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
作者:Young理论 2020-12-13 15:43:53 心理百科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继承和发展了社会认知论和行为主义学派观点,结合丰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于1971年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进入社会交往后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文化关系和榜样等客观条件。

主要观点

1、社会学习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两种。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社会学习理论

2、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注意: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无正确的知觉,就无法进行学习。

保持: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再现:再把记忆力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动机:再现示范行为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3、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外部强化):个体直接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而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社会学习理论

拓展延伸

0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都是相互的。交互决定论强调了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如下图:

社会学习理论

其中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B代表行为。

02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

班杜拉认为,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1、行为的特征。

简单、流行的行为容易被模仿,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容易被模仿,行为结果被奖励的行为容易被模仿。

2、榜样的特征。

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能力较强的人和与观察者有相似之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的人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成为其模仿的对象。

3、观察者的特征。

观察者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点会影响其注意的过程,如低自尊、依赖性强的人更容易去模仿别人。

教育意义或启示

01树立榜样

当儿童观察到榜样示范者做出一系列新的行为,他就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表现这些新行为。所以教师应把学习刻苦、自觉守纪、品德优良的学生典范确立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向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可以用优秀科学家、有成就者的事迹来教育学生,这会产生鞭策、激励的巨大力量。

02身教胜于言教

社会学习理论与我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的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为教育上解释学习行为的自律问题提供了依据。也提醒教师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行为表现,为学生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资料

[1]班杜拉.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王晓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J].江苏教育,2018(40):38-41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部分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删稿】。

最新测试

  • 弗洛伊德焦虑症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倾诉孤独症心理哈利波特依赖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社交恐惧症无性婚姻自卑心理悲观主义回避型人格障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测试心理测评系统爱情挽回焦虑症PUA抑郁症MBTI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焦虑