性启发,我们可以知道越容易回忆,就越容易获得,也就越容易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接触的机会多,就意味着重复的机会多。重复会增强记忆连接,记忆连接越强也就越容易回忆。
# 记忆规律之重复增强
当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某些刺激信息的时候,这些信息立刻被我们意识到了。同时,我们就短暂地记住了这些信息。这种短暂的记忆,保持的时间在20秒左右。如果我们要保持更长的时间,就要进行多次重复才可以记忆更长时间。
可得性启发几乎是这个记忆规律的逆定理。所以,上面的话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往往是因为重复得多。
甚至很多时候,这种可获得性都不一定是真的看到或经常看到。
可能无意中听到有人这么说“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没有什么用”,也可能无意中看到了什么心理咨询的负面消息,当时也没在意一扫而过。
我们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在哪里听到或看到,但是提到心理咨询就很容易在脑海中那个浮现出来那个印象——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心理咨询可能也没什么用……
圈套二:不能完整回忆的信息也不可信
与此同时,专业知识和信息往往接受起来更困难。接收困难,就意味着那些专业信息更难被完整地回忆起来。
就像阅读一篇科普文章,可能就会比看别人分享的个人故事,更加费脑子。因为科普文章,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专业词汇或理论知识。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一点注意力和努力。
与之相对的是,个人故事天然地就会让我们觉得更加亲近真实。因为听别人的经历讲述,我们往往会产生同感,就像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样。
另外,即使看到过一些专业的知识信息,在我们自己回想的时候,也更不容易被记起。或者,那些信息会零零散散的,无法有效整合。
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被搜索集合的有效性所产生的可得性启发」。
人们在搜索记忆中的信息集合而做出判断时,常常取决于某一信息集合,能反应到脑海中的有效性。有的信息集合不能有效地反应出来,判断者就会形成认知偏向。
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在头脑中搜索心理咨询,然后觉得脑子里都是零散的信息,可能就更容易质疑这些信息的有效性。
而想起来的故事是鲜活完整的,那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那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信息。
参考文献
颜小灵,& 钟毅平.(2009). 社会认知中归类的启发式策略.心理研究,02(003), 22-25.
Kahneman, D. , Slovic, P. , & Tversky, A. .(1982).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facts versus fears understanding perceived risk,
10.1017/CBO9780511809477(1), 3-20.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229007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35942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79899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1615733 人想测
立即测试
673082 人想测
立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